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下肢高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6  15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术中下肢高度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进行小腿和膝关节手术时,需要多位手术助理医师专门负责固定患者的脚,能够根据手术的要求将患者的小腿和膝关节摆放到需要的姿态,而且经常变换下肢的角度和高度。
3.因此上述手术过程会存在以下缺陷:单独需要手术助理医师来固定患者下肢,增加了手术人员和劳动强度;负责固定患者下肢的医师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产生疲劳,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平稳;负责固定患者下肢的医师距离患者很近,尤其是靠近需要患者动手术的部位,这样会妨碍主刀的医师操作空间,给手术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术中下肢高度调节支架,包括
6.基板件,用于连接固定架;和
7.横杆,一端具有横杆调节部,另一端连接肢体固定部,所述横杆调节部具有
8.伸缩件连接端,
9.基板连接端,与基板件转动连接;以及
10.伸缩件,其一端与基板件的承托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伸缩件连接端转动连接。
11.一些方式中,所述横杆调节部与所述横杆的主体交叉设置。
12.一些方式中,所述基板件下端向伸缩件侧外凸形成承托部;所述横杆调节部上端的伸缩件连接端向伸缩件侧倾斜。
13.一些方式中,所述横杆长度可调。
14.一些方式中,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横杆调节部一端与肢体固定部通过角度调节件与所述肢体固定部的角度调节部连接。
15.一些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部包括多个固定叶,多个固定叶之间形成固定腔,所述角度调节件设置于角度调节部中。
16.一些方式中,任意两个固定叶之间穿设有锁紧件,通过锁紧件调节两个固定叶间距。
17.一些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横杆一侧;所述固定腔中具有球头腔体;所述角度调节件端部具有万向球头。
18.一些方式中,所述固定腔为条形固定腔,所述角度调节件腔体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腔中;所述角度调节件与所述横杆垂直。
19.一些方式中,所述肢体固定部具有u型固定件;所述基板件设有固定机构。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可以自由调整下肢高度和角度,固定稳定,可以根据医生手术具体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可靠地定位和牢靠支撑,可使膝关节在手术中能够根据医生所希望的理想位置做相应调整,至少减少一名助手的劳动,方便术中透视,u型固定可以方便内外翻膝关节简化半月板手术,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实用新型角度调节件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方式示意图;
26.图5为横杆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00基板件,110承托部,200伸缩件,300横杆,310伸缩件连接端,320基板连接端,330角度调节件,400肢体固定部,410u型固定件,420角度调节部,421固定腔,430锁紧件,500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0.术中下肢高度调节支架,如图1中,包括
31.基板件100,用于连接固定架;和
32.横杆300,一端具有横杆调节部,另一端连接肢体固定部400,所述横杆调节部具有
33.伸缩件连接端310,
34.基板连接端320,与基板件100转动连接;以及
35.伸缩件200,其一端与基板件100的承托部1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伸缩件连接端310转动连接。
36.通过伸缩件200的伸缩可以实现横杆300依靠基板连接端32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横杆300远离横杆调节部的一端上下移动,参见图3其具体原理同杠杆原理。
37.所述横杆调节部与所述横杆300的主体交叉设置。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横杆调节部中部与横杆300连接,使得横杆调节部上端相对于横杆300上翘。
38.在另一方式中,如图5中,所述伸缩件连接端310还连接设有可调节横杆,所述可调节横杆可拆卸设有肢体固定部400,由此可以实现双侧使用。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
39.所述基板件100下端向伸缩件侧外凸形成承托部110;所述横杆调节部上端的伸缩件连接端310向伸缩件侧倾斜。伸缩件侧表示以基板件100为基础、伸缩件200为参考,位于基板件100靠近伸缩件200的一侧,不限定必须与基板件100具有连接关系。将横杆调节部设置为倾斜状态,并且向伸缩件200一侧倾斜,使得伸缩件连接端310可以更好的与承托部110相匹配,两者均相对于基板件100主体向外凸出,便于更好的安置伸缩件200,使得伸缩件连接端310、承托部110能更好的保持在一个竖直方向上。并且,横杆调节部上端的伸缩件连接端310倾斜后,使其也形成一个上翘结构,使得基板件100、横杆调节部、伸缩件200形成一个
类似于弓的结构。在伸缩杆200带动横杆调节部转动时,其向下具有更大的移动距离,增加了高度调节范围。并且采用此种伸缩杆驱动高度调节,使其驱动机构变形幅度小,结构稳定可靠,易于观察维护。
40.所述横杆300长度可调,其可以实现长度的任意调节,具体的限位结构一种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
41.伸缩件200在一些方式中为电动升降杆,其可通过脚踩控制开关进行申、缩动作调整。
42.如图2中所示,所述横杆300远离所述横杆调节部一端与肢体固定部400通过角度调节件330与所述肢体固定部400的角度调节部420连接。
43.所述角度调节部420包括多个固定叶,多个固定叶之间形成固定腔421,所述角度调节件330设置于角度调节部420中。
44.任意两个固定叶之间穿设有锁紧件430,通过锁紧件430调节两个固定叶间距。通过将两个固定叶间距调小实现控制固定腔421内径减小,从而对角度调节件330的夹紧,实现两者的固定。
45.所述角度调节件330设置于所述横杆300一侧;所述固定腔421中具有球头腔体;所述角度调节件330端部具有万向球头。由此可以使得肢体固定部400能够以万向球头为旋转点进行进行360
°
转动和摆动,更好的调节肢体固定部400的倾斜角度。
46.所述固定腔为条形固定腔,所述角度调节件330腔体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腔421中;所述角度调节件330与所述横杆300垂直。由此可以使得肢体固定部400能够相对于角度调节件330旋转,其以角度调节件330为转动轴进行旋转,改变肢体固定部400角度。
47.在更多的方式中,更换角度调节件330设置于肢体固定部400、角度调节部420设置于横杆300均应等同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48.所述肢体固定部400具有u型固定件410;所述基板件100设有固定机构500。u型固定件410用于放置人体下肢。
4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以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