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5  150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地面清洁设备如洗地机等,通常包括用于在地面移动以清洁地面的地刷以及供人手握持以驱动地刷移动的主体,地刷与主体之间是可旋转连接的,以便于使用者控制地刷的移动。主体内设置有盛放水或者清洁液等液体的箱体,地刷内设置有用于清洁地面的滚刷以及用于喷水的喷水件,通过水泵可以将箱体内清洁液抽至喷水件,并通过喷水件的喷水口喷出清洁液。
3.为了将箱体内的液体引入喷水件,需要将水管从主体中穿入至地刷内,这就需要在主体和地刷处开设水管孔以供水管穿过,而由于地刷与主体是可转动连接的,在主体相对地刷转动时,水管孔的孔壁将会与水管外表面摩擦,从而磨损水管外壁,长期使用后将会对水管外表面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发生水管漏水的问题,不仅影响地面清洁设备的使用,还存在安全隐患。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其能够防止水管孔对水管的磨损。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包括:
7.地刷,所述地刷设有用于喷洒清洁液的喷水口;
8.主体,所述主体枢接于所述地刷的喷水口后侧;以及
9.箱体,设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为所述地刷提供清洁液,所述主体内收容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水管,所述主体与所述地刷枢接的端部上设有第二水管孔,所述水管穿过第二水管孔延伸至所述地刷内以与所述喷水口连通;
10.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孔之间在所述水管朝向所述喷水口的一侧形成间隙。
11.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水管接触的挤压面,所述挤压面为光滑面,以减轻对所述水管外表面的磨损。
12.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上设置有pet膜,所述挤压面为所述pet膜的表面。
13.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由弹性材料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的材料为eva泡棉或橡胶。
15.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主体内。
1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挤压块相对设置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用于与所述水管背离所述挤压块的一侧抵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管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间隙位于
所述水管和所述第一孔壁之间。
18.进一步地,所述地刷包括与所述主体枢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水管孔对应设置的第一水管孔,所述水管通过所述第二水管孔和所述第一水管孔穿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管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所述第三孔壁和所述第四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之间的距离。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在主体内设置挤压水管的挤压块,使得位于第二水管孔部分的水管的位置更为靠后,从而使得该部分水管与第二水管孔之间形成间隙,不会因为倾斜而与第二水管孔的孔壁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水管孔对水管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22.2.通过将挤压块上与水管接触的挤压面设置成光滑面,可以大幅减轻挤压块对水管造成磨损;另外,挤压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不仅利于水管的安装、固定水管的位置,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对水管造成磨损;
23.3.通过将第一水管孔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大于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水管与第一水管孔的孔壁接触,从而防止在水管相对第一水管孔运动过程中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面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面清洁设备的侧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管穿设在第一水管孔和第二水管孔内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端部和第一连接件相连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1.如图1至图4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地面清洁设备,其包括地刷4、与地刷4可旋转连接的主体5以及设置在主体5上的箱体2。
32.地刷4用以在地面等待清洁表面移动并予以清洁,如图1和图2所示,其设置有可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刷40以及用于对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的喷水件41,喷水件41设置有用于喷出清洁液的喷水口。喷洒清洁液时,喷水件41可以直接将清洁液喷洒至待清洁表面上,也可以先将清洁液喷洒在滚刷40上,再由滚刷40将清洁液转移至待清洁表面上。清洁液可以是水或者其他具有清洁效果的液体。
33.在地刷4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主体5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件1上,转动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连接件1上设置转轴孔10,在主体5上设置与转轴孔10适配的转轴53,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可旋转连接。
34.箱体2用于盛放清洁液,为了使箱体2内的清洁液能够供给至喷水件41,主体5内收容有与箱体2连通的水管3,该水管3一端连接在箱体2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地刷4内,与喷水件41相连。在主体5内还设置有水泵,以将箱体2内的水抽至喷水件41处。
35.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设置于地刷4的喷水件41的后侧,当主体5与第一连接件1枢接后,其与第一连接件1相连的端部也位于喷水件41的后侧。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者使用本地面清洁设备时,其通常站立于地刷4的后侧,以便于驱使地刷4向前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地刷4的移动方向上,若a物体相对b物体更为靠近使用者,则a物体位于b物体后方,反之,若a物体相对b物体更为远离使用者,则a物体位于b物体前方。
