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提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卸压功能的提水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山区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河流在山脚下流淌,人和耕地在半山腰,水资源丰富,却到达不了需要的地方,仍有大量山区居民和耕地用水困难,需要使用提水器来将这些水提升到高度来供人们使用。提水器在不同的出水流速的情况下,提水的性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进行调节。为了更好地对提水器进行使用,需要提前对提水器进行测试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卸压功能的提水器测试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具有卸压功能的提水器测试装置,包括提水器,提水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沿水的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压力表、过滤器、第二压力表、第一流量计,出水管上沿水的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三压力表、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流量计,
6.出水管侧面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另一端连接有高压小孔段,高压小孔段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管,分流管与出水管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压力表和第一电动阀门之间,分流管上沿水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和第四压力表,高压小孔段包括圆钢,圆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法兰,圆钢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分流管和排水管的孔径,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计。
7.作为优选,排水管上位于高压小孔段和第三流量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弯曲段。
8.作为优选,还包括水箱,水箱上部设置有开口,进水管和出水管远离提水器的一端均位于开口内,排水管远离高压小孔段的一端位于开口上方。
9.作为优选,水箱上部设置有接水箱,接水箱侧面设置有接水箱出口,排水管远离高压小孔段的一端位于接水箱的上方,接水箱出口位于开口的上方。
10.作为优选,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测压传感器,第一测压传感器位于第二压力表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位置,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测压传感器,第二测压传感器位于第三压力表和第一电动阀门之间,还包括控制系统,第一测压传感器、第二测压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信号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提水器进出口处设置压力表、流量计,可以得到水经过提水器后压力损失、总流量损失,通过改变出口处的流速,进而测试出提水器在不同情况下的提水性能,为实际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测试过程中,可通过打开
分流管,使得部分水流入分流管内,从而对出水管处进行卸压,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小孔段的剖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二。
16.附图标记:1、提水器;2、进水管;3、出水管;4、第一压力表;5、过滤器;6、第二压力表;7、第一测压传感器;8、第一流量计;9、第三压力表;10、第二测压传感器;11、第一电动阀门;12、第二流量计;13、水箱;14、开口;15、分流管;16、第二电动阀门;17、排水管;18、第三流量计;19、高压小孔段;20、弯曲段;21、接水箱;22、接水箱出口;23、圆钢;24、通孔;25、法兰;26、第四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18.一种具有卸压功能的提水器测试装置,包括提水器1,提水器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进水管2上沿水的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压力表4、过滤器5、第二压力表6、第一流量计8,出水管3上沿水的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三压力表9、第一电动阀门11和第二流量计12,
19.出水管3侧面连接有分流管15,分流管15另一端连接有高压小孔段19,高压小孔段19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管17,分流管15与出水管3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压力表9和第一电动阀门11之间,分流管15上沿水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16和第四压力表26,高压小孔段19包括圆钢23,圆钢2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法兰25,圆钢23中间开设有通孔24,通孔24的直径小于分流管15和排水管17的孔径,排水管17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计18。
20.作为优选,排水管17上位于高压小孔段19和第三流量计18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弯曲段20,弯曲段20的设置,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的作用,避免高压小孔段19出现问题时水直接冲击第三流量计18。
21.作为优选,还包括水箱13,水箱13上部设置有开口14,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远离提水器1的一端均位于开口14内,排水管17远离高压小孔段19的一端位于开口14上方。
22.作为优选,水箱13上部设置有接水箱21,接水箱21侧面设置有接水箱出口22,排水管17远离高压小孔段19的一端位于接水箱21的上方,接水箱出口22位于开口14的上方。
23.提水器1和进水管2、出水管3之间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相连。
24.作为优选,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测压传感器7,第一测压传感器7位于第二压力表6和第一流量计8之间的位置,出水管3上设置有第二测压传感器10,第二测压传感器10位于第三压力表9和第一电动阀门11之间,还包括控制系统,第一测压传感器7、第二测压传感器10和控制系统之间信号连接。控制系统为单片机或计算机等设备。
25.测试提水器1的性能前,关闭第一电动阀11,打开第二电动阀15,启动提水器1,使水从进水管2进入提水器1。水再从分流管15和排水管17排出,从而排出提水系统内的空气,使得系统内部压力平稳,避免空气影响测试的结果。高压小孔段19的孔径相较于分流管15
的管径较小,可以缓慢排出空气,高压小孔段19起到缓冲的作用。
26.测试提水器1的性能时,关闭第二电动阀15。启动提水器1,水箱13中的水进入到进水管2内。利用过滤器5对水进行过滤,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提水器1内。第一压力表4和第二压力表6分别测量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力,得出压力差,从而得到水经过过滤器5时的压力损失。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提水器1内后,提水器1再将水从出水管3输出。水从出水管3中排出,重新回到水箱13内。通过第二压力表6和第三压力表9测提水器1进出口的压力差,从而测试提水器1的性能。通过电动阀门11来调节出水管3中水的流速,从而测试提水器1在不同出水流速的情况下的性能变化。第一流量计8用于记录进水总流量,第二流量计12用于记录出水总流量,用于计算提水器1内水流量的损失。
27.第一测压传感器7和第二测压传感器10测试的数据可以通过单片机、计算机上的显示屏显示,从而实时记录进水管2和出水管3内的压力波动的情况,可以远程了解具体的信息。
28.通过水箱13提供测试用水,使水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9.测试提水器1性能的过程中,打开第二电动阀门16,出水管3中的一部分水流入到分流管15内,使得出水管3中压力下降。为了避免水进入分流管15内导致卸压太快,整个系统振动,第二电动阀门16需要保持半开或微开启,使得卸压平稳。但是第二电动阀门16长期保持半开或微开启,会因压力而导致密封件的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在第二电动阀门16后侧设置高压小孔段19,通过高压小孔段19来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卸压平稳。这样设置使得第二电动阀门16可以保持全开的状态,不易损坏,延长使用的寿命,节约成本。
30.第四压力表26用于测量高压小孔段19前的压力,第三流量计18用于记录高压小孔段19处的流量,通过这些数据,从而得出同一孔径下,系统不同压力下,高压小孔段19的降压能力;系统同一压力下,不同孔径下,高压小孔段19的降压能力。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