气管座、侧板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5  166



1.本技术属于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气管座、侧板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2.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储藏柜、消毒柜等于一体的厨房家用电器。集成灶的主要功能是烹饪,为了实现烹饪功能往往需要将燃气管接入集成灶以使燃气灶可以实现烹饪功能,相关技术中,在将燃气管接入燃气灶时,由于集成灶的结构限制,装配困难,容易导致装配后气管接触不良或集成灶结构限制导致气管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座、侧板及集成灶,便于集成灶气管的装配。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座,应用于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侧板,所述气管座包括:
5.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气管过孔;
6.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周缘,所述固定部用于套接所述侧板的限位部,以使所述气管座与所述集成灶的侧板连接。
7.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围绕所述主体部周缘设置,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部套接所述侧板的限位部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8.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围绕所述主体部设置且均和所述主体部的周缘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以及主体部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9.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
10.可选的,所述侧板的限位部设置有气管座装配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与所述气管座装配孔的孔壁连接。
11.可选的,所述主体部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管装配孔,所述气管装配孔设置于所述气管过孔周围。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板,应用于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气管座,所述气管座为上述的气管座,所述侧板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气管座装配孔,在装配所述气管座时,所述气管座套接所述气管座装配孔的孔壁,以使所述侧板和集成灶的气管座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气管座装配孔的孔壁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凸出。
14.可选的,所述侧板还包括气管盖板以及气管盖板固定部,所述气管盖板固定部与所述气管座装配孔相邻设置,所述气管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气管盖板固定部连接。
1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集成灶包括:
16.气管座,所述气管座如上所述的气管座。
17.侧板,所述侧板如上所述的侧板。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气管座包括主体部和固定部,主体部设置有气管过孔;固定部与主体部连接,且设置于主体部的周缘,固定部用于套接侧板的限位部,以使气管座与集成灶的侧板连接。通过气管座的固定部与集成灶的侧板的限位部套接,以实现气管座与侧板的装配,便于集成灶气管的安装。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一视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二视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所示侧板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和侧板装配后的第一视图。
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和侧板装配后的第二视图。
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板、气管座以及气管的装配图。
29.图10为图9所示侧板、气管座以及气管的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集成灶100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家用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安装简便、整体性强等优点。
32.集成灶100包括气管座110和侧板120,气管座110用于在装配燃气管时对燃气管起到固定作用,相关技术中,往往通过直接在集成灶侧板120开设通孔,使得燃气管穿设于侧板120,由于侧板120通孔结构的限制以及燃气管形状的限制导致燃气管装配困难,这些传统装配方式在售后维修时拆卸困难。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座110,请参阅图1至图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一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二视图。图 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侧板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和侧板装配后的第一视图,图7 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和侧板装配后的第二视图。
33.气管座110包括主体部111和固定部112,主体部111设置有气管过孔113,固定部112设置于主体部111的周缘,并与主体部111的周缘连接,固定部112 用于套设侧板120的
限位部121,以使气管座110与集成灶的侧板120连接。
34.本技术实施例中,气管座110包括主体部111和固定部112,主体部111 设置有气管过孔113,固定部112用于套接侧板120的限位部121,以使气管座与集成灶的侧板连接。通过气管座110的固定部112与集成灶的侧板120的限位部121套接,以实现气管座与侧板的装配,便于集成灶气管的安装。
35.其中,固定部112可以围绕主体部111周缘设置,固定部112和主体部形成一容纳空间114,固定部112套接侧板120的限位部121时,限位部121位于容纳空间114内。
36.其中,固定部112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1121、第二侧边1122、第三侧边1123以及第四侧边1124,第一侧边1121、第二侧边1122、第三侧边 1123以及第四侧边1124围绕主体部111设置且均和主体部111的周缘连接,第一侧边1121、第二侧边1122、第三侧边1123、第四侧边1124以及主体部 111围绕形成容纳空间114。第一侧边1121和第三侧边1123相对设置,第二侧边1122和第四侧边1124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112的结构与侧板的限位部的结构相适配,可以根据侧板的限位部的结构设置固定部112的结构。
