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供墨模组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0  83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墨模组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打印设备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可对纸张、板材、玻璃、塑料以及织物等众多类型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从而使这些产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一般地,打印设备包括储墨箱、与储墨箱连通的墨盒以及与墨盒连通的喷头;储墨箱用于向墨盒供给墨水,墨盒中的墨水经由喷头而喷向打印介质。
3.在有些打印设备中,墨盒是呈对称式设置的,即沿打印介质的行进方向,最外侧的两墨盒喷印相同颜色的墨水,次外侧的两墨盒至最内侧的两墨盒也是按照这种方式排布。
4.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打印设备中,每一墨盒都是相对独立且各自与储墨箱连接的,如此每个墨盒内的液位都需要单独控制;而这容易导致某些出墨颜色相同的墨盒内的液位不一致,进而使这些墨盒出墨的效果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供墨模组及打印设备,以改善当前打印设备内每一墨盒内液位都需要单独控制的现状。
6.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供墨模组,包括供墨模块,所述供墨模块包括第一墨盒、第一喷头接口以及连通管。所述第一墨盒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墨盒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墨水。所述第一喷头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墨盒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连通管包括至少两个端口,每一所述端口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墨盒,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7.可选地,所述端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
8.可选地,所述连通管背离所述第一收容腔的顶部弯曲。
9.可选地,所述供墨模组还包括储墨箱,所述储墨箱设有用于收容墨水的储液腔;所述供墨模块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连接管而与各所述第一墨盒的第一收容腔连通。
10.可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管件,每一所述第一管件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墨盒,所述第一管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连接管还包括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包括至少三个接头,一所述接头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其余的各所述接头中,每一所述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管件。
11.可选地,所述供墨模块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墨盒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墨盒内墨水的液位。
12.可选地,所述供墨模块包括两所述第一墨盒,所述供墨模组包括至少两组供墨模块,各所述第一墨盒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供墨模块之间,一所述供墨模块中的两所述第一墨盒位于另一所述供墨模块的两所述第一墨盒之间。
13.可选地,所述供墨模组还包括供墨组件,所述供墨组件包括第二墨盒与第二喷头接口。所述第二墨盒位于最内侧的供墨模块的两所述第一墨盒之间,所述第二墨盒设有用于收容墨水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喷头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二墨盒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
14.可选地,所述供墨模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墨盒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打印模块。
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的供墨模组包括:包括供墨模块,所述供墨模块包括第一墨盒、第一喷头接口以及连通管。所述第一墨盒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墨盒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墨水。所述第一喷头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墨盒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连通管包括至少两个端口,每一所述端口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墨盒,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通过上述结构,所述连通管可平衡各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墨水的液位,以使所述供墨模块的各所述第一墨盒的出墨效果一致,无需单独控制各个所述第一墨盒,即可提升后续喷头的打印质量,同时可以节省控制器件的使用,结构精简且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供墨模组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供墨模块的剖切图;
