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生命科学研究用细胞染色装置架。
背景技术:
2.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细胞染色时生命科学实验中重要环节之一,中国发明cn202010069213.5介绍了一种能快速安装玻片,且能适应不同型号玻片的装置架,但受结构限制,该装置架只能同时安装一个型号的装置架,为此需要一种能快速固定玻片,适应性更强的细胞染色装置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命科学研究用细胞染色装置架。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生命科学研究用细胞染色装置架,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安装架,
6.还包括侧向夹紧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侧向夹紧组件包括夹板和弹性件,每个夹板内设置有两个夹板,侧向夹紧组件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和夹板固定连接,每个夹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弹性件,在装置架未放置玻片时,弹性件将夹板压向远离机架中心的位置;底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每个夹板内滑动安装有一个支撑板;连接组件包括滑轮和连接带,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连接带两端分别与夹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连接带通过滑轮绷紧。
7.优选的,机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内的横向限位槽和纵向限位槽,每个安装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纵向限位槽,第一限位键和横向限位槽滑动配合,每个支撑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键,第二限位键与纵向限位槽滑动配合。
8.优选的,每个夹板夹持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有弹性材料制成,防滑垫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凸条。
9.优选的,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弹性件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块上。
10.优选的,机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11.优选的,还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嵌槽和收集槽,嵌槽的形状与机架的底部契合。
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机架、侧向夹紧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用以执行固定玻片步骤,解决了如何在实验过程中对玻片进行快速固定的技术问题。
14.2.本技术通过横向限位槽和纵向限位槽用以执行夹紧玻片步骤,解决了如何稳定
夹板和支撑板运动轨迹的技术问题。
15.3.本技术通过防滑垫用以防止玻片滑动,解决了夹板夹持力过小导致夹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16.4.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以执行固定玻片步骤,解决了如何限制夹板和支撑板运动区间的技术问题。
17.5.本技术通过把手用以执行移动装置架步骤,解决了如何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移动装置架的技术问题。
18.6.本技术通过底座用以承托机架,解决了如何避免染色后染色剂滴落到桌面污染实验环境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2中a-a的立体截面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图;
23.图中标号为:
24.1-机架;1a-安装架;1b-横向限位槽;1c-纵向限位槽;1d-第一限位块;1e-第二限位块;1f-把手;
25.2-侧向夹紧组件;2a-夹板;2b-弹性件;2c-第一限位键;2d-防滑垫;
26.3-底部支撑组件;3a-支撑板;3b-第二限位键;
27.4-连接组件;4a-滑轮;4b-连接带;
28.5-底座;5a-嵌槽;5b-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0.为了解决如何在实验过程中对玻片进行快速固定的技术问题,如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31.一种生命科学研究用细胞染色装置架,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安装架1a,
32.还包括侧向夹紧组件2、底部支撑组件3和连接组件4;侧向夹紧组件2包括夹板2a和弹性件2b,每个夹板2a内设置有两个夹板2a,侧向夹紧组件2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弹性件2b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和夹板2a固定连接,每个夹板2a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弹性件2b,在装置架未放置玻片时,弹性件2b将夹板2a压向远离机架1中心的位置;底部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a,每个夹板2a内滑动安装有一个支撑板3a;连接组件4包括滑轮4a和连接带4b,滑轮4a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连接带4b两端分别与夹板2a和支撑板3a固定连接,连接带4b通过滑轮4a绷紧。
33.具体的,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将玻片快速固定到装置架上,设置了侧向夹紧组件2、底部支撑组件3和连接组件4配合的快速固定结构,操作人员需要固定玻片
时,仅需要将玻片插进装置架的安装架1a内,玻片下压提供支撑板3a向下的压力,支撑板3a受到压力后向下运动,从而提供连接带4b拉力,连接带4b将拉力传递,拉动夹板2a,将夹板2a往机架1中间位置拉动,将玻片两侧抵住,完成玻片的固定,当操作人员将玻片取出后,夹板2a受到弹性件2b弹力而贴近安装架1a的两侧,从而拉动支撑板3a,将支撑板3a往上拉动,完成复位,本装置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固定玻片的过程,由于装置架包括多个安装架1a,而每个安装架1a有独立的侧向夹紧组件2、底部支撑组件3和连接组件4,因此装置架还能够同时固定不同尺寸的玻片。
34.为了解决如何稳定夹板2a和支撑板3a运动轨迹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35.机架1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1a内的横向限位槽1b和纵向限位槽1c,每个安装架1a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纵向限位槽1c,第一限位键2c和横向限位槽1b滑动配合,每个支撑板3a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键3b,第二限位键3b与纵向限位槽1c滑动配合。
36.具体的,为了防止夹板2a和支撑板3a在运动过程中发生错位,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在机架1上设置了横向限位槽1b和纵向限位槽1c,并在夹板2a和支撑板3a上分别设置了第一限位键2c和第二限位键3b配合,防止夹板2a和支撑板3a错位,夹板2a只能沿横向限位槽1b进行滑动,支撑板3a只能沿纵向限位槽1c进行滑动。
37.为了解决夹板2a夹持力过小导致夹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38.每个夹板2a夹持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2d,防滑垫2d有弹性材料制成,防滑垫2d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凸条。
39.具体的,由于夹板2a的夹持力靠玻片的重力提供,因此对于一些小尺寸的玻片,可能会出现夹持力不够的情况,因此在夹板2a上设置了防滑垫2d,在夹板2a将玻片夹持时,防滑垫2d与玻片接触,在侧向夹紧组件2提供夹持力的同时防滑垫2d和玻片之间会产生静摩擦力,辅助侧向夹紧组件2将玻片夹持,进一步稳定玻片的位置。
40.为了解决如何限制夹板2a和支撑板3a运动区间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1.机架1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d和第二限位块1e,弹性件2b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块1d上。
42.具体的,由于夹板2a和支撑板3a之间通过连接带4b连接,因此为了防止夹板2a和支撑板3a滑出预期位置,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在机架1上设置了第一限位块1d和第二限位块1e分别用来限制夹板2a和支撑板3a的滑动上限,在夹板2a滑动到防滑垫2d处时,会受到弹性件2b弹力和第一限位块1d的限制而停止运动,当操作人员将玻片取走后,弹性件2b将夹板2a压向安装架1a两侧,然后夹板2a拉动支撑板3a向上运动,当夹板2a紧贴安装架1a两侧后,支撑板3a刚好抵到第二限位块1e处。
43.为了解决如何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移动装置架的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4.机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f。
45.具体的,由于装置架内的玻片需要进行染色,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将装置架移动,在机架1顶端安装了把手1f,操作人员需要移动装置架时,握住把手1f,将装置架提起,移动到
其他地方。
46.为了解决如何避免染色后染色剂滴落到桌面污染实验环境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7.还包括底座5,底座5上固定设置有嵌槽5a和收集槽5b,嵌槽5a的形状与机架1的底部契合。
48.具体的,由于装置架上的玻片需要进行染色,因此装置架上不可避免的会有残余染色剂,为了防止染色剂滴落到桌面上,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难以清理,因此设置了底座5,在操作人员将装置架染色后,将机架1放置到底座5上,并通过嵌槽5a对机架1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机架1发生不必要的滑动,机架1上残留的染色剂会顺着机架1流到底座5的收集槽5b中,方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回收。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