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程通信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
背景技术:
2.通信工程专业是伴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而建立的,由有线电、无线通信、电子技术、邮电通信等专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发展而来,通讯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发射塔或信号塔,主要功能支持信号发射,为信号发射天线做支撑,通讯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讯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服务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而通讯天线必须有通讯塔来增加高度,所以通讯铁塔在通讯网络系统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安装在路边的小型通信塔很容易受到过往车辆的撞击,而现有的通信塔大多不具备防撞功能,一旦通信塔受到较大的撞击,很容易造成通信塔基座松动变形,导致上方塔体受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能够对外部撞击力起到缓冲,能够有效避免底座直接受到撞击,在多级的卸力缓冲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底座的稳定,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包括底座和防护机构;
5.底座:其内部为空心结构,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塔体,塔体的内弧面均匀设置有环形片,竖向均匀设置的环形片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连接杆固定连接;
6.防护机构: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面,防护机构的外侧面均匀套设有橡胶套;
7.其中: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置于塔体的上表面中心处,能够对外部撞击力起到缓冲,能够有效避免底座直接受到撞击,在多级的卸力缓冲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底座的稳定。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加强筋,提高底座自身的强度。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转环、弧形弹片、安装环和防撞柱,所述转环竖向对称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面,两个转环的外侧面均等角度设置有弧形弹片,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弹片外侧端头均与安装环固定连接,两个安装环之间均匀转动连接有防撞柱,能够有效避免底座直接受到撞击。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柱的内部呈蜂窝状设置,防撞柱的外弧面均套设有橡胶套,能够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柱外弧面设置的凹槽内均粘贴有反光贴,能够在夜晚对灯光进行反射,能够有限避免底座受到撞击。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弧面均匀设置的滑孔内部均设有弹簧,弹簧的外侧端头均设置有与滑孔滑动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外侧端头均与缓冲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套筒位于底座和防撞柱之间,对防撞柱起到弹性支撑作用。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弧面均匀设置有与缓冲套筒对应的缓冲垫,对缓冲套筒起到缓冲作用。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方便底座的安装固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具有以下好处:
16.1、当外部物体与底座发生碰撞时,碰撞物先与防撞柱接触,防撞柱外侧的橡胶套能够防止防撞柱破裂,同时防撞柱内部的蜂窝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当防撞柱和安装环受力后,弧形弹片发生弹性形变,并使转环与底座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撞击力向底座的切线方向进行引导,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底座直接受到撞击,从而保证底座的稳定性。
17.2、当防撞柱与缓冲套筒接触时,缓冲套筒的受力外置向内收缩,从而使活塞杆沿滑孔滑动,同时对应的弹簧收缩对防撞柱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缓冲垫能够对缓冲套筒起到缓冲作用,在多级的卸力缓冲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底座的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柱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防护机构、21转环、22弧形弹片、23安装环、24防撞柱、3塔体、4环形片、5连接杆、6避雷针、7固定孔、8加强筋、9弹簧、10活塞杆、11缓冲套筒、12缓冲垫、13反光贴、14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包括底座1和防护机构2;
25.底座1:其内部为空心结构,底座1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加强筋8,提高底座1的强度,底座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孔7,方便底座1的安装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塔体3,塔体3的内弧面均匀设置有环形片4,竖向均匀设置的环形片4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连接杆5固定连接,对塔体3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塔体3的强度;
26.防护机构2: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外侧面,防护机构2的外侧面均匀套设有橡胶套14,防护机构2包括转环21、弧形弹片22、安装环23和防撞柱24,转环21竖向对称转动连接于
底座1的外侧面,两个转环21的外侧面均等角度设置有弧形弹片22,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弹片22外侧端头均与安装环23固定连接,两个安装环23之间均匀转动连接有防撞柱24,防撞柱24的内部呈蜂窝状设置,防撞柱24的外弧面均套设有橡胶套14,当外部物体与底座1发生碰撞时,碰撞物先与防撞柱24接触,防撞柱24外侧的橡胶套14能够防止防撞柱24破裂,同时防撞柱24内部的蜂窝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当防撞柱24和安装环23受力后,弧形弹片22发生弹性形变,并使转环21与底座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撞击力向底座1的切线方向进行引导,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底座1直接受到撞击,从而保证底座1的稳定性,防撞柱24外弧面设置的凹槽内均粘贴有反光贴13,能够在夜晚对灯光进行反射,能够有限避免底座1受到撞击;
27.其中:还包括避雷针6,避雷针6设置于塔体3的上表面中心处,避雷针6的端头埋入地面,能够对雷电起到引流作用,防止雷电击毁塔体3。
28.其中:底座1外弧面均匀设置的滑孔内部均设有弹簧9,弹簧9的外侧端头均设置有与滑孔滑动连接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的外侧端头均与缓冲套筒11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套筒11位于底座1和防撞柱24之间,底座1的外弧面均匀设置有与缓冲套筒11对应的缓冲垫12,当防撞柱24与缓冲套筒11接触时,缓冲套筒11的受力外置向内收缩,从而使活塞杆10沿滑孔滑动,同时对应的弹簧9收缩对防撞柱24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缓冲垫12能够对缓冲套筒11起到缓冲作用,在多级的卸力缓冲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底座1的稳定。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子工程用通信塔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螺栓通过固定孔7将底座1固定至外部的基座上端,使用螺钉将塔体3安装至底座1的上表面,塔体3内部的环形片4和连接杆5对塔体3起到支撑作用,避雷针6的端头埋入地面,能够对雷电起到引流作用,防止雷电击毁塔体3,加强筋8能够提高底座1自身的强度,当外部物体与底座1发生碰撞时,碰撞物先与防撞柱24接触,防撞柱24外侧的橡胶套14能够防止防撞柱24破裂,同时防撞柱24内部的蜂窝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当防撞柱24和安装环23受力后,弧形弹片22发生弹性形变,并使转环21与底座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撞击力向底座1的切线方向进行引导,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当防撞柱24与缓冲套筒11接触时,缓冲套筒11的受力外置向内收缩,从而使活塞杆10沿滑孔滑动,同时对应的弹簧9收缩对防撞柱24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缓冲垫12能够对缓冲套筒11起到缓冲作用,在多级的卸力缓冲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底座1的稳定,反光贴13能够在夜晚对灯光进行反射,能够有限避免底座1受到撞击。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