20.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供墨模组的墨路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中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示出了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供墨模组100的立体图和
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供墨模块10的立体图。该供墨模组100应用于打印设备,其包括安装座40以及供墨模块10。其中,安装座40是供墨模块10的安装结构。供墨模块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墨盒11、第一喷头接口12以及连通管13。其中,第一墨盒11设有第一收容腔111,第一收容腔111用于收容墨水。上述第一喷头接口12安装于第一墨盒11的底部,并与第一收容腔111连通,喷头12用于将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11内的墨水输出至上述打印设备的喷头,喷头将墨水喷印至打印介质上,其中本技术所述的“打印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纸张、板材、玻璃、塑料以及织物等。上述连通管13包括至少两个端口131,每一端口131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墨盒11,并且该端口131连通于第一收容腔111。
25.对于上述安装座40,请参阅图1,同时结合其他图纸,安装座40包括安装板41和固定侧板42。安装板41整体呈扁平的板状结构,其沿图示预设方向f延伸。安装板41上设置有安装孔411,以用于安装上述供墨模块10。沿上述预设方向f,安装板41的每一端分别设有一固定侧板42,固定侧板42的板面与安装板41的板面垂直设置,固定侧板42用于将供墨模组100固定于打印设备上。
26.对于上述供墨模块10,请具体参阅图2,同时结合图1,其是供墨模组100中的核心部件,供墨模组100通过该供墨模块10实现对打印介质的喷印过程。供墨模块10通过上述安装孔411安装于上述安装板41面向固定侧板42的一面,其包括至少两第一墨盒11、第一喷头接口12以及连通管13。具体地,第一墨盒11呈长方体的盒装结构,其内部设有第一收容腔14,该第一收容腔14则用于收容墨水。本实施例中,供墨模块10包括两第一墨盒11,该两第一墨盒11沿图示预设方向f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上述连通管13连接。第一喷头接口12安装于第一墨盒11的底部,其与上述第一收容腔14连通;如此,在打印过程中,第一墨盒11中的墨水则会经由该第一喷头接口12输出至上述打印设备的喷头,通过喷头喷向打印介质,以打印出期望的图案。可选地,每一第一墨盒1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喷头接口12;进一步可选地,每一第一墨盒11的底部设有三个第一喷头接口12,该三个第一喷头接口12于第一墨盒11底部呈三角形排列。连通管13为管状结构,其包括两端口131,两端口131分别连接于上述的两第一墨盒11,并与上述第一收容腔14连通。如此,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当两第一墨盒11内墨水的液位高于上述两端口131的液位时,液位较高的第一墨盒11中的墨水则会流向液位较低的第一墨盒11,直至两第一墨盒11中的液位一致。即是说,该供墨模块10中的各第一墨盒11中的液位无需单独控制。
27.较优地,上述连通管13的各端口连通于相应的第一收容腔111的底部。则第一墨盒11中的液位直至降低至收容腔14底部,均可通过上述连通管13的作用使得两第一墨盒11中液位一致。更优地,连通管13背离第一收容腔111的顶部弯曲,该设置旨在使得连通管13的管体内的最高液面低于连通管13的端口131液面,以使一供墨模块10的两第一墨盒11内的液面等高。可选地,连通管13的管体还可以是直管、“v”形管或者“u”形管。其中,朝背离第一收容腔111的顶部弯曲的连通管13、“v”形管或“u”形管状的连通管13利于多组供墨模块10的连通管13层叠设置。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3的管体与端口131的连接处采用螺纹套连接形式,当长时间使用连接管13后,连接管13由于管内墨水的杂质的沉淀,容易对连接管13的管体造成堵塞,通过旋拧设置于连接处的螺纹套连接结构,即可将连接管13拆卸下来,以便于维修或替换。
28.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上述实施例中是以供墨模块10包括两第一墨盒11为例进行说
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保证供墨模块10包括至少两第一墨盒11即可。例如,在本技术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供墨模块10亦可以包括三个第一墨盒11;此时,连通管13具有与第一墨盒11数量对应的端口,每一端口分别连接于一第一墨盒11。
29.本实施例中,供墨模组100包括至少两组供墨模块10,各供墨模块10均安装于上述安装座40,各个第一墨盒11沿上述预设方向f依次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供墨模块10之间,均有:一供墨模块10中的两第一墨盒11位于两仪供墨模块10中的两第一墨盒11之间。该设置使得各供墨模块10中的各第一墨盒11沿预设方向f呈对称式的排布,其有利于提高供墨模组100的供墨效率,进而提高上述打印设备的打印质量和打印效率。
