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铣镗床滑枕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卧式镗床是镗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主要是孔加工,镗孔精度可达it7,除扩大工件上已铸出或已加工的孔外,卧式镗床还能铣削平面、钻削、加工端面和凸缘的外圆,以及切螺纹等,主要用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修理车间,加工孔的圆度误差不超过 5微米,表面粗糙度为ra0.63~1.25微米,卧式镗床的主参数为主轴直径。
3.目前的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在使用时,滑枕移动后由于重心发生偏移,易导致出现滑枕出现俯仰的情况,通常采用液压比例阀控制三个平衡油缸来调整铣镗床滑鞍的前倾或后仰,进而控制滑枕伸出与缩回时的低头或仰头,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包括:
7.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套接有滑枕;
8.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主体的一端;
9.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支撑板的一端;
10.调节机构,位于主体内部的一端,用于对滑动后的滑枕进行水平调节的操作;
11.缓冲机构,位于主体内部靠近固定杆的一侧,用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进行缓冲操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由调节单元、传动单元和转动单元组成,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主体顶端的一端,并贯穿至主体内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移动块一端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有贯穿于第一齿轮的转杆,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转杆外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由滑动单元、联动单元和缓冲单元组成,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主体内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设置有与主体
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齿条一端并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齿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滑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齿轮一侧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侧套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块,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与缓冲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缓冲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柱相匹配的螺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当滑枕移动至移动块的顶端时,滑枕对移动块进行挤压,移动块移动并收缩于主体内部,第一弹簧受力挤压,移动块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支撑板转动,当移动块完全收缩于主体内部时,支撑板完全打开并位于滑枕的底端,通过此结构有效避免滑枕出现低头或仰头现象,以此减少平衡油缸的使用;
20.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固定杆移动并推动滑动块移动,第二弹簧受力挤压,滑动块移动带动第二齿条移动,第三弹簧受力挤压,第二齿条移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转动带动缓冲块移动,缓冲块移动带动橡胶块移动,主体内部的滑槽对橡胶块外壁进行挤压,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进行缓冲操作,有利于提高支撑板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的调节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主体;2、滑枕;3、移动块;4、支撑板;5、固定杆;6、第一弹簧;7、第一齿条;8、第一齿轮;9、转杆;10、滑动块;11、第二弹簧;12、第二齿条;13、第三弹簧;14、第二齿轮;15、螺纹柱;16、缓冲块;17、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包括:
28.主体1,主体1的内部套接有滑枕2;
29.支撑板4,支撑板4位于主体1的一端;
30.固定杆5,固定杆5位于支撑板4的一端;
31.调节机构,位于主体1内部的一端,用于对滑动后的滑