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5  151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雷射除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子产业的封装技术中,模具在进行封装作业后会使得模具表面产生残留物(如封装胶膜),而以雷射光进行除胶作业具有可快速、精准等优点,且不易伤害到模具,另外相较于以化学药剂清洗会产生化学废弃物,雷射除膜更可具有环保的优势。
3.然而,由于模具是由二子模具相接合所组成,由于雷射光的照射角度有限,因此为了将该二子模具皆进行除膜作业,习知雷射除膜机需将该二子模具拆卸后置于同一平面,才能顺利清除该二子模具,因此需仰赖大量人力拆卸该二子模具,清洗完后再将该二模具进行组装,如此会大幅增加作业成本,存在即待改善的缺弊。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雷射除膜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射除膜装置,可用于清除面对不同方向的模具,以提高除膜效率。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射除膜装置,包括一机台、一臂部、一雷射装置及一转动机构。该臂部设于该机台并可相对该机台移动。该雷射装置连接于该臂部,包括一雷射产生模组及一反射镜,该雷射产生模组朝该反射镜发射出雷射光且该反射镜将雷射光进行反射。该转动机构设于该臂部与该雷射装置其中一者,通过该转动机构转动以改变该反射镜所反射出的雷射光的方向。
7.优选地,该臂部包括复数支臂及复数转动关节,相邻的二该支臂之间连接一该转动关节,一该转动关节连接于另一该转动关节与该雷射装置之间。
8.优选地,该臂部另包括一主座,该主座可转动地设于该机台,一该转动关节连接于该主座与一该支臂之间。
9.优选地,该雷射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该雷射产生模组设于该第一壳体内,该反射镜设于该第二壳体内,该转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以控制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
10.优选地,该转动机构包括一管件、一带动皮带及一驱动件,该管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壳体并与该第二壳体相固接,该驱动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壳体且该带动皮带套设于该管件与该驱动件之间,通过该驱动件转动时即可带动该管件转动。
11.优选地,该转动机构的转动轴向与该雷射产生模组所射出的雷射光相平行。
12.优选地,该转动机构的内部包括一通道,该雷射产生模组所射出的雷射光通过该通道后照射至该反射镜。
13.优选地,该臂部包括一滑座,该滑座滑设于该机台。
14.优选地,该滑座与该机台其中一者设有一齿排,另一者设有与该齿排相啮合的一
驱动齿轮。
15.优选地,另包括一载台,该机台承载于该载台,该载台包括至少一升降结构,该至少一升降结构可选择性地沿铅直方向升降以带动该机台升降。
16.优选地,该载台另包括一平台,该平台夹抵于该至少一升降结构与该机台之间。
17.优选地,该机台可相对该平台围绕铅直方向转动。
18.优选地,各该升降结构包括一顶部及一滑块,该顶部抵顶于该平台并可沿铅直方向移动,该顶部斜向铅直方向设有一滑轨,该滑块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并滑接于该滑轨。
19.优选地,各该升降结构另包括可沿铅直方向伸缩的复数伸缩件,该顶部连接于该复数伸缩件。
20.优选地,该载台包括复数升降结构,该复数升降结构可分别进行升降。
21.优选地,该转动机构设于该雷射装置并与该反射镜相组接以控制该反射镜转动。
22.优选地,该转动机构的转动轴向与该雷射产生模组所射出的雷射光相平行;该转动机构的内部包括一通道,该雷射产生模组所射出的雷射光通过该通道后照射至该反射镜;该臂部包括一滑座,该滑座滑设于该机台;该滑座与该机台其中一者设有一齿排,另一者设有与该齿排相啮合的一驱动齿轮;另包括一载台,该机台承载于该载台,该载台包括至少一升降结构,该至少一升降结构可选择性地沿铅直方向升降以带动该机台升降;该载台另包括一平台,该平台夹抵于该至少一升降结构与该机台之间;该机台可相对该平台围绕铅直方向转动;各该升降结构包括一顶部及一滑块,该顶部抵顶于该平台并可沿铅直方向移动,该顶部斜向铅直方向设有一滑轨,该滑块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并滑接于该滑轨;各该升降结构另包括可沿铅直方向伸缩的复数伸缩件,该顶部连接于该复数伸缩件;该载台包括复数升降结构,该复数升降结构可分别进行升降;该顶部为三角形块体,该顶部设有一斜导块,该顶部的斜导块连接该滑轨,该滑轨为一鸠尾块,该滑块的一端设有与该鸠尾块相滑设的一鸠尾槽;各该升降机构另包括一螺杆,该螺杆与该滑块相螺接,通过该螺杆转动以带动该滑块滑动;该顶部另设有一顶板,该顶板与该斜导块一体连接,各该顶板另设有一万向结构,该万向结构包括一座体、一球接头及一连接柱,该座体固设于该顶板朝向该平台的一侧,该球接头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该连接柱的一端组接于该球接头,另一端连接于该平台。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射除膜装置,可用于清除面对不同方向的模具,以提高除膜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侧视剖面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9.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31.图7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33.请参考图1至3,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雷射除膜装置包括一机台1、一臂部2、一雷射装置3及一转动机构4。
