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2.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航空发动机给飞行器提供动力,航空发动机为了保证质量需要保证航空发动机加工精度,现有的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时需要及时进行校正,校正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时零件的质量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包括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定位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两块,两块支撑板相对设置,支撑板上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与零件相匹配的圆孔,定位板上安装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一侧安装有定位销,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圆柱销安装在支撑板的另一侧,支撑板利用定位销与定位板的一侧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经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圆柱销与定位板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支撑板进行热处理调质至hrc28-33。
7.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定位板表面处理发蓝,定位板采用热处理工艺进行调质到hrc28-33。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定位板、支撑板的设计能进行快速、准确装配,定位板上的圆孔能将零件进行快速定位,同时定位板、支撑板易于加工提高了航空发动机零件的制造质量,降低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的支撑板左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的支撑板右视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的定位板俯视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的定位板左视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的定位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6.如图1-6所示,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包括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定位板2、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有两块,两块支撑板3相对设置,支撑板3上设有定位板2,定位板2上开设有与零件相匹配的圆孔,定位板2上安装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3一侧安装有定位销4,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圆柱销6安装在支撑板3的另一侧,支撑板3利用定位销4与定位板2的一侧连接,支撑板3的另一侧经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圆柱销6与定位板2连接,支撑板3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支撑板3进行热处理调质至hrc28-33,定位板2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定位板2表面处理发蓝,定位板2采用热处理工艺进行调质到hrc28-33。
17.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包括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定位板(2)、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设有两块,两块支撑板(3)相对设置,支撑板(3)上设有定位板(2),定位板(2)上开设有与零件相匹配的圆孔,定位板(2)上安装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3)一侧安装有定位销(4),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圆柱销(6)安装在支撑板(3)的另一侧,支撑板(3)利用定位销(4)与定位板(2)的一侧连接,支撑板(3)的另一侧经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圆柱销(6)与定位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支撑板(3)进行热处理调质至hrc28-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的尖边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3mm,且定位板(2)表面处理发蓝,定位板(2)采用热处理工艺进行调质到hrc28-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专用工装,包括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定位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两块,两块支撑板相对设置,支撑板上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与零件相匹配的圆孔,定位板上安装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一侧安装有定位销,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圆柱销安装在支撑板的另一侧,支撑板利用定位销与定位板的一侧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经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圆柱销与定位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支撑板、定位板能进行快速、准确进行装配。准确进行装配。准确进行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鲁洪涛 吕京贤 张倩 吕继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翔龙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