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6  13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气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气瓶的内胆进行缠绕包装,以便为气瓶内胆提供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将表面划伤,影响气瓶内胆的美观,甚至影响气瓶的受力,产生安全隐患;现阶段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对气瓶的内胆进行缠绕包装,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缠绕膜的松紧度不一致,严重影响对气瓶内胆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采用吊装装置将气瓶内胆吊起后进行回转,同时设置缠膜装置对回转的气瓶进行缠膜,确保气瓶内胆缠绕膜的松紧度一致,保证缠绕膜对气瓶内胆的保护效果。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包括吊装装置和缠膜装置,所述缠膜装置设置在吊装装置的一侧,所述缠膜装置朝向吊装装置设置;
6.所述吊装装置包括立柱、提升装置、横梁和回转装置,所述立柱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朝下设置的回转装置;
7.所述缠膜装置包括固定架、缠绕电机、缠绕减速机、旋转臂和绕膜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缠绕电机,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与缠绕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缠绕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设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两端设有绕膜架。采用吊装装置将气瓶内胆吊起后进行回转,同时设置缠膜装置对回转的气瓶进行缠膜,确保气瓶内胆缠绕膜的松紧度一致,保证缠绕膜对气瓶内胆的保护效果。
8.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电机减速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轴,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回转电机减速机,所述回转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向上穿过横梁,所述回转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末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设有从动齿轮,底端向下穿过横梁为自由端,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采用齿轮传动,能够确保气瓶内胆回转时的平稳性,避免气瓶在回转过程中出现摆动,导致缠绕膜断裂,影响生产进度。
9.所述回转装置与横梁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上固定板,所述回转装置与横梁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下固定板。在回转装置与横梁之间设置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能够增加回转装置与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回转装置在横梁上的局部压强,有利于延长回转装置的使用寿命。
10.所述缠绕电机倾斜设置。将缠绕电机倾斜设置,使缠绕膜与气瓶之间呈一定角度进行缠绕,能够避开气瓶与回转装置的连接处,避免回转装置与缠膜装置之间产生干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1.所述缠绕电机的倾斜角度为7
°
~13
°
。将缠绕电机的夹角设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
能够完全避开气瓶与回转装置,保证缠膜质量。
12.所述绕膜架以缠绕减速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在旋转臂的两端中心对称设置。将旋转臂两端的绕膜架采用中心对称设置,能够确保缠膜时的平衡性,保证缠膜质量。
13.所述绕膜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转向轮,所述固定轴和转向轮平行设置。在绕膜架上设置固定轴,用于固定保护膜,同时设置转向轮,能够改变保护膜的输出方向,保证气瓶的缠膜质量。
14.所述提升装置为液压缸。采用液压缸对气瓶进行升降,能够实现大质量气瓶的吊装,同时能够保证提升过程中的的稳定性。
15.所述提升装置为链条提升机。采用链条提升机,能够提高气瓶的提升速度,有助于提高缠膜效率。
16.所述吊装装置与气瓶之间采用销插接。吊装装置与气瓶之间采用销插接在一起,方便气瓶在吊装装置上拆卸,实现气瓶的快速拆装,提高缠膜效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采用吊装装置将气瓶内胆吊起后进行回转,同时设置缠膜装置对回转的气瓶进行缠膜,确保气瓶内胆缠绕膜的松紧度一致,保证缠绕膜对气瓶内胆的保护效果;
19.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采用齿轮传动,能够确保气瓶内胆回转时的平稳性,避免气瓶在回转过程中出现摆动,导致缠绕膜断裂,影响生产进度;
