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充气装置

专利查询2022-6-10  76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使用打气筒对篮球进行充气,打气筒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呈管状,将活塞杆沿缸体的轴向滑动来压缩缸体内的空气,使得缸体内的空气注入待充气的物体内,这种装置存在缺陷,缸体和活塞杆一般较长,不便带入地铁、公交内,导致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装置较长导致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包括:
5.气囊组件,包括柔性筒和多个固定环,所述柔性筒的内部空心且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多个所述固定环同轴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筒内,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柔性筒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所述柔性筒的内壁;
6.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内,用于控制从所述进气管至所述柔性筒的单向导通;
7.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气管内,用于控制从所述柔性筒至所述出气管的单向导通。
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网,两个所述支撑网内置于所述柔性筒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筒的两端,所述支撑网连接于所述柔性筒的端部的内壁。
9.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筒的两端,所述把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筒的端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固定管和螺纹套,所述固定管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筒并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且其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螺纹套的内壁沿轴向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并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的另一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12.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当需要进行充气时,沿柔性筒的轴向挤压柔性筒,使得柔性筒沿轴向收缩,柔性筒内部的空气被挤压,被挤压的空气经出气孔进入待充气的物体,然后对柔性筒进行拉伸,拉伸时,柔性筒内产生负压吸力,使得外界的空气经进气孔进入柔性筒,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待充气物体的充气,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环,避免挤压柔性筒时柔性筒的周向发生形变,便于柔性筒沿轴向收缩,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时,沿轴向压缩柔性筒,使得柔性筒呈扁平状,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19.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7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中支撑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装置,如图1至8所示,包括气囊组件1、进气组件2及出气组件3,气囊组件1包括柔性筒11和多个固定环12,柔性筒11的内部空心且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多个固定环12同轴且间隔设置于柔性筒11内,固定环12与柔性筒11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柔性筒11的内壁。
24.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环12,避免挤压柔性筒11时柔性筒11的周向发生形变,便于柔性筒11沿轴向收缩。
25.其中,固定环1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于本实施例中,固定环12的数量为九个,但固定环12的数量不限定于此。
26.于本实施例中,进气孔和出气孔位于柔性筒11的外周面。
27.通过将进气孔和出气孔设置于柔性筒11的外周面,避免挤压柔性筒11的过程中挤压到进气管21和出气管31,避免挤压的过程中出现进气或者出气障碍。
28.其中,柔性筒11的材质可以为不透气的布料或者橡胶,于本实施例中,柔性筒11的材质为不透气的布料。
29.于本实施例中,气囊组件1还包括两个支撑网13,两个支撑网13内置于柔性筒11并分别设置于柔性筒11的两端,支撑网13连接于柔性筒11的端部的内壁。
30.通过设置支撑网13,当人挤压柔性筒11的端部时,支撑网13能避免柔性筒11的端部形变,便于沿轴向挤压柔性筒11。
31.于本实施例中,气囊组件1还包括两个把手14,两个把手14分别设置于柔性筒11的两端,把手14的两端连接于柔性筒11的端部。
32.其中,把手14可以为硬质的塑料把手14,也可以为具有柔性的布料把手14,于本实施例中,把手14为柔性的布带把手14。
33.通过设置把手14,便于拉伸柔性筒11,使得柔性筒11吸气。
34.于本实施例中,气囊组件1还包括固定管15和螺纹套16,固定管15包括同轴设置的
第一管体151和第二管体152,第一管体151的一端连接于柔性筒11并与出气孔相连通,且第一管体151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第二管体152连接于第一管体151的另一端且其外径小于第二管体152,螺纹套16的内壁沿轴向开设有内螺纹,螺纹套16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管体151,出气管31的一端可滑动套设于第二管体152并连接于螺纹套16的另一端。
35.其中,第一管体151和第二管体152一体成型。
36.通过设置固定管15和螺纹套16,实现了出气管31与柔性筒11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螺纹套16与第一管体151的配合,并使得出气管31与第二管体152相配合,能有效避免出气管31与柔性筒11的连接处漏气,当不需要使用出气管31时,转动螺纹套16即可将出气管31从固定管15上拆下,便于携带。
37.其中,螺纹套16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呈网状,也可以呈条状,防滑纹可以为螺纹套16向外凸出形成,也可以为螺纹套16向内开设形成,于本实施例中,防滑纹呈条状并沿螺纹套16的轴向设置,防滑纹为螺纹套16向外凸出形成。
38.通过设置防滑纹,可以避免转动螺纹套16时人手相对螺纹套16滑动,避免打滑。
39.于本实施例中,出气管31的另一端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
40.通过将出气管31的另一端的外壁开设外螺纹,使得出气管31的另一端可以可拆卸连接针筒等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充气的部件。
41.进气组件2包括进气管21和第一单向阀22,进气管21与进气孔相连通,第一单向阀22设置于进气管21,用于控制从进气管21至柔性筒11的单向导通。
42.其中,第一单向阀22包括第一固定块221、第一拦截网222、第一密封球223,第一固定块221内置于进气管21并连接于进气管21的内壁,第一固定块221沿进气管21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锥形孔,第一锥形孔贯穿第一固定块221并沿远离柔性筒11的方向内径不断减小,第一拦截网222内置于进气管21并设置于第一固定块221与柔性筒11之间,第一密封球223可滑动设置于第一锥形孔,第一密封球223的直径大于第一锥形孔的小径端的内径。
43.其中,第一密封球223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泡沫、塑料等,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球223为轻质的塑料。
44.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22,向待充气的物体内注入空气时,柔性筒11内被挤压的空气推动第一密封球223堵住第一锥形孔的小径端,避免充气时柔性筒11内的空气经进气管21向外流出。
45.出气组件3包括出气管31和第二单向阀32,出气管31的进气端与出气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32设置于出气管31,用于控制从柔性筒11至出气管31的单向导通。
46.其中,第二单向阀32包括第二固定块321、第二拦截网322、第二密封球323,第二固定块321内置于进气管21并连接于进气管21的内壁,第二固定块321沿进气管21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锥形孔,第二锥形孔贯穿第二固定块321并沿远离柔性筒11的方向内径不断增大,第二拦截网322内置于进气管21并设置于第二固定块321远离与柔性筒11的一侧,第二密封球323可滑动设置于第二锥形孔,第二密封球323的直径大于第二锥形孔的小径端的内径。
47.其中,第二密封球323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泡沫、塑料等,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球323为轻质的塑料。
48.拉伸柔性筒11时,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第二密封球323堵住第二锥形孔的小径端,避免空气经出气管31进入柔性筒11内,避免待充气物体内的空气进入柔性筒11。
4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当需要进行充气时,沿柔性筒11的轴向挤压柔性筒11,使得柔性筒11沿轴向收缩,柔性筒11的内部的空气被挤压,被挤压的空气经出气孔进入第一管体151和第二管体152并经第二管体152进入出气管31内,被挤压的空气穿过第二锥形孔时推开第二密封球323,然后穿过第二拦截网322,直至从出气管31的出气端进入待充气的物体,然后通过把手14对柔性筒11进行轴向拉伸,拉伸时,柔性筒11内产生负压吸力,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进气管21,空气进入第一锥形孔,并推开第一密封球223,然后穿过第一拦截网222,直至从进气管21进入柔性筒11内,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待充气物体的充气。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