36.为了使水管3能够从主体5进入至地刷4内,如图3所示,在主体5与第一连接件1转动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水管孔200,而在第一连接件1上与第二水管孔20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水管孔100,主体5内的水管3穿过第二水管孔200和第一水管孔100后进入地刷4内。
3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喷水件41位于第二水管孔200的前方,因此,水管3在从第二水管孔200穿入
38.地刷4内时,将会有向着喷水件41方向倾斜的趋势,这就导致水管3会倾向于与第二水管孔200的孔壁接触。通常,参考图4,第二水管孔200包括位置相对靠前的第一孔壁201和位置相对靠后的第二孔壁202,为了便于主体5的转动,第一孔壁201和第二孔壁202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大于水管3的直径,而水管3向前倾斜的趋势将会使之与第二水管孔200上更靠近喷水件41侧的孔壁(即第一孔壁201)接触,这样,在主体5相对地刷4改变角度的过程中,水管3将会与第一孔壁201摩擦,从而导致水管3的快速磨损。为了防止或者减轻水管3与第二水管孔200之间的摩擦,在主体5内设置有挤压块70,该挤压块70被配置成使得水管3与第二水管孔200之间在水管3朝向喷水口42的一侧形成间隙,即在水管3与第一孔壁201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可以使得水管3不与第二水管孔200的孔壁摩擦,从而消除因为水管3与孔壁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39.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主体5包括第一壳体50和与第一壳体50相连的第二壳体51,其中,第一壳体50位于第二壳体51的前端,在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51之间形成有收容水管3的收容空间52。挤压块70位于收容空间52内且与第一壳体50相连,且其与水管3接触的挤压面700向后凸出至第一侧壁201后方,位于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之间,从而能够抵消水管3向前倾斜的趋势,使得水管3在第二水管孔200内的位置更为靠后,与第一孔壁201之间形成间隙。
4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挤压面700为光滑面。光滑面例如可以是玻璃面、金属
抛光后形成的表面或者可以是塑料膜的表面,由于光滑面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大幅减轻在水管3与挤压块70相对运动时受到的磨损。本实施例中,在挤压块70上设置有pet膜71,该挤压面700为pet膜71的表面。进一步地,挤压块70优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在受到水管3挤压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与水管3之间实现软接触,进一步减轻对水管3的磨损。弹性材料例如可以是eva泡棉或者橡胶。
4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挤压块70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壳体50上,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42.如图4所示,在主体5内部设置有与挤压块70相对设置的限位凸台20,该限位凸台20设置在第二壳体51上,其与挤压块70分别与水管3的两侧抵接,以更好的限定水管3的前后位置,防止水管3前后晃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凸台20与水管3接触的抵接面200凸出于第二侧壁202,即位于第二侧壁202前方,在水管3具有向前倾斜的趋势的情形下,能够保证水管3不与第二侧壁202接触,防止水管3与第二侧壁202之间的摩擦磨损。
4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体5靠近地刷4的端部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弧形壁54,而第一连接件1上则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形壁11,第一弧形壁11与第二弧形壁54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水管孔100开设于第一弧形壁11上,第二水管孔200开设于第二弧形壁54上。第一弧形壁11和第二弧形壁54呈以转轴53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在主体5相对第一连接件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壁11和第二弧形壁54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可以减少对水管3的拉扯和磨损。
44.第二水管孔200的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可以是弧形的,也可以是平面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水管孔200为长孔,其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呈相对平行设置的平面状。同时,第二水管孔200沿着第二弧形壁54周向延伸,能够给水管3提供更为充裕的活动空间,减少主体5转动过程中对水管3的扯动,从而进一步降低磨损并防止因拉扯导致的水管3接头处的松动。
45.进一步地,第一水管孔100呈沿着第一弧形壁11周向延伸的长孔状,以减少对水管3的拉扯。第一水管孔100包括第三孔壁101和第四孔壁10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孔壁101和第四孔壁10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孔壁201和第二孔壁202之间的距离,即第三孔壁101相对第一孔壁201更为靠前,而第四孔壁102相对第二孔壁202更为靠后,以使得水管3与第三孔壁101和第四孔壁102之间也存在间隙,不会因为与第一水管孔100的孔壁接触而造成磨损。
46.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清洁设备至少包括如下优点:
47.1.通过在主体内设置挤压水管的挤压块,使得位于第二水管孔部分的水管的位置更为靠后,从而使得该部分水管与第二水管孔之间形成间隙,不会因为倾斜而与第二水管孔的孔壁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水管孔对水管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48.2.通过将挤压块上与水管接触的挤压面设置成光滑面,可以大幅减轻挤压块对水管造成磨损;另外,挤压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不仅利于水管的安装、固定水管的位置,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对水管造成磨损;
49.3.通过将第一水管孔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大于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水管与第一水管孔的孔壁接触,从而防止在水管相对第一水管孔运动过程中造成磨损。
5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