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湿法纺丝原丝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
背景技术:
2.在碳纤维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采用湿法纺丝工艺时,在凝固浴处,由于是一个纺丝臂对应一个喷丝头接口,一个喷丝头,组成一套组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造成凝固浴处生产空间利用不合理,并没有把凝固浴处空间都合理利用上。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低,并且生产的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在此条件下无法有效提高湿法纺丝时生产原丝产品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凝固浴处生产空间,提高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时生产原丝产品的产量,降低原丝生产成本的高效纺丝臂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时原丝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合理利用凝固浴处空间的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上端与纺丝计量泵相连,所述鹅颈管的末端设有下喷丝头接口,所述下喷丝头接口设有下喷丝头,所述鹅颈管的末端上侧设有上喷丝头接口,所述上喷丝头接口设有上喷丝头。
6.优选地,所述下喷丝头接口与所述下喷丝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喷丝头接口与所述上喷丝头通过螺纹连接。
7.优选地,所述鹅颈管外设有夹套保温管线,所述夹套保温管线内设有热水。
8.优选地,所述夹套保温管线与热水循环泵连通,所述热水循环泵为夹套保温管线提供热水。
9.优选地,所述上喷丝头接口及上喷丝头设有2个。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纺丝臂处喷丝头接口由1个改进为2个或3个,喷丝头由1个改进为2个或3个,增加了纺位,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提升了产品单线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纺丝臂外侧设置有夹套伴热管,确保了原液温度的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新型带有夹套伴热的纺丝臂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凝固浴内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改进了纺丝臂接口,增加了纺位,提升了单线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纺丝臂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套对原液进行保温,提高了原液的均一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符号说明:
16.1.鹅颈管;2.夹套保温管线;3.上喷丝头接口;4.上喷丝头;5.下喷丝头接口;6.下喷丝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鹅颈管1,鹅颈管1上端与纺丝计量泵相连。鹅颈管1外设有夹套保温管线2,夹套保温管线2与热水循环泵连通,热水循环泵为夹套保温管线2提供热水用于加热鹅颈管1。鹅颈管1末端设有下喷丝头接口5,鹅颈管1末端上侧设有上喷丝头接口3,下喷丝头接口5和上喷丝头接口3分别设有下喷丝头6和上喷丝头4,喷丝头接口带有螺纹,喷丝头接口与喷丝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将鹅颈管1处喷丝头接口由1个改进为2-3个,喷丝头由1个改进为2-3个,增加了纺位,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提升了产品单线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19.实施例1
20.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12k丝束生产过程中,在产品纤度1.2dtex;k数12k;纺速100m都不变的情况下,在凝固浴使用新型纺丝臂进行生产时,纺丝锭位由原来的24锭升至48锭,生产原丝的产能由原来的1658.88t提升到3317.76t,产能提升了一倍。
21.实施例2
22.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24k丝束生产过程中,在产品纤度1.2dtex;k数24k;纺速100m都不变的情况下,在凝固浴使用新型纺丝臂进行生产时,纺丝锭位由原来的24锭升至48锭,生产原丝的产能由原来的3317.76t提升到6635.52t,产能提升了一倍。
23.实施例3
24.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48k丝束生产过程中,在产品纤度1.2dtex;k数48k;纺速100m都不变的情况下,在凝固浴使用新型纺丝臂进行生产时,纺丝锭位由原来的24锭升至48锭,生产原丝的产能由原来的6635.52t提升到13271.04t,产能提升了一倍。
25.实施例1-3中数据对比见表1。
26.实施例纤度原锭位现锭位k数纺速年最大产能实施例11.224 121001658.88t 1.2 48121003317.76t实施例21.224 241003317.76t 1.2 48241006635.52t实施例31.224 481006635.52t 1.2 484810013271.04t
27.表1
28.通过表1中数据可见,在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生产过程中碳纤维原丝纤度、k数和纺速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度提升原丝产能。
29.本实用新型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原丝产能,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原丝生产中。
30.以上所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上端与纺丝计量泵相连,所述鹅颈管的末端设有下喷丝头接口,所述下喷丝头接口设有下喷丝头,其特征是,所述鹅颈管的末端上侧设有上喷丝头接口,所述上喷丝头接口设有上喷丝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丝头接口与所述下喷丝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喷丝头接口与所述上喷丝头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外设有夹套保温管线,所述夹套保温管线内设有热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保温管线与热水循环泵连通,所述热水循环泵为夹套保温管线提供热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丝头接口及上喷丝头设有2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原丝用纺丝臂,其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时原丝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上端与纺丝计量泵相连,所述鹅颈管的末端设有下喷丝头接口,所述下喷丝头接口设有下喷丝头,所述鹅颈管的末端上侧设有上喷丝头接口,所述上喷丝头接口设有上喷丝头。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大丝束湿法纺丝的场合。束湿法纺丝的场合。束湿法纺丝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尚晓明 林岩 赵敬东 霍兆明 杨峰 杨文涛 宋立志 王春晓 时英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