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炭塔用缓冲式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其次为灰分,所含挥发分和硫分均甚少。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按用途不同,有冶金焦炭、铸造用焦和化工用焦三大类。按尺寸大小,又有块焦、碎焦和焦屑等之分。主要用于冶炼钢铁或其他金属,亦可用作制造水煤气、气化和化学工业等的原料。
3.现有的焦炭塔用缓冲式下料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在进行焦炭的下料时,焦炭容易直接对传送带造成冲击,从而造成传送带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在进行下料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威胁,同时易引粉尘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焦炭塔用缓冲式下料装置,包括:主体机构、缓冲机构、送料机构以及降尘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体机构内壁上的防护组件、安装在主体机构内壁上且位于防护组件下方的第一电机、端部连接在第一电机轴上的转动轴以及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桨叶。
6.所述降尘机构包括多个安装在主体机构上的环形管、呈环形阵列安装在环形管外侧面上的雾化喷头、连接多个环形管的主管道以及设置在主管道上且伸出主体机构的进水管道。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机构下方的底座、安装在底座底壁上的第二电机、套接固定在第二电机轴上的齿轮、转动安装在底座顶端的齿环、设置在齿环上方且与齿环固定连接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端部且套在主体机构底端转动的转动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从而使齿环转动,带动传送带转动,方便了焦炭的传输,提高了输送效率。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壳体、铰接在壳体上活动的金属门、固定在壳体底端外侧面上的碗状板以及固定在壳体底端的出料管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与焦炭塔连接,金属门用于打开维修第一电机以及更换橡胶板,碗状板用于阻止粉尘进一步散播,出料管道用于经过缓冲的焦炭掉落到传送带上。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金属门通过合页铰接在壳体上,所述金属门端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环,卡扣与卡环相互嵌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门通过合页可以转动,卡扣与卡环配合使金属门锁
紧。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端部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支撑杆、底端固定在支撑杆中部的圆柱、固定在圆柱顶端的弧形板以及设置在弧形板上方的橡胶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用于支撑弧形板,弧形板用于安装橡胶板,同时方便橡胶板的安装与更换。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板底端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板嵌合在弧形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嵌合在弧形槽内,方便了工人的安装与拆卸。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管呈阶梯状设置在碗状板的内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附着在粉尘上,防止粉尘四处散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和防护组件,使落下的焦炭掉落在防护组件上,降低焦炭下落速度,同时设置电机带动桨叶转动,将下落的焦炭缓慢的传输出去,避免了焦炭直接对传送带造成冲击损坏传送带,提高了工作效率。
2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降尘机构,设置碗状板防止灰尘散播出去,同时在碗状板内壁上设置雾化喷头,为产生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避免了粉尘对工作人员健康的伤害,同时避免了粉尘爆炸。
2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送料机构,使传送带可以360度的转动,方便了工人在任意角度处理焦炭,提高了实用性与方便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00、主体机构;110、壳体;120、金属门;130、碗状板;140、出料管道;
30.200、缓冲机构;210、防护组件;211、支撑杆;212、圆柱;213、弧形板;214、橡胶板;220、第一电机;230、转动轴;240、桨叶;
31.300、送料机构;310、底座;320、第二电机;330、齿轮;340、齿环;350、传送带;360、转动板;
32.400、降尘机构;410、环形管;420、雾化喷头;430、主管道;440、进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5,包括:主体机构100、缓冲机构200、送料机构300以及降尘机构400。
36.主体机构100包括壳体110、铰接在壳体110上活动的金属门120、固定在壳体110底端外侧面上的碗状板130以及固定在壳体110底端的出料管道140,壳体110呈圆筒状,用于连接焦炭塔,金属门120与壳体110之间设置有合页,合页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0上,另一端固定在金属门120上,使金属门120可以活动,在金属门120的端部上设置有卡扣,在壳体11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环,卡扣与卡环相互嵌合,使金属门120被固定在壳体110上,同时方便工人打开,碗状板130顶端套接在壳体110的外侧面上,用于防止粉尘扬起引起粉尘爆炸,同时方便降尘机构400进行降尘处理,出料管道140安装在壳体110的底端,用于将缓冲后的焦炭输送到传送带350上。
37.参照图1、2、3、4,缓冲机构200包括安装在主体机构100内壁上的防护组件210、安装在主体机构100内壁上且位于防护组件210下方的第一电机220、端部连接在第一电机220轴上的转动轴230以及固定在转动轴230上的桨叶240,防护组件210包括端部固定在壳体110内壁上的支撑杆211、底端固定在支撑杆211中部的圆柱212、固定在圆柱212顶端的弧形板213以及设置在弧形板213上方的橡胶板214,支撑杆211呈环形阵列设置,其端部固定在壳体110的内壁上,圆柱212底端固定在支撑杆211的中部,起到连接作用,弧形板213固定在圆柱212的顶端,用于安装橡胶板214,在橡胶板214的底端开有弧形槽,弧形板213与弧形槽相互嵌合,方便安装与拆卸橡胶板214,提高了实用性以及方便性,橡胶板214用于对下落的焦炭起到初步缓冲作用,降低焦炭下落的速度与冲击力。
38.第一电机220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壳体110内壁上,且朝向下方,转动轴230顶端固定在电机的轴上,桨叶240设置在转动轴230上,使第一电机220在转动时,带动转动轴230转动,从而带动桨叶240转动,将焦炭输送到出料管道140,进一步降低了焦炭的下落速度,避免了对传送带350的冲击。
39.参照图1、2、5,降尘机构400包括多个安装在主体机构100上的环形管410、呈环形阵列安装在环形管410外侧面上的雾化喷头420、连接多个环形管410的主管道430以及设置在主管道430上且伸出主体机构100的进水管道440,环形管410设置在碗状板130内腔,并且呈阶梯状,雾化喷头420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环形管410道上,用于将水雾化喷出对粉尘进行处理,主管道430连接所有的环形管410道,用于将水从进水管道440输送到环形管410道内,进水管道440设置在主管道430顶端,在进水管道4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水管。
40.送料机构300包括设置在主体机构100下方的底座310、安装在底座310底壁上的第二电机320、套接固定在第二电机320轴上的齿轮330、转动安装在底座310顶端的齿环340、设置在齿环340上方且与齿环340固定连接的传送带350以及设置在传送带350端部且套在主体机构100底端转动的转动板360,底座310呈圆形,第二电机320安装在底座310的内底壁上,在底座310的顶端开有滑槽,在齿环340的底端设置有凸起,凸起与滑槽相互嵌合,保持齿环340在转动时的稳定性,第二电机320的轴上设置有齿轮330,齿轮330与齿环340相互啮
合,使电机转动带动齿轮330转动,从而带动齿环340转动,传送带350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齿环340的顶端,使齿环340能够带动传送带350进行转动,方便出料,转动板360呈环形,套接在出料管道140的底端进行转动,对传送带350的一端起到支撑作用。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本装置安装在焦炭塔的底端,在焦炭塔进行下料时,迅速落下的焦炭首先落在防护组件210上,由橡胶板214对焦炭进行缓冲,之后焦炭落入到桨叶240中,第一电机220驱动转动轴230转动,从而带动桨叶240转动,将焦炭从出料管道140输送到传送带350上,当需要调整传送带350方向时,启动第二电机320,第二电机320带动齿轮330转动,从而使齿环340转动,带动固定在齿环340上的传送带350转动到相应的方向,另外,在下料时,水从进水管道440进入到主管道430,再进入到环形管410从雾化喷头420雾化喷出,对粉尘进行降尘处理。
42.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