34.该臂部2设于该机台1并可相对该机台1移动。
35.该雷射装置3连接于该臂部2,包括一雷射产生模组31及一反射镜32,该雷射产生模组31朝该反射镜32发射出雷射光且该反射镜32将雷射光进行反射。
36.该转动机构4设于该臂部2与该雷射装置3其中一者,于本实施例中该转动机构4设于该雷射装置3,通过该转动机构4转动以改变该反射镜32所反射出的雷射光的方向。
37.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将该雷射装置3伸入处于开启状态的二子模具之间,即可在该雷射装置3清除完其中一该子模具的封装胶膜后,通过该转动机构4的作动以改变该反射镜32所反射出的雷射光的方向,以用于清除另一该子模具的封装胶膜,因此无须将该二模具拆卸,可快速提升清膜效率。
38.具体而言,该臂部2包括复数支臂21及复数转动关节22,相邻的二该支臂21之间连接一该转动关节22,一该转动关节22连接于另一该转动关节22与该雷射装置3之间,通过该复数转动关节22的作动,该臂部2即可带动该雷射装置3于三维空间移动。其中,该臂部2另包括一主座23,该主座23可转动地设于该机台1,一该转动关节22连接于该主座23与一该支臂21之间,以使该臂部2具有更好的灵活度。
39.于本实施例中,该雷射装置3包括一第一壳体33与一第二壳体34,该雷射产生模组31设于该第一壳体33内,该反射镜32设于该第二壳体34内,该转动机构4连接于该第一壳体33与该第二壳体34之间,以控制该第二壳体34相对该第一壳体33转动,即可改变该反射镜32的角度,以改变该反射镜32反射雷射光的方向。
40.其中,该转动机构4的转动轴向与该雷射产生模组31所射出的雷射光相平行。该转动机构4的内部包括一通道41,该雷射产生模组31所射出的雷射光通过该通道41后照射至该反射镜32(如图3所示),因此该转动机构4带动该第二壳体34转动时不会遮蔽到雷射光。
41.请参考图4至6,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a包括一管件42、一带动皮带43及一驱动件44,该管件42可转动地设于雷射装置3a的第一壳体33a并与该雷射装置3a的第二壳体34a相固接,该驱动件44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壳体33a且该带动皮带43套设于该管件42与该驱动件44之间,通过该驱动件44转动时即可带动该管件42转动。
42.进一步的说,臂部2a包括一滑座24,该滑座24滑设于机台1a以使该臂部2a可相对该机台1a滑动。其中该滑座24与该机台1a其中一者设有一齿排241,另一者设有与该齿排241相啮合的一驱动齿轮11,于本实施例中该滑座24设有该齿排241,该机台1a设有该驱动齿轮11,通过该驱动齿轮11转动即可带动该齿排241滑动。
43.较佳地,该雷射除膜装置另包括一载台5,该机台1a承载于该载台5,该载台5包括至少一升降结构51,该至少一升降结构51可选择性地沿铅直方向升降以带动该机台1a升降。另外较佳地,该载台5包括复数升降结构51,该复数升降结构51可分别进行升降,可借此控制部分该复数升降结构51升降,以调整该机台1a的水平角度。
44.于本实施例中该载台5另包括一平台52,该平台52夹抵于该至少一升降结构51与
该机台1a之间,另外较佳地该机台1a可相对该平台52围绕铅直方向转动,因此同样可使该臂部2a于三维空间移动。
45.详细的说,各该升降结构51包括一顶部53及一滑块54,该顶部53抵顶于该平台52并可沿铅直方向移动,该顶部53斜向铅直方向设有一滑轨55,该滑块54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并滑接于该滑轨55。各该升降结构51另包括可沿铅直方向伸缩的复数伸缩件56,该顶部53连接于该复数伸缩件56,通过该复数伸缩件56的限制,当该滑块54滑动时即可带动该顶部53进行升降。
46.值得一提的是,该顶部53为三角形块体,该顶部53设有一斜导块531,该顶部53的斜导块531连接该滑轨55,该滑轨55为一鸠尾块57,该滑块54的一端设有与该鸠尾块57相滑设的一鸠尾槽58,以使该滑块54滑动时该滑轨55进行升降。较佳地,各该升降机构另包括一螺杆59,该螺杆59与该滑块54相螺接,通过该螺杆59转动以带动该滑块54滑动。
47.另外,该顶部53另设有一顶板532,该顶板532与该斜导块531一体连接,各该顶板532另设有一万向结构6,该万向结构6包括一座体61、一球接头62及一连接柱63,该座体61固设于该顶板532朝向该平台52的一侧,该球接头62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61,该连接柱63的一端组接于该球接头62,另一端连接于该平台52,通过各该顶板532可与该平台52呈现不同角度,以使该平台52可顺利地改变角度,以改变该臂部2a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
48.请参考图7至8,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b设于雷射装置3b并与该反射镜32相组接以控制该反射镜32转动,于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b设于雷射装置3b的第二壳体34b,故通过控制该反射镜32转动,即可改变该反射镜32反射雷射光的方向,因此本实施例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可节省制造成本。
4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雷射除膜装置可将该雷射装置伸入处于开启状态的二子模具之间,即可在该雷射装置清除完其中一该子模具的封装胶膜后,通过该转动机构的作动以改变该反射镜所反射出的雷射光的方向,以用于清除另一该子模具的封装胶膜,因此无须将该二模具拆卸,可快速提升清膜效率。
5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