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厢翻转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9  1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翻转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公司自卸车产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我们对自卸车的制作过程中工艺不断提升。但是在自卸车制作过程中,大厢合箱焊接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大厢尺寸大,且两道焊缝分布在两个位置,需要连续翻转多次才能将两道焊缝焊接完毕。一方面用时较长,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安全,大厢翻转时需要2-3人进行翻转,这就造成大厢合箱焊接不仅效率低,而且占用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操作控制方便、大大提高自卸车车厢的焊接效率的自卸车车厢翻转焊接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自卸车车厢翻转焊接装置,包括:
6.第一翻转组,所述第一翻转组可承载待焊接的车厢并将车厢翻转90度;
7.第二翻转组,所述第二翻转组可承接第一翻转组翻转后的车厢并将承接的车厢继续翻转90度。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转组和第二翻转组均安装于同一底板上。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转组包括:
10.第一支座,设置有两个,间隔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11.第一翻转架,与所述第一支座对应设置且分别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
12.第一翻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架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架翻转。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转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横向托板和第一纵向托板。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翻转组包括:
15.第二支座,亦设置有两个,间隔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16.第二翻转架,与所述第二支座对应设置且分别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二翻转架与所述第一翻转架交错设置;
17.第二翻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翻转架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架翻转。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翻转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横向托板和第二纵向托板。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或第二翻转驱动机构为油缸。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21.(1)需要翻转焊接作业时,通过第一翻转组承载待焊接的车厢并将车厢翻转90度,通过第二翻转组承接第一翻转组翻转后的车厢并将承接的车厢继续翻转90度,通过第一翻转组和第二翻转组可以安全、快速实现车厢180度翻转,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完成焊接工作,操作控制方便,大大提高了自卸车车厢的焊接效率,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22.(2)通过横向托板和纵向托板的尺寸选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规格的自卸车制作需求,采用液压部件选型和配比,保证大厢在翻转时,油缸能够承载大厢的重量以及能够到达规定的位置,使用更加安全,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至图7是车厢翻转时的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9.如图1至图3所示,自卸车车厢翻转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翻转组100和第二翻转组200,所述第一翻转组100和第二翻转组200均安装于同一底板300上。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组100包括第一支座110、第一翻转架120和第一翻转驱动机构130,第一支座110设置有两个,其间隔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300上;第一翻转架120与所述第一支座11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翻转架120通过第一销轴121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110上;第一翻转驱动机构130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架120与所述第一支座110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架120翻转。
31.第一翻转驱动机构130优选采用油缸,具体安装时,第一支座110上固定安装油缸下支座131,第一翻转架120上固定安装油缸上支座132,油缸的缸筒端与油缸下支座131铰接,油缸的缸杆端与油缸上支座132铰接,通过缸杆伸缩,驱动第一翻转架120以第一销轴121为中心转动。
32.与第一翻转组100结构基本相同,所述第二翻转组200包括第二支座210、第二翻转架220和第二翻转驱动机构230,第二支座210亦设置有两个,其间隔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300上;第二翻转架220与所述第二支座210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架220通过第二销轴221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210上,参考图3,所述第二翻转架220与所述第一翻转架120交错设置,以便于两者完成大厢的转接、承接作业;第二翻转驱动机构230安装于所述第二翻转架220与所述第二支座210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架220翻转。第二翻转驱动机构230
与第一翻转驱动机构130结构原理相同,优选采用油缸,具体安装结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33.所述第一翻转架12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横向托板122和第一纵向托板123,第一横向托板122为若干筋板组装而成,所述第二翻转架22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横向托板222和第二纵向托板223,第二纵向托板223为若干筋板组装而成,通过托板尺寸选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规格的自卸车制作需求。
34.参考图4至图7,所述第一翻转组100可承载待焊接的车厢400并将车厢翻转90度;所述第二翻转组200可承接第一翻转组100翻转后的车厢400并将承接的车厢继续翻转90度,从而完成车厢180度翻转作业,以便于焊接。
35.具体步骤如下:
36.参考图4,初始时,第一翻转架120的第一横向托板122呈水平状态、第一纵向托板123呈竖直状态,将待焊接的车厢400平放承载于第一横向托板122上且抵靠于第一纵向托板123;
37.参考图5,启动第一翻转驱动机构130(油缸),缸杆伸出,将第一横向托板122举升至竖直状态时停止,此时车厢400翻转90度至侧立状态,车厢400同时承载于第一纵向托板123和第二横向托板222上;
38.参考图6,启动第二翻转驱动机构230(油缸),缸杆回缩,伴随着缸杆回缩,第二横向托板222会撅起,迫使车厢400向第二纵向托板223移动;
39.参考图7,缸杆回收完毕后,驱动第二纵向托板223至水平状态,此时车厢400已完成180度翻转,可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反向操作,车厢回归正位。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翻转组和第二翻转组可以安全、快速实现车厢180度翻转,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完成焊接工作,操作控制方便,大大提高了自卸车车厢的焊接效率,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