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百叶渗水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6  1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防止百叶渗水的构造。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地铁高架站百叶施工,其施工构造做法如图1所示,其中1为主体,2为主体连接件,3为支撑架,4为幕墙连接件,5为幕墙,6为百叶,7为雨水;在使用过程中,当地铁通过时,将产生较强的吸力,由于吸力的产生,将使得百叶出存在以下问题:
3.未能针对地铁过境产生的吸力进行弱化处理;
4.未能对于溅射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杜绝地面湿滑;
5.对于在百叶开启通风而产生的积水,未能进行有组织清理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百叶渗水的构造,有效的避免地铁通过时,减弱吸力,并对雨水在吸力作用下进入室内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并能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
7.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8.一种防止百叶渗水的构造,包括设置有百叶且安装在主体外侧的幕墙;还包括与幕墙内侧连接且位于百叶靠近主体一侧的吸力隔断装置、安装在地面上的排水构造。
9.在主体上设置有与百叶对应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孔,通过百叶的开启,使得室外的空气进入到室内;吸力隔断装置设置在主体内且通过幕墙进行支撑,在雨天地铁通过时,所产生的吸力被吸力隔断装置弱化,由吸力造成雨水向室内流动,此时吸力隔断装置将对进入室内的雨水进行阻挡,使得雨水进入室内的范围得到有效的控制,设置在地面上的排水构造将阻挡后流向地面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有组织排放;
10.相比现有技术,本构造将有效的降低雨水进入室内的范围,避免了室内大面积出现湿滑;同时通过排水构造有效的实现室内的雨水排放。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吸力的弱化处理,以及对于雨水的阻挡;
12.所述吸力隔断装置包括与幕墙靠近主体一侧连接且位于百叶上方的横挺构造、与横挺构造远离幕墙一侧连接且沿竖向设置的隔断构造。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构造包括与横挺构造连接且竖向设置的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玻璃。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使得玻璃上的雨水能够形成滴水,避免二次污染;
15.所述玻璃设置在安装架远离幕墙的一侧;所述玻璃底部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安装架距离地面的距离。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为发光玻璃、镀膜玻璃、太阳能玻璃中的任意
一种。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底部与地面在同一平面上;
18.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室内积水的排放处理,避免室内长时间湿滑;
19.所述排水构造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找坡层、设置在主体与幕墙之间且位于通风孔底部的地漏、以及与地漏连通的排水管。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找坡层呈斜面结构,由主体内侧向外侧倾斜。
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横挺构造与幕墙的连接;
22.所述幕墙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外侧且用于安装本体的支撑架;所述横挺构造靠近幕墙的一侧与支撑架连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力隔断构造,有效的实现对于地铁通过时所产生的吸力进行弱化处理,同时还能将由在吸力作用下进入到室内的雨水进行有效的阻挡,有效的对于雨水造成室内湿滑的面积进行控制;
25.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构造,有效的实现对于室内雨水的排水;
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7.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主体;2、主体连接件;3、支撑架;4、幕墙连接件;5、幕墙;6、百叶;7、雨水;8、安装架;9、横挺构造;10、玻璃;11、找坡层;12、地漏。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技术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在本技术实施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定位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柱。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2.如图2所示;
33.一种防止百叶渗水的构造,包括设置有百叶6且安装在主体1外侧的幕墙5;还包括与幕墙5内侧连接且位于百叶6靠近主体1一侧的吸力隔断装置、安装在地面上的排水构造。
34.在主体1上设置有与百叶6对应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孔,通过百叶6的开启,使得室
外的空气进入到室内;吸力隔断装置设置在主体1内且通过幕墙5进行支撑,在雨天地铁通过时,所产生的吸力被吸力隔断装置弱化,由吸力造成雨水7向室内流动,此时吸力隔断装置将对进入室内的雨水7进行阻挡,使得雨水7进入室内的范围得到有效的控制,设置在地面上的排水构造将阻挡后流向地面的雨水7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有组织排放;
35.相比现有技术,本构造将有效的降低雨水7进入室内的范围,避免了室内大面积出现湿滑;同时通过排水构造有效的实现室内的雨水7排放。
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吸力的弱化处理,以及对于雨水7的阻挡;
37.所述吸力隔断装置包括与幕墙5靠近主体1一侧连接且位于百叶6上方的横挺构造9、与横挺构造9远离幕墙5一侧连接且沿竖向设置的隔断构造。
38.横挺构造9与竖向构造连接形成一个截面为“г”型的构件,且位于百叶6靠近主体1的一侧,这样使得在吸力作用下进入室内的雨水7将被竖向构造给阻挡,从而减小雨水7的溅射距离,雨水7只能溅射在竖向构造上,然后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这就实现了对雨水7在室内溅射范围的有效控制,避免了雨水7进入室内后使得室内大面积湿滑。
3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构造包括与横挺构造9连接且竖向设置的安装架8、安装在所述安装架8上的玻璃10。
40.优选的,横挺构造9与幕墙5相互垂直,竖挺构造与幕墙5相互平行。
41.安装架8主要用于对于玻璃10固定和安装;之所以安装架8与横挺构造9相互垂直,这样将减少竖向构造的整体尺寸,降低成本。
4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使得玻璃10上的雨水7能够形成滴水;
43.所述玻璃10设置在安装架8远离幕墙5的一侧;所述玻璃10底部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安装架8距离地面的距离。
44.雨水7沿着玻璃10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落,由于玻璃10在竖向的高度大于安装架8在竖向的高度,从而使得雨水7在玻璃10靠近地面的一侧能够形成滴水效果进行排放,有效的规范雨水7留动的位置。
4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本构造更加美观;
46.所述玻璃10为发光玻璃、镀膜玻璃、太阳能玻璃中的任意一种。
4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底部与地面在同一平面上;
48.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室内积水的排放处理,避免室内长时间湿滑;
49.所述排水构造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找坡层11、设置在主体1与幕墙5之间且位于通风孔底部的地漏12、以及与地漏12连通的排水管。
5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找坡层11呈斜面结构,由主体1内侧向外侧倾斜。
51.优选的,找坡层11为细石混凝土制成,其远离幕墙5的一侧与地面形成30mm以内的高差;找坡层11的顶面为斜面,由主体1内向主体1外倾斜,从而使得室内的雨水7沿斜面向地漏12一侧流动,通过地漏12输送到排水管内进行集中排放。
5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横挺构造9与幕墙5的连接;
53.所述幕墙5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主体1外侧且用于安装本体的支撑架3;所述横挺构造9靠近幕墙5的一侧与支撑架3连接。百叶6安装在本体上。
54.优选的,主体1与支撑架3之间通过主体连接件2连接;本体与支撑架3之间通过幕墙连接件4连接。
5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横挺构造9主要用于对于竖挺构造的支撑;可以为一个与支撑架3连接的架体,也可以为板状结构。
56.优选的,安装架8和横挺构造9可采用金属材料、塑料制成。
57.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