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7  88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线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源线头尾部芯线处理后,在转至压接工位时需要人工进行相对位置处理,操作繁琐,操作精度低,前后工位互相干扰,中间还需流转,效率较低,不利于后续自动化注塑工艺的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装置,在电源线进行工位调整时,升降气缸对电源线进行高度错位,一组电源线上升后平移,高度复位后完成纵向间距的调整,实现了电源线流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源线间距调整精度更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无杆气缸和第一导轨副,所述无杆气缸和第一导轨副上均设有升降气缸,一对所述升降气缸通过连板连接,该升降气缸上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夹持工装,所述滑座位于第一导轨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副,所述第二导轨副上可滑移的设有第二夹持工装,所述第二夹持工装与设置于滑座上的平移气缸的伸缩端相连。
5.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电机、滑轨、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一对所述滑轨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滑座可滑移的设置于滑轨上,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滑座夹持于皮带上。
6.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滑座包括底板、支撑柱和顶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顶板通过支撑柱设置于底板的上方。
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顶板上设有一对通孔,一对所述升降气缸的下端分别向下穿过通孔后通过连板相连。
8.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一个所述第二导轨副位于一对通孔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导轨副位于远离无杆气缸一侧。
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夹持工装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一仿形工装,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升降气缸的伸缩端,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该第一夹紧气缸的驱动端设有第一仿形工装。
1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夹持工装包括前夹爪组和后夹爪组,二者并排设置于第二导轨副上;所述前夹爪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夹紧气缸和第二仿形工装,所述第二夹紧气缸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设置于第二导轨副上,其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二仿形工装;所述后夹爪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三夹紧气缸和第三仿形工装,所述第三夹紧气缸一端通过第三安装板设置于第二导轨副上,其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三仿形工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平移机构驱动,对电源线进行工位调整;在电源线进行工位调整的同时,升降气缸先对电源线进行高度错位,使一组电源线上升后进行平移,高度复位后完成纵向间距的调整,实现了电源线流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源线间距调整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座上的俯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安装板、平移机构和滑座后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工装的结构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工装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如图1至6所示,一种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平移机构2,平移机构2上设有滑座3,滑座3上设有无杆气缸411和第一导轨副412,无杆气缸411和第一导轨副412上均设有升降气缸413,一对升降气缸413通过连板4131连接,该升降气缸413上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夹持工装414,用于夹持第一电源线100,滑座3上位于第一导轨副4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副421,第二导轨副421上可滑移的设有第二夹持工装423,用于夹持第二电源线200,第二夹持工装423与设置于滑座3上的平移气缸422的伸缩端相连。
21.一对第一电源线分别被第一夹持工装夹持,一对第二电源线分别被第二夹持工装夹持,一对升降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夹持工装带动第一电源线上升,从而使之与第二电源线位于不同的高度,然后无杆气缸驱动位于其上的升降气缸水平移动,另一个升降气缸在连板的带动下与无杆气缸上的升降气缸同步水平移动,与之相匹配的,一对平移气缸分别驱动第二夹持工装上的第二电源线移动,当升降气缸复位后,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位于同一高度,但二者之间的水平间距发生改变,由于间距的调整为电源线被夹持的长度方向发生了改变,因此实现了多组电源线纵向间距调整。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平移机构驱动,对电源线进行工位调整;在电源线进行工位调整的同时,升降气缸先对电源线进行高度错位,使一组电源线上升后进行平移,高度复位完成纵向间距的调整,实现了电源线流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源线间距调整精度更高。
23.平移机构2包括电机21、滑轨22、主动轮23、从动轮24和皮带25,一对滑轨22设置于安装板1上,滑座3可滑移的设置于滑轨22上,主动轮23与电机21的输出端相连,该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的外侧套设有皮带25,滑座3夹持于皮带25上。
24.电机驱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滑座夹持皮带后通过皮带的直线运动
完成滑座的平移运动,运动精度高。
25.滑座3包括底板31、支撑柱33和顶板32,底板31设置于滑轨22上,顶板32通过支撑柱设置于底板31的上方;顶板32上设有一对通孔320,一对升降气缸413的下端分别向下穿过通孔320后通过连板4131相连,升降气缸通过通孔进行升降,可以节省空间。
26.一个第二导轨副421位于一对通孔320之间,另一个第二导轨副421位于远离无杆气缸411一侧。
27.第一夹持工装414包括第一安装板4141、第一夹紧气缸4142和第一仿形工装4143,第一安装板4141设置于升降气缸413的伸缩端,第一夹紧气缸4142固定于第一安装板4141上,该第一夹紧气缸4142的驱动端设有第一仿形工装4143,第一电源线被夹持于第一方形工装上。
28.第二夹持工装包括前夹爪组和后夹爪组,二者并排设置于第二导轨副上;前夹爪组包括第二安装板4231a、第二夹紧气缸4231b和第二仿形工装4231c,第二夹紧气缸4231b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4231a设置于第二导轨副421上,其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二仿形工装4231c;后夹爪组包括第三安装板4232a、第三夹紧气缸4232b和第三仿形工装4232c,第三夹紧气缸4232b一端通过第三安装板4232a设置于第二导轨副421上,其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三仿形工装4232c。
29.通过第二仿形工装和第三仿形工装共同夹持第二电源线的前后两侧,可以提高夹持稳定性。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