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拨草复拢功能的等间距土豆播种机。
背景技术:
2.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土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可以作为菜肴,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被人们广泛的食用。在对土豆进行种植时,流程主要为先开垄,而后施肥及播种,现有的土豆播种机不方便功能不全,需要人工进行部分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拨草复拢功能的等间距土豆播种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减少了农民劳动强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安装板、轮子和种子箱,安装板的前后侧均活动设置有轮子,安装板上的开口上方设置有种子箱;它还包含:
5.一号转杆,所述的一号转杆为四个,分别利用轴承插设在安装板前后侧齿轮腔的内腔前后侧壁内;
6.一号伞齿轮,所述的一号伞齿轮为四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一号转杆上;
7.二号转杆,所述的二号转杆为两个,分别利用轴承插设在安装板前后侧齿轮腔的内腔左侧壁内;
8.二号伞齿轮,所述的二号伞齿轮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二号转杆上,二号伞齿轮与一号伞齿轮相互啮合;
9.电机,所述的电机为两个,分别利用固定架固定在安装板右侧壁的前后侧;
10.三号转杆,所述的三号转杆为两个,三号转杆的一端利用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三号转杆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后,伸设在安装板的齿轮腔内;
11.三号伞齿轮,所述的三号伞齿轮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三号转杆上,三号伞齿轮与一号伞齿轮相互啮合;
12.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圆角固定在前后侧的二号转杆上;
13.耙齿,所述的耙齿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间距固定在固定板上,前后侧的耙齿相互交错设置;
14.覆土板,所述的覆土板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圆角固定在前后侧的三号转杆上;
15.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的一号电动伸缩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安装板中间安装腔的内腔左右侧壁上;
16.挡板,所述的挡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挡板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开口内;
17.连接框,所述的连接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安装板位于固定板和覆土板外侧的位
置;
18.钻坑机构,所述的钻坑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
19.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固定在安装板上,电机和一号电动伸缩杆均与蓄电池连接。
20.优选地,所述的钻坑机构包含:
21.二号电动伸缩杆,所述的二号电动伸缩杆固定在安装板上,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后,伸设在安装板下方,二号电动伸缩杆与蓄电池连接;
22.电动转盘,所述的电动转盘固定在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电动转盘与蓄电池连接;
23.钻头,所述的钻头固定在电动转盘的输出端上。
24.优选地,安装板的底部左端前后侧均利用固定架活动设置有稳定轮。
25.优选地,种子箱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观察窗。
26.优选地,安装板的顶部右端固定有把手。
27.优选地,把手上套设固定有橡胶防滑套。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拨草复拢功能的等间距土豆播种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减少了农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31.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安装板1、轮子2、种子箱3、一号转杆4、一号伞齿轮5、二号转杆6、二号伞齿轮7、电机8、三号转杆9、三号伞齿轮10、固定板11、耙齿12、覆土板13、一号电动伸缩杆14、挡板15、连接框16、钻坑机构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电动转盘19、钻头20、蓄电池21、稳定轮22、观察窗23、把手24、橡胶防滑套25。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安装板1、轮子2和种子箱3,安装板1的前后侧均活动设置有轮子2,安装板1上的开口上方设置有种子箱3;它还包含:
36.一号转杆4,所述的一号转杆4为四个,分别利用轴承插设在安装板1前后侧齿轮腔的内腔前后侧壁内;
37.一号伞齿轮5,所述的一号伞齿轮5为四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一号转杆4上;
38.二号转杆6,所述的二号转杆6为两个,分别利用轴承插设在安装板1前后侧齿轮腔的内腔左侧壁内;
39.二号伞齿轮7,所述的二号伞齿轮7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二号转杆6上,二号伞齿轮7与一号伞齿轮5相互啮合;
40.电机8,所述的电机8为两个,分别利用固定架固定在安装板1右侧壁的前后侧;
41.三号转杆9,所述的三号转杆9为两个,三号转杆9的一端利用联轴器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三号转杆9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1后,伸设在安装板1的齿轮腔内;
42.三号伞齿轮10,所述的三号伞齿轮10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固定在三号转杆9上,三号伞齿轮10与一号伞齿轮5相互啮合;
43.固定板11,所述的固定板11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圆角铆接固定在前后侧的二号转杆6上;
44.耙齿12,所述的耙齿12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间距铆接固定在固定板11上,前后侧的耙齿12相互交错设置;
45.覆土板13,所述的覆土板13为数个,分别等数量等圆角铆接固定在前后侧的三号转杆9上;
46.一号电动伸缩杆14,所述的一号电动伸缩杆14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安装板1中间安装腔的内腔左右侧壁上;
47.挡板15,所述的挡板15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一号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上,挡板15活动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开口内;
48.连接框16,所述的连接框16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安装板1位于固定板11和覆土板13外侧的位置;
49.钻坑机构17,所述的钻坑机构17设置在安装板1上;
50.蓄电池21,所述的蓄电池21铆接固定在安装板1上,电机8和一号电动伸缩杆14均与蓄电池21连接。
5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坑机构17包含:
52.二号电动伸缩杆18,所述的二号电动伸缩杆18铆接固定在安装板1上,二号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1后,伸设在安装板1下方,二号电动伸缩杆18与蓄电池21连接;
53.电动转盘19,所述的电动转盘19铆接固定在二号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上,电动转盘19与蓄电池21连接;
54.钻头20,所述的钻头20铆接固定在电动转盘19的输出端上。
5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安装板1的底部左端前后侧均利用固定架活动设置有稳定轮22。
5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种子箱3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观察窗23。
5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安装板1的顶部右端铆接固定有把手24。
5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把手24上套设固定有橡胶防滑套25。
5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启动电机8带动三号伞齿轮10旋转,三号伞齿轮10啮合一号伞齿轮5带动二号伞齿轮7旋转,三号伞齿轮10和二号伞齿轮7为反向旋转,带动固定板11向外翻转,带动耙齿12将杂草拔出并抛向外侧,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18带动电动转盘19下降,启动电动转盘19带动钻头20旋转,进行钻孔,随后启动一号电动伸缩杆14带动挡板15向两侧移动,种子通过安装板1上的开口落下,种子掉落至钻好的坑内,覆土板13向内翻转,进行覆土。
6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61.1、一号伞齿轮5、二号伞齿轮7、电机8、三号伞齿轮10、固定板11、耙齿12、覆土板13、一号电动伸缩杆14、挡板15、连接框16和钻坑机构17的配合,功能全面,减少了农民劳动强度;
62.2、二号电动伸缩杆18、电动转盘19和钻头20的配合,方便钻坑;
63.3、稳定轮22增加稳定性;
64.4、观察窗23方便观察种子余量;
65.5、把手24和橡胶防滑套25的配合,方便推动装置移动。
6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