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柜式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5  151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作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柜式工作台。


背景技术:

2.工作台一般用于提供一个台面方便进行工作,可分为桌式工作台、柜式工作台和平台式工作台三种。现有的柜式工作台一般不具有移动功能,大大限制柜式工作台的使用功能;工作台面与工作台柜体之间连接固定,不便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柜式工作台,便于移动,便于更换不同的工作台面,使用更加便捷,可分层摆放物品,尤其适合用在车间、仓库等环境中。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柜式工作台,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的工作台面、柜体和移动件,所述的柜体包括左前竖梁、左后竖梁、右前竖梁、右后竖梁;
5.所述的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之间上下分别设有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所述的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之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竖块、第一右竖块,所述的第一左竖块的左侧、第一右竖块的右侧分别固定在左前竖梁的右侧与右前竖梁的左侧处,在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一左竖块、第一右竖块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开关门;
6.所述的右前竖梁、右后竖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右前竖梁、右后竖梁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右侧板;
7.所述的右后竖梁与左后竖梁之间上下分别设有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所述的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之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左竖块、第一右竖块相对应的第二左竖块、第二右竖块,所述的第二左竖块的左侧、第二右竖块的右侧分别固定在左后竖梁的右侧与右后竖梁的左侧处,在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第二左竖块、第二右竖块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后侧板;
8.所述的左前竖梁、左后竖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四上横梁、第四下横梁,所述第四上横梁、第四下横梁、左前竖梁、左后竖梁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左侧板;
9.所述的左前竖梁、左后竖梁、右前竖梁、右后竖梁的下端分别设有左前竖杆、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所述的左前竖杆、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下端分别通过与之对应的底板固定有移动件,所述的移动件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在底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栓穿过安装孔、螺纹孔,且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脚轮通过滑动轴设在安装架内,安装架上端固定在底盘上;
10.所述的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设在前托板、后托板上,在第一左竖块、第一右竖块后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孔、第二孔,在第二左竖块、第二右竖块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与第一孔、第二孔相对应的第三孔、第四孔,前托板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左调节孔、第一右调节孔,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左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一孔内,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右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二孔内;
11.后托板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二左调节孔、第二右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左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三孔内,第四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右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四孔内,所述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三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的内侧均设有多个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放置孔,在工作台面下表面设有多个与放置孔相对应的安装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穿过放置孔且螺纹设在安装螺纹孔内。
12.进一步,隔板的左、右侧分别贴合左侧板、右侧板设置。
13.进一步,左前竖杆、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分别套设在左前调节管、左后调节管、右前调节管和右后调节管内,所述的左前调节管、左后调节管、右前调节管和右后调节管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与之对应的底板上,每个竖杆上设有多个横向穿孔,在每个调节管的前、后侧上均设有与横向穿孔相对应的前螺纹孔、后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前螺纹孔、横向穿孔、后螺纹孔,且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可以改变柜体的整体高度。
14.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三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的内侧均设有多个l型安装板,所述的l型安装板的竖梁端固定在每个上横梁的内侧,所述的l型安装板的横梁端上设有放置孔。
15.进一步,所述的右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为木质、钢制、不锈钢、大理石材质之一。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可以根据摆放物品的需要调节其高度,使用便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安装脚轮;设置的工作台面与柜体的连接方式,便于更换不同的工作台面。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0.图中:
21.1、左前竖梁
ꢀꢀꢀꢀꢀꢀꢀꢀꢀ
2、左后竖梁
ꢀꢀꢀꢀꢀꢀꢀ
3、右前竖梁
22.4、右后竖梁
ꢀꢀꢀꢀꢀꢀꢀꢀꢀ
5、第一上横梁
ꢀꢀꢀꢀꢀ
6、第一下横梁
23.7、第一左竖块
ꢀꢀꢀꢀꢀꢀꢀ
8、第一右竖块
ꢀꢀꢀꢀꢀ
9、开关门
24.10、右侧板
ꢀꢀꢀꢀꢀꢀꢀꢀꢀꢀ
11、第二左竖块
ꢀꢀꢀꢀ
12、后侧板
25.13、左侧板
ꢀꢀꢀꢀꢀꢀꢀꢀꢀꢀ
14、左前竖杆
ꢀꢀꢀꢀꢀꢀ
15、底板
26.16、脚轮
ꢀꢀꢀꢀꢀꢀꢀꢀꢀꢀꢀꢀ
17、隔板
ꢀꢀꢀꢀꢀꢀꢀꢀꢀꢀ
18、后托板
27.1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装柜式工作台,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的工作台面、柜体和移动件,所述的柜体包括左前竖梁1、左后竖梁2、右前竖梁3、右后竖梁4(图中的工作台面未画出);
29.所述的左前竖梁1与右前竖梁3之间上下分别设有第一上横梁5、第一下横梁6,所述的第一上横梁5、第一下横梁6之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竖块7、第一右竖块8,所述的第一左竖块7的左侧、第一右竖块8的右侧分别固定在左前竖梁1的右侧与右前竖梁3的左
侧处,在第一上横梁5、第一下横梁6、第一左竖块7、第一右竖块8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开关门9;
30.所述的右前竖梁3、右后竖梁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右前竖梁3、右后竖梁4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右侧板10;
31.所述的右后竖梁4与左后竖梁2之间上下分别设有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所述的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之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左竖块、第一右竖块相对应的第二左竖块11、第二右竖块,所述的第二左竖块11的左侧、第二右竖块的右侧分别固定在左后竖梁2的右侧与右后竖梁4的左侧处,在第三上横梁、第三下横梁、第二左竖块11、第二右竖块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后侧板12;
32.所述的左前竖梁1、左后竖梁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四上横梁、第四下横梁,所述第四上横梁、第四下横梁、左前竖梁1、左后竖梁2之间围成的区域设有左侧板13;
33.所述的左前竖梁1、左后竖梁2、右前竖梁3、右后竖梁4的下端分别设有左前竖杆14、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所述的左前竖杆14、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下端分别通过与之对应的底板15固定有移动件,所述的移动件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在底板15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栓穿过安装孔、螺纹孔,且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脚轮16通过滑动轴设在安装架内,安装架上端固定在底盘上,安装与拆卸底板15与底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安装脚轮16;
34.所述的柜体内设有隔板17,所述的隔板17设在前托板、后托板18上,在第一左竖块7、第一右竖块8后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孔、第二孔,在第二左竖块11、第二右竖块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与第一孔、第二孔相对应的第三孔、第四孔,前托板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左调节孔、第一右调节孔,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左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一孔内,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右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二孔内;
35.后托板18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二左调节孔、第二右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左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三孔内,第四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右调节孔且螺纹固定在第四孔内,所述的第一上横梁5、第二上横梁、第三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的内侧均设有多个安装板19,所述的安装板19上设有放置孔,在工作台面下表面设有多个与放置孔相对应的安装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穿过放置孔且螺纹设在安装螺纹孔内。
36.本实施例中,隔板17的左、右侧分别贴合左侧板13、右侧板10设置。
37.本实施例中,左前竖杆14、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分别套设在左前调节管、左后调节管、右前调节管和右后调节管内,所述的左前调节管、左后调节管、右前调节管和右后调节管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与之对应的底板15上,每个竖杆上设有多个横向穿孔,在每个调节管的前、后侧上均设有与横向穿孔相对应的前螺纹孔、后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前螺纹孔、横向穿孔、后螺纹孔,且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可以改变柜体的整体高度。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上横梁5、第二上横梁、第三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的内侧均设有多个l型安装板,所述的l型安装板的竖梁端固定在每个上横梁的内侧,所述的l型安装板的横梁端上设有放置孔。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右侧板10、后侧板12、左侧板13为木质、钢制、不锈钢、大理石材质之一。
40.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随时根据使用要求,更换工作台面,通过固定螺栓来
将工作台面固定在安装板19上即可;如果需要摆放不同高度的物品,调整前托板、后托板在第一左竖块7、第一右竖块8、第二左竖块11、第二右竖块的位置即可;当需要调整柜体整体的高度时,此时调整左前竖杆14、左后竖杆、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分别在左前调节管、左后调节管、右前调节管和右后调节管内的位置即可。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