30.进一步地,为便于向供墨模块10内的各第一墨盒11供墨,该供墨模组100还包括储墨箱20以及连接管15。具体地,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该供墨模组100的墨路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储墨箱20的箱体为长方体,相较于第一墨盒11更宽,其中,储墨箱20设有用于收容墨水的储液腔21;该储液腔21通过连接管15而与各第一墨盒11的第一收容腔111连通,以使每一供墨模块10的每一第一墨盒11都与同一储墨箱20连接,从而得到相同的墨水。本实施例中,储墨箱20与供墨模块10一一对应;即每一储墨箱20均通过相应的连接管13而与一供墨模块10中的各第一墨盒11连通;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是一储墨箱20对应连接多个供墨模块10,本技术不对其作具体限定。接下来,对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5的具体结构作出说明。
31.请复阅图1,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连接管15包括第一管件151和转接管152。其中,第一管件15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一第一管件151对应连接一第一墨盒11,第一管件151的一端与第一收容腔111连通,以使储墨箱20中的墨水可以通过第一管件151流入第一收容腔111。转接管152包括至少三个接头1521,一接头1521与储液腔21连通,其余各接头1521中每一接头1521分别对应连接一第一管件151。如此,储墨箱20中的墨水可依次经由转接管152和第一管件151流向同一供墨模块10中的各第一墨盒11。多组供墨模块10的连接管15长度不同,由两第一墨盒11相距较近的供墨模块10至两第一墨盒11相距较远的供墨模块10,其第一管件151的长度越长,并且第一管件151之间层叠设置以减少使用空间,降低供墨模组100的体积。
3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管件151的数量与第一墨盒11的数量相等,通常情况下,转接管152的接头1521的数量较第一墨盒11的数量多一个,用于与储墨箱2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多个第一墨盒11与同一储墨箱20连接时,为了增大储墨箱20的供墨量,会依据实际情况增加与储墨箱20的连接的接头1521的数量。例如,增加一个与储墨箱20连接的接头1521或者增加两个与储墨箱20连接的接头1521。
33.进一步地,为便于检测第一墨盒11内的液位,以便于控制储墨箱20适时地向第一墨盒11供墨,该供墨模组100还包括传感器14与控制器(图未示)。其中,传感器14安装于第一墨盒11内,用于检测第一墨盒11内墨水的液位。可选地,传感器14为红外传感器,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14亦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浮力液位传感器等其他可用于检测液位的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上述传感器14及储墨箱20连接,当传感器14检测到第一墨盒11内的液位上升至预设液位时,其会向控制器发送一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则根据该信号控制储墨箱20停止向第一墨盒11供给墨水。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墨模块10用于喷出彩色墨水,相应地,该供墨模组100还包括
一供墨组件30,以用于喷出白色墨水。具体地,请参阅图4,其示出了图1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供墨组件30包括第二墨盒31和第二喷头接口32。第二墨盒31位于上述最内侧的供墨模块10的两第一墨盒11之间,第二墨盒31设有用于收容墨水的第二收容腔311。第二喷头接口32安装于第二墨盒31的底部,并与第二收容腔311连通。第二墨盒31用于收容白色墨水,第二喷头接口32用于将第二墨盒31内的墨水输送至上述打印设备的喷头。
3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喷头接口12和第二喷头接口32均用于与上述打印设备的喷头(图未示)连接,喷头设有若干个纳米级喷孔(图未示),例如喷出墨滴可达5皮升,单个喷孔打印幅宽达108mm-112mm。因为物理分辨率高,单个喷孔打印宽度大,动作频率高,所以在高分辨率画质印刷下也可实现高产能。以使墨水可以从上述第一喷头接口12和第二喷头接口32输出至喷孔,从而完成打印操作。
36.可选地,上述供墨模组100还包括保护组件(图未示),保护组件包括外壳(图未示)、减震块(图未示)和过滤器(图未示)等。外壳安装于安装板41和固定侧板42的外侧,外壳用于保护安装在安装板41上的第一墨盒11以及与第一墨盒11连接的连通管13和第一端口12等。减震块安装于一第一墨盒11和另一第一墨盒11之间,减震块主要用于缓解打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其他装置引起的震动,提高上述各零件或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漏墨。过滤器安装于外壳上,减少外界空气的杂质对供墨模组100的影响。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模组100包括:包括供墨模块10,供墨模块10包括第一墨盒11、第一喷头接口12以及连通管13。第一墨盒11的数量至少两个,第一墨盒11设有第一收容腔111,第一收容腔111用于收容墨水。第一喷头接口12安装于第一墨盒11的底部,并与第一收容腔111连通,第一喷头接口12用于与打印设备的喷头连接。连通管13包括至少两个端口131,每一端口131对应连接一第一墨盒11,端口131与第一收容腔111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连通管13平衡各第一收容腔111内的墨水的液位,以使供墨模块10的各第一墨盒11的出墨效果一致,无需单独控制各个第一墨盒11,即可提升后续喷头的打印质量,同时可以节省控制器件的使用,结构精简且节省成本。
3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图未示,该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供墨模组100,对于供墨模组100的结构和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