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
背景技术:
2.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是中国的土著蜂,适应中国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适于定地饲养且稳产,尤其是在南方山区,有着其他蜂种不可替代的地位。
3.然而现有的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常常固定在某个地方,其位置与高度常常固定,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而调节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位置。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与右部分别设有驱动箱一与驱动箱二,所述驱动箱一与所述驱动箱二两者分别与滑动架一以及滑动架二连接,所述滑动架一与所述滑动架二两者的内部分别设有滑动槽一与滑动槽二,所述滑动架一与所述滑动架二两者远离所述驱动箱一与所述驱动箱二一端的底部均设有滑块,所述支架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驱动箱一与所述驱动箱二两者的侧边分别设有滑槽一与滑槽二,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滑槽一与所述滑槽二两者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一与所述滑动槽二两者的内部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连接块一,所述活动连接块一位于所述滑动槽一内,所述活动连接块一一侧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滑动槽二的外侧与控制专用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活动连接块二,所述活动连接块二位于所述滑动槽二内。
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箱一与所述驱动箱二两者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驱动箱一内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顶部套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支架另一侧与手轮连接,所述转轴在所述凹槽内一侧外表面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方设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凹槽内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齿条板相配合活动槽,所述支架远离所述驱动箱一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所述手轮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u形结构。
9.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连接块一、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活动连接块二三者为一体式结构。
10.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手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磁铁,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磁铁相配合。
11.作为优选,所述手轮外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外表面设有若干条防滑纹。
12.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连接块一与所述活动连接块二两者结构相同,所述活动连接块一与所述活动连接块二两者相互垂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箱一与驱动箱二来带动控制专用箱移动,从而调节控制专用箱的位置,且通过手动转动手轮为动力,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影响蜂群;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设计,经过限位件的弯折部将手轮固定住;通过两个齿条板的移动从而滑动架一与滑动架二移动,当竖向移动时,活动连接块一在滑动槽一移动,当横向移动时,活动连接块二在滑动槽二移动,活动连接块一与活动连接块二两者通过连接杆带动控制专用箱移动;通过手轮为动力源,这样可以手动调控控制专用箱的移动速度,且可以在相对静音的情况下移动控制专用箱。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总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滑动架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连接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连接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手轮与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支架;2、驱动箱一;3、驱动箱二;4、滑槽一;5、滑槽二;6、滑动架一;7、滑动架二;8、滑动槽一;9、滑动槽二;10、活动连接块一;11、连接杆;12、活动连接块二;13、控制专用箱;14、滑块;15、凹槽;16、转轴;17、齿轮;18、手轮;19、齿条板;20、限位槽;21、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
26.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蜜蜂授份强度控制专用箱,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一侧的顶部与右部分别设有驱动箱一2与驱动箱二3,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分别与滑动架一6以及滑动架二7连接,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的内部分别设有滑动槽一8与滑动槽二9,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远离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一端的底部均设有滑块14,所述支架1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的侧边分别设有滑槽一4与滑槽二5,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位于所述滑槽一4与所述滑槽二5两者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一8与所述滑动槽二9两者的内部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连接块一10,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位于所述滑动槽一8内,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一侧中部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滑动槽二9的外侧与控制专用箱13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中部设有活动连接块二12,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位于所述滑动槽二9内。
27.实施例二,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一侧的顶部与右部分别设有驱动箱一2与驱动箱二3,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分别与滑动架一6以及滑动架二7连接,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的内部分别设有滑动槽一8与滑动槽二9,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远离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一端的底部均设有滑块14,所述支架1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的侧边分别设有滑槽一4与滑槽二5,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位于所述滑槽一4与所述滑槽二5两者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一8与所述滑动槽二9两者的内部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连接块一10,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位于所述滑动槽一8内,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一侧中部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滑动槽二9的外侧与控制专用箱13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中部设有活动连接块二12,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位于所述滑动槽二9内,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驱动箱一2内底部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顶部套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支架1另一侧与手轮18连接,所述转轴16在所述凹槽15内一侧外表面设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的下方设有齿条板19,所述齿条板19与所述齿轮17相啮合,所述凹槽15内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齿条板19相配合活动槽,所述支架1远离所述驱动箱一2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所述手轮18相配合的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内设有限位件21,所述限位件21为u形结构。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驱动箱一2与驱动箱二3来带动控制专用箱13移动,从而调节控制专用箱13的位置,且通过手动转动手轮18为动力,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影响蜂群。
28.实施例三,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一侧的顶部与右部分别设有驱动箱一2与驱动箱二3,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分别与滑动架一6以及滑动架二7连接,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的内部分别设有滑动槽一8与滑动槽二9,所述滑动架一6与所述滑动架二7两者远离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一端的底部均设有滑块14,所述支架1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驱动箱一2与所述驱动箱二3两者的侧边分别设有滑槽一4与滑槽二5,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位于所述滑槽一4与所述滑槽二5两者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一8与所述滑动槽二9两者的内部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连接块一10,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位于所述滑动槽一8内,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一侧中部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滑动槽二9的外侧与控制专用箱13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中部设有活动连
接块二12,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位于所述滑动槽二9内,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所述连接杆11以及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三者为一体式结构,若干个所述限位槽20环绕所述手轮1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20内设有磁铁,所述限位件21与所述磁铁相配合,所述手轮18外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外表面设有若干条防滑纹,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与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两者结构相同,所述活动连接块一10与所述活动连接块二12两者相互垂直。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防滑垫与防滑纹的设计,提高手轮18的摩擦力。
29.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0.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箱一2与驱动箱二3来带动控制专用箱13移动,从而调节控制专用箱13的位置,且通过手动转动手轮18为动力,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影响蜂群,即:首先,手动转动手轮18,手轮18旋转通过转轴16带动齿轮17旋转,齿轮17与齿条板19啮合从而带动齿条板19在活动槽内移动,当前一个齿轮17脱离齿条板19尾部时,齿条板19的顶部已经与下一个齿轮17啮合了,就这样通过若干个手轮18的接力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板19移动(当两个齿条板19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即可将两个限位件21插入限位槽20内,限位件21的弯折部将手轮18固定住),通过两个齿条板19的移动从而滑动架一6与滑动架二7移动,当竖向移动时,活动连接块一10在滑动槽一8移动,当横向移动时,活动连接块二12在滑动槽二9移动,活动连接块一10与活动连接块二12两者通过连接杆11带动控制专用箱13移动,通过手轮18为动力源,这样可以手动调控控制专用箱13的移动速度,且可以在相对静音的情况下移动控制专用箱13。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