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电流引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科研行业真空系统应用愈加广泛,比如合金类、碳类、陶瓷类等,现在需要一种设备为此种研究提供实验环境,能够为真空实验环境提供能源,以此来面对试验的技术需要,目前的真空电极试验装置,这种电极是陶瓷与金属钎焊在一起的,会有比较大的发热量,而且易碎,装置的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真空密封环境的前提下,对实验环境提供可观、适用的电气环境,并保证引入电极温度不致密封圈失效的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体、引入电极、绝缘垫片、装夹电极,所述真空腔体中开设有电极引入密封法兰,绝缘垫片与电极引入密封法兰之间通过o型圈及螺丝锁固达成密封,所述引入电极开设有螺纹及方杆,引入电极通过螺纹及o型圈与绝缘垫片达成密封,且方杆防止装夹电极沿引入电极转动,所述装夹电极上开设有方形孔,其中,通过引入电极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配合可达成装夹电极在引入电极上连续滑动,所述装夹电极上开设有锁定孔及装夹板,锁定孔通过螺丝挤压引入电压方杆,引入电极方杆底面与方形孔底面紧密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腔体为316l不锈钢制成,引入电极、装夹电极为紫铜镀金制成,绝缘垫片为聚四氟乙烯制成。
6.进一步的,所述引入电极与绝缘垫片长度方向上设有螺纹并通过o型圈密封,装夹电极上设有螺孔以螺丝固定引入电极及装夹电极以保证紧密接触。
7.进一步的,还包括引入大电流直流,其中,通过调节装夹电极固定位置以调节一对装夹电极间距离,并可保证极小的接触电阻。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目前本专利是通过氟橡胶密封圈密封的,结构简单,引入电极发热量小,耐久性也比较好,绝缘垫片和真空腔体通过法兰和固定螺丝挤压o型圈密封,引入电极和绝缘垫片以螺纹挤压o型圈密封,从而达到引入电流这个部分是密封的效果,电流会从电极带螺纹的一端进入,引入至腔体内部,引入电极上面安装有一可滑动装夹电极,这样的话电流可以达至装夹电极,从而在两个装夹电极之间安装样品进行通电测试。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夹电极和引入电极的连接示意图。
12.附图标记:1-真空腔体;2-引入电极;3-绝缘垫片;4-装夹电极;5-电极引入密封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照附图1-3,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体1、引入电极2、绝缘垫片3、装夹电极4,所述真空腔体1中开设有电极引入密封法兰5,绝缘垫片3与电极引入密封法兰5之间通过o型圈及螺丝锁固达成密封,所述引入电极2开设有螺纹及方杆,引入电极2通过螺纹及o型圈与绝缘垫片3达成密封,且方杆防止装夹电极4沿引入电极2转动,所述装夹电极4上开设有方形孔,其中,通过引入电极2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配合可达成装夹电极4在引入电极2上连续滑动,所述装夹电极4上开设有锁定孔及装夹板,锁定孔通过螺丝挤压引入电压方杆,引入电极方杆底面与方形孔底面紧密接触。
14.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真空腔体1为316l不锈钢制成,引入电极2、装夹电极4为紫铜镀金制成,绝缘垫片3为聚四氟乙烯制成。
15.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引入电极2与绝缘垫片3长度方向上设有螺纹并通过o型圈密封,装夹电极4上设有螺孔以螺丝固定引入电极2及装夹电极4以保证紧密接触。
16.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还包括引入大电流直流,其中,通过调节装夹电极4固定位置以调节一对装夹电极4间距离,并可保证极小的接触电阻,且方杆防止装夹电极4沿引入电极2转动,所述装夹电极4上开设有方形孔,其中,通过引入电极2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配合可达成装夹电极4在引入电极2上连续滑动,由此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引入电极2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的连接配合使得引入电极2进行滑动,通过调节装夹电极4的间距,从而减小电阻大小。
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体(1)、引入电极(2)、绝缘垫片(3)、装夹电极(4),所述真空腔体(1)中开设有电极引入密封法兰(5),绝缘垫片(3)与电极引入密封法兰(5)之间通过o型圈及螺丝锁固达成密封,所述引入电极(2)开设有螺纹及方杆,引入电极(2)通过螺纹及o型圈与绝缘垫片(3)达成密封,且方杆防止装夹电极(4)沿引入电极(2)转动,所述装夹电极(4)上开设有方形孔,其中,通过引入电极(2)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配合可达成装夹电极(4)在引入电极(2)上连续滑动,所述装夹电极(4)上开设有锁定孔及装夹板,锁定孔通过螺丝挤压引入电压方杆,引入电极方杆底面与方形孔底面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体(1)为316l不锈钢制成,引入电极(2)、装夹电极(4)为紫铜镀金制成,绝缘垫片(3)为聚四氟乙烯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电极(2)与绝缘垫片(3)长度方向上设有螺纹并通过o型圈密封,装夹电极(4)上设有螺孔以螺丝固定引入电极(2)及装夹电极(4)以保证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入大电流直流,其中,通过调节装夹电极(4)固定位置以调节一对装夹电极(4)间距离,并可保证极小的接触电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系统大电流引入及装夹电极距离连续可调装置,包括真空腔体、引入电极、绝缘垫片、装夹电极,所述真空腔体中开设有电极引入密封法兰,绝缘垫片与电极引入密封法兰之间通过O型圈及螺丝锁固达成密封,所述引入电极开设有螺纹及方杆,引入电极通过螺纹及O型圈与绝缘垫片达成密封,且方杆防止装夹电极沿引入电极转动,所述装夹电极上开设有方形孔,其中,通过引入电极连接的方杆与方形孔配合可达成装夹电极在引入电极上连续滑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保证真空密封环境的前提下,对实验环境提供可观、适用的电气环境,并保证引入电极温度不致密封圈失效。并保证引入电极温度不致密封圈失效。并保证引入电极温度不致密封圈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唐丁 陈新 龙静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原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