37.其中,侧板120的限位部121可以设置有气管座装配孔122,第一侧边1121、第二侧边1122、第三侧边1123以及第四侧边1124与气管座装配孔122的孔壁连接。例如,气管座装配孔122的孔壁包括朝向侧板120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221、第二突出部1222、第三突出部1223以及第四突出部1224,气管座110和侧板120装配时,气管座的固定部112的第一侧边1121与第一突出部1221连接、第二侧边1122与第二突出部1222连接、第三侧边1123与第三突出部1223连接以及第四侧边1124与第四突出部1224连接,以使气管座110 与侧板的限位部121套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气管座110与侧板的限位部121装配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点焊工艺将固定部112与限位部121焊接,示例性的,在第一侧边1121的表面选取点焊位置,通过点焊的方式将第一侧边1121和第一突出部1221焊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气管座110与侧板的限位部 121装配的稳定性,还可以同时在第一侧边1121、第二侧边1122、第三侧边 1123以及第四侧边1124的表面选取相应的点焊位置,通过点焊的方式将第一侧边1121和第一突出部1221焊接,第二侧边1122和第二突出部1222焊接,第三侧边1123和第三突出部1223焊接,第四侧边1124和第四突出部1224焊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高气管座110与侧板限位部121 装配的稳定性,请继续参阅图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座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气管座不同的是,在第一侧边112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25,在第二侧边112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延伸部1126,在第三侧边 1123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延伸部1127,在第四侧边1124的边缘设置有第四延伸部1128,第一侧边1121与第一延伸部1125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缝隙11250,第二侧边1122与第二延伸部1126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缝隙11260,第三侧边1123与第三延伸部1127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缝隙11270,第四侧边1124 与第四延伸部1128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缝隙11280。
39.在将气管座110与侧板的限位部121装配时,限位部的第一突出部1221 穿设于第一缝隙11250,与第一侧边1121抵接,限位部的第二突出部1222穿设于第二缝隙11260,与第二侧边1122抵接,限位部的第三突出部1223穿设于第三缝隙11270,与第三侧边1123抵接,限位部的第四突出部1224穿设于第四缝隙11280,与第四侧边1124抵接,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气管座装配的便捷性,第一延伸部1125、第二延伸部1126、第三延伸部1127以及第四
延伸部1128的材料可以为可形变材料,诸如弹性材料,第一缝隙11250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第一突出部1221的尺寸,以使第一突出部1221可以与第一缝隙 11250边缘过盈配合,对第一突出部1221进行限位。相同的,第二缝隙11260 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第二突出部1222的尺寸,以使第二突出部1222可以与第二缝隙11260边缘过盈配合,对第二突出部1222进行限位。第三缝隙11270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第三突出部1223的尺寸,以使第三突出部1223可以与第三缝隙11270边缘过盈配合,对第三突出部1223进行限位。第四缝隙11280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第四突出部1224的尺寸,以使第四突出部1224可以与第四缝隙 11280边缘过盈配合,对第四突出部1224进行限位。
40.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气管座与侧板的限位部连接,例如通过连接胶、弹性件、卡勾或卡扣等连接件将气管座与侧板的限位部连接。
4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管装配孔115,如图2所示,气管装配孔115设置于气管过孔113的周围,气管装配孔115可以与燃气管上的固定件配合,对穿设于气管过孔113的燃气管进行限位,其中固定件可以为螺丝或螺钉等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将燃气管和燃气管座固定连接。
42.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板、气管座以及气管的装配图。图10为图9所示侧板、气管座以及气管的拆解图。
43.在实际装配场景中,先将气管座110与设置于集成灶内的燃气管180装配好,再将气管座110形成容纳空间的一面朝向侧板120的限位部121装配,使得限位部121的突出结构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气管座110的固定部112套接突出结构,可以通过点焊工艺将固定部112与限位部121焊接,例如,采用氩弧焊接固定,使气管座110与侧板120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上述的其他连接方式使得气管座110和侧板120连接,以完成燃气管的装配。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100包括如上所述的气管座110和侧板120,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在侧板120开设气管过孔的方式,本技术将气管座110以及侧板120分开成型,改变了传统直接在侧板120形成气管过孔的方式,避免了装配气管座的过程中,由于气管的形状固定,经常会遇到气管放入集成灶机身,难以放入侧板气管过孔的情况,另外一种就是气管对准气管过孔后需要用钳子用力掰或者用手将气管座旋转,容易导致气管座装配不牢固引发松动,长时间会导致漏气或气管变形的情况。便于气管安装、拆卸,增加使用接管接头的种类(直头、弯曲头),同时也不会影响气管结构变形,还可以减少装配工作量。
4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美观以及防尘,侧板120还包括气管盖板(图中未示出)以及气管盖板固定部190,气管盖板固定部190与气管座装配孔122相邻设置,气管盖板的一端与气管盖板固定部190连接。
46.请继续参阅图1,侧板120还设置有一个或握持部,例如握持孔160,形成握持孔160的孔壁朝向集成灶内部延伸,可以增大与手的接触面积,便于集成灶的搬运,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还可以为握持凹槽,握持凹槽的槽口朝向集成灶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握持凹槽对集成灶进行搬运。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100还可以包括操作台130,操作台13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炉灶140和集烟罩150,操作台130下方可以设置有风箱、风道结构以及导烟管(图中未示出)。炉灶140与燃气管连通,燃气管的装配可以通过上述气管座以及侧板的配合实现,风箱往往设置有吸油烟腔,吸油烟腔内设置有风机,风箱的进风口与集烟罩150上的吸风口连
通,风箱的出风口与风道结构连接。用户在炉灶140上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风机由电机驱动,转动的风机使风箱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油从集烟罩150上的吸风口吸入至风箱的进风口,再从风箱的出风口进入风道,从风道口170排出,风道口 170内可以设置有导烟管,导烟管的一端与风道结构连接,导烟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伸出室外或者与其他油烟处理装置连接。风道中的油烟最后随着导烟管排出室外或被进一步处理吸收。
48.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气管座、侧板及集成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