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卡扣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产品的简单化、易安装成了产品结构设计的主流方向。为了减少组装程序,现产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更多的是用卡扣来代替螺钉,以达到减少人工及工时的目的。
3.但是目前常规卡扣,因为需要一定高度的力臂,来实现卡扣卡合所需要的变形量,这也就导致了卡扣对于待卡合的产品的底部高度或卡合部分的高度有了一定要求,即需要产品的卡合高度较高。而为了适配这种卡扣结构,需要增加产品。
4.因此,有必要改变现有这种卡扣结构,以减少对待卡合产品对卡合高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以解决现有卡扣结构限制待卡合产品的卡合高度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合部,其底部设有卡合槽,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安装面之间设有固定柱。
7.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与固定柱之间留有间隙。
8.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的底部与安装面具有一定高度或刚好接触。
9.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所适配的待卡合产品的卡合高度不大于所述卡合槽的上边缘至安装面的高度。
1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的正面和/或背面由顶部至卡合槽的上边缘为坡度增加的弧面或斜面。
1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横梁、及固定柱为一体设置。
1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与现有卡扣相比,在卡扣总高度相同情况下,本技术卡扣结构可实现了更低卡合高度产品的卡合,通过调整卡合槽的上边缘至安装面的高度,也可使本技术卡扣结构所适配的卡合高度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14.图1a和1b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常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a和3b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卡扣结构与待卡合产品安装中和安装后的装配示意图。
17.图4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卡扣结构与待卡合产品卡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虽然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但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0.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部分“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21.其中提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等术语是为了说明多样的部分、成分、区域、层及/或段而使用的,但并非限定于此。这些术语只用于把某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区别于其它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因此,以下叙述的第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在不超出本技术范围的范围内,可以言及到第二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
22.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23.如图1a所示,为目前常规卡扣100,其底部固定在安装面200,顶部为卡合部110,而为了满足卡扣100卡合所需要的变形量,需要卡扣100设置一定高度的力臂。再如图1b所示,当待卡合产品300去适配该卡扣100时,就导致了卡扣100对于待卡合产品300的卡合高度有了一定高度要求,即需要产品的卡合高度较高,造成浪费。
24.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卡合位置在下,固定支撑位置在上的卡扣结构,从而减少对适配的待卡合产品的卡合高度。
25.如图2所示,展示为本实施例中适配低卡合高度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合部110,其底部设有卡合槽111,顶部设有横梁112;所述横梁112的两端与安装面200之间设有固定柱120。所述卡合部110、横梁112、及固定柱120为一体设置。
26.其中,所述卡合部110与固定柱120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卡合部110的底部也与安装面200具有一定高度或刚好接触。
27.简单来说,所述卡合部110在通过固定柱120固定在安装面200之后,其横梁112下面的卡合部110的主体部分,其顶部形成固定位置,而底部的卡合位置,则具有一定形变空
间。
28.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110的正面和/或背面由顶部至卡合槽111的上边缘为坡度增加的弧面或斜面。
29.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如图3a所示,当待卡合产品300在作用力的帮助下向下时,横梁112下面的卡合部110的主体部分会向左产生一定形变,从而允许待卡合产品300继续向下移动。如图3b所示,当待卡合产品300移动至安装面200位置时,此时卡合部110底部的卡合槽111会因略高于待卡合产品300的卡合高度,因此卡合部110不再受力而回弹,进而卡合槽111可与待卡合产品300形成卡合,如图4,展示为本卡扣结构与带卡合产品卡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30.简单来说,本技术相当于为卡扣结构的力臂两侧增加了固定柱120,将力臂的固定点设置在了卡扣结构的上方,卡合位置设置在力臂的下方,待卡合产品300自上向下安装时,会给力臂一个水平的推力,力臂以顶部的固定点为中心发生形变,待卡合产品300进入卡合位置时,力臂恢复至状态,卡合位置的卡合槽111实现对待卡合产品300的卡合固定。
3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所适配的待卡合产品300的卡合高度不大于所述卡合槽111的上边缘至安装面200的高度。基于这一特点,适当调整卡合槽111的上边缘至安装面200的高度,就可适配调整待卡合产品300的高度,从而不再要求待卡合产品300具有较高的卡合高度。
32.与现有卡扣相比,在卡扣总高度相同情况下,本技术可实现了更低卡合高度产品的卡合,通过调整卡合槽111的上边缘至安装面200的高度,也可使本技术卡扣结构所适配的卡合高度范围更加广泛。
3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包含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