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泄漏化工气体运输管道。
背景技术:
2.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就液体与气体而言,凡是在化学上稳定的物质都可以用管道运送。而在化工气体的输送过程中,会由于内部气体过大而导致管道由于处于膨胀状态,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化工气体运输时可能会对管道形成部分区域防护薄弱,以及对较为薄弱处造成损坏,从而使化工气体泄露,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化工气体运输管道,它通过在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防泄漏管道,所输送化工气体经过防泄漏管道时会先一步的判断,通过测压板来确保进入管道内传输入的化工气体,是否会由于压强过大影响传输,以及在排出时会对输出管道造成影响,在压力过大时,阻隔板会打开,对防泄漏管道内的化工气体进行部分压力释放,将部分化工气体在排出过程中转移到安全防护罩内,而不会影响输出管道正常输送化工气体。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防泄漏化工气体运输管道,包括安全防护罩、运输管道、防泄漏管道、传输管、一对测压板和阻隔板;安全防护罩内设有安全防护腔;运输管道包括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分别设于安全防护罩的相对面,并连接至安全防护腔内;防泄漏管道固定设于安全防护腔内,且两端分别与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连接并相互连通;传输管一端连接于安全防护罩顶部,并与安全防护腔连通,传输管另一端连接于输出管道内并连通,传输管连接输出管道内的部分内设有主控单向阀;一对测压板滑动设于防泄漏管道内壁内,且一对测压板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对称设置,用于对防泄漏管道内传输的化工气体进行压力检测,一侧的测压板内设有集压腔;阻隔板一端滑动设于集压腔内,阻隔板另一端延伸至安全防护腔内,在防泄漏管道内传输的化工气体气压过大时,对化工气体进行减压,来减轻输出管道的承受压力,以避免所传输的化工气体泄露。
6.进一步的,测压板位于防泄漏管道内的端面为倾斜面,在化工气体传输过程中,有助于与化工气体接触并检测输送时的压力,测压板位于加固槽的端面沿输送方向两端为斜面;测压板与防泄漏管道端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集压腔为十字形,集压腔在高度方向上贯穿一侧的测压板,集压腔沿输送方向的两端皆为弧形,且弧面增大。
7.进一步的,阻隔板为工字型,阻隔板内设有中间部分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流速,阻隔板位于集压腔端面的顶部对称设有减压板,减压板延伸至加固槽,减压板外表面与测压板外表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8.进一步的,防泄漏管道端壁内设有加固槽,加固槽靠近测压板侧部分为高度方向对称的圆弧形,且远离测压板侧部分为圆柱形;加固槽相对于防泄漏管道对称滑动设有加固板,加固板远离测压板的一端连接至运输管道侧端面内且为圆柱形,加固板靠近测压板侧为长方形,并且端面底部为斜面;加固槽相对于测压板对称设有传动滚筒,传动滚筒自带有滚筒轴,滚筒轴与加固槽内壁转动配合。
9.进一步的,阻隔板与防泄漏管道外表面抵接侧端面内设有防漏密封圈;加固槽与测压板之间连接有伸缩管。
10.进一步的,伸缩管内壁内设有防腐蚀涂层。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一、本方案通过在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防泄漏管道,所输送化工气体经过防泄漏管道时会先一步的判断,通过测压板来确保进入管道内传输入的化工气体,是否会由于压强过大影响传输,以及在排出时会对输出管道造成影响,在压力过大时,阻隔板会打开,对防泄漏管道内的化工气体进行部分压力释放,将部分化工气体在排出过程中转移到安全防护罩内,而不会影响输出管道正常输送化工气体,同时加固板会移动至进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侧端面内,对运输管道和防泄漏管道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并加固,防止化工气体由于压力过大从连接处逸出而造成泄露。并且当在防泄漏管道内的化工气体传输量不多时,可将安全防护罩内的化工气体通过传输管排出,以避免化工气体出现浪费。
13.二、本方案在化工气体传输至防泄漏管道内时,部分化工气体会流入集压腔内,部分化工气体会进入集压腔内,并通过集压腔内上的弧面使得化工气体产生旋转,而当防泄漏管道内的压力过大时打开与安全防护腔的连通时,所在集压腔内旋转的化工气体会快速的排入安全防护腔内,以避免压力释放时间过长而对所传输的化工气体造成其他不必要的影响。