20.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在回转装置与横梁之间设置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能够增加回转装置与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回转装置在横梁上的局部压强,有利于延长回转装置的使用寿命;
2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将缠绕电机倾斜设置,使缠绕膜与气瓶之间呈一定角度进行缠绕,能够避开气瓶与回转装置的连接处,避免回转装置与缠膜装置之间产生干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将旋转臂两端的绕膜架采用中心对称设置,能够确保缠膜时的平衡性,保证缠膜质量;
2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内胆缠绕膜装置,在绕膜架上设置固定轴,用于固定保护膜,同时设置转向轮,能够改变保护膜的输出方向,保证气瓶的缠膜质量。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缠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缠膜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吊装装置,2、缠膜装置,3、气瓶,11、立柱,12、横梁,13、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5、上固定板,16、下固定板,17、回转电机减速机,18、转动轴,21、固定架,22、缠绕电
机,23、缠绕减速机,24、旋转臂,25、绕膜架,251、固定轴,252、固定杆,253、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所示,一种气瓶3内胆缠绕膜装置,包括用于将气瓶3吊起的吊装装置1和用于为气瓶3进行缠膜的缠膜装置2,所述缠膜装置2设置在吊装装置1的一侧,所述缠膜装置2朝向吊装装置1设置;
32.如图2所示,所述吊装装置1包括立柱11、提升装置、横梁12和回转装置,所述立柱11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设有朝下设置的回转装置,图中提升装置未标出,提升装置已是现有技术,其安装方法和与固定件与移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是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33.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电机减速机17,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3和转动轴18,所述横梁12的底部设有回转电机减速机17,所述回转电机减速机17的输出轴向上穿过横梁12,所述回转电机减速机17的输出轴末端设有主动齿轮14,所述转动轴18的顶端设有从动齿轮13,底端向下穿过横梁12为自由端,所述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采用齿轮传动,能够确保气瓶3内胆回转时的平稳性,避免气瓶3在回转过程中出现摆动,导致缠绕膜断裂,影响生产进度。
34.本技术中,所述提升装置为液压缸。采用液压缸对气瓶3进行升降,能够实现大质量气瓶3的吊装,同时能够保证提升过程中的的稳定性。
35.也可采用链条提升,所述提升装置为链条提升机。采用链条提升机,能够提高气瓶3的提升速度,有助于提高缠膜效率。
36.所述吊装装置1与气瓶3之间采用销插接。吊装装置1与气瓶3之间采用销插接在一起,方便气瓶3在吊装装置1上拆卸,实现气瓶3的快速拆装,提高缠膜效率。
37.如图3-4所示,所述缠膜装置2包括固定架21、缠绕电机22、缠绕减速机23、旋转臂24和绕膜架25,所述固定架21的顶部设有缠绕电机22,所述缠绕电机22的输出轴与缠绕减速机23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缠绕减速机23的输入轴上设有旋转臂24,所述旋转臂24的两端设有绕膜架25。采用吊装装置1将气瓶3内胆吊起后进行回转,同时设置缠膜装置2对回转的气瓶3进行缠膜,确保气瓶3内胆缠绕膜的松紧度一致,保证缠绕膜对气瓶3内胆的保护效果。
38.所述回转装置与横梁12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上固定板15,所述回转装置与横梁1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下固定板16。在回转装置与横梁12之间设置上固定板15和下固定板16,能够增加回转装置与横梁1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回转装置在横梁12上的局部压强,有利于延长回转装置的使用寿命。
39.如图4所示,所述缠绕电机22倾斜设置。将缠绕电机22倾斜设置,使缠绕膜与气瓶3之间呈一定角度进行缠绕,能够避开气瓶3与回转装置的连接处,避免回转装置与缠膜装置2之间产生干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0.所述缠绕电机22的倾斜角度为α=7
°
~13
°
。将缠绕电机22的夹角设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能够完全避开气瓶3与回转装置,保证缠膜质量。
41.所述绕膜架25以缠绕减速机23的输出轴为中心在旋转臂24的两端中心对称设置。
将旋转臂24两端的绕膜架25采用中心对称设置,能够确保缠膜时的平衡性,保证缠膜质量。
42.所述绕膜架25包括固定杆252,所述固定杆252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固定轴251,所述固定杆252的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转向轮253,所述固定轴251和转向轮253平行设置。在绕膜架25上设置固定轴251,用于固定保护膜,同时设置转向轮253,能够改变保护膜的输出方向,保证气瓶3的缠膜质量。
43.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