14.三、本方案在化工气体排入安全防护腔内时,通过带有防腐蚀涂层的伸缩管将安全防护腔与防泄漏管道连通,一方面,能够隔绝其他气体进入防泄漏管道内,以及化工气体无意义流出,另一方面,能够使用于排压的化工气体直接有效的进入安全防护腔。同时,由于防漏密封圈在贴合防泄漏管道外表面时,会对安全防护腔以及防泄漏管道内的化工气体皆进行分隔隔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
19.安全防护罩1、安全防护腔11、运输管道2、进入管道21、输出管道22、防泄漏管道3、传输管4、主控单向阀5、测压板a1、集压腔a11、阻隔板a2、减压板a21、加固槽a3、传动滚筒a31、加固板a32、防漏密封圈a4、伸缩管a41。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一种防泄漏化工气体运输管道,包括安全防护罩1、运输管道2、防泄
漏管道3、传输管4、一对测压板a1和阻隔板a2;安全防护罩1内设有安全防护腔11;运输管道2包括进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进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分别设于安全防护罩1的相对面,并连接至安全防护腔11内;防泄漏管道3固定设于安全防护腔11内,且两端分别与进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连接并相互连通;传输管4一端连接于安全防护罩1顶部,并与安全防护腔11连通,传输管4另一端连接于输出管道22内并连通,传输管4连接输出管道22内的部分内设有主控单向阀5;一对测压板a1滑动设于防泄漏管道3内壁内,且一对测压板a1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对称设置,用于对防泄漏管道3内传输的化工气体进行压力检测,一侧的测压板a1内设有集压腔a11;阻隔板a2一端滑动设于集压腔a11内,阻隔板a2另一端延伸至安全防护腔11内,在防泄漏管道3内传输的化工气体气压过大时,对化工气体进行减压,来减轻输出管道22的承受压力,以避免所传输的化工气体泄露。
21.请参阅图3,测压板a1位于防泄漏管道3内的端面为倾斜面,在化工气体传输过程中,有助于与化工气体接触并检测输送时的压力,测压板a1位于加固槽a3的端面沿输送方向两端为斜面;测压板a1与防泄漏管道3端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集压腔a11为十字形,集压腔a11在高度方向上贯穿一侧的测压板a1,集压腔a11沿输送方向的两端皆为弧形,且弧面增大。阻隔板a2为工字型,阻隔板a2中间部分内设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流速,阻隔板a2位于集压腔a11端面的顶部对称设有减压板a21,减压板a21延伸至加固槽a3,减压板a21外表面与测压板a1外表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22.请参阅图1和3,防泄漏管道3端壁内设有加固槽a3,加固槽a3靠近测压板a1侧部分为高度方向对称的圆弧形,且远离测压板a1侧部分为圆柱形;加固槽a3相对于防泄漏管道3对称滑动设有加固板a32,加固板a32远离测压板a1的一端连接至运输管道2侧端面内且为圆柱形,加固板a32靠近测压板a1侧为长方形,并且端面底部为斜面;加固槽a3相对于测压板a1对称设有传动滚筒a31,传动滚筒a31与加固板a32接触,传动滚筒a31自带有滚筒轴,滚筒轴与加固槽a3内壁转动配合。请参阅图3,阻隔板a2与防泄漏管道3外表面抵接侧端面内设有防漏密封圈a4;加固槽a3与测压板a1之间连接有伸缩管a41。伸缩管a41内壁内设有防腐蚀涂层。
23.在化工气体的传输过程中,化工气体会从进入管道21内排入经过防泄漏管道3再从输出管道22内排出,当所传输的化工气体压力过大时,测压板a1会因此朝远离防泄漏管道3中心侧移动,测压板a1在移动过程中会与传动滚筒a31接触,并使得传动滚筒a31产生转动,将加固板a32朝远离测压板a1的方向移动,使得加固板a32圆柱部分移动至运输管道2于防泄漏管道3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同时阻隔板a2会因此逐渐打开,并使得测压板a1顶部的两斜面与加固板a32上的斜面接触。
24.而当化工气体压力实在过大,而需要部分泄压时,测压板a1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加固板a32再次移动,以促使减压板a21推动阻隔板a2向下移动,使得集压腔a11内的化工气体会通过伸缩管a41直接排入安全防护腔11内,并通过阻隔板a2内的检测传感器根据经过伸缩管a41排出的气体流速,来对气体的减压排出量进行测量,并将得出的数据传输至工作人员手中,同时来将化工气体的传输速率进行减缓,来避免进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出现化工气体泄露。
25.当在运输管道2内的化工气体传输量不多时,安全防护腔11以及传输管4内的化工气体会通过主控单向阀5传输至输出管道22内,并排出,以避免化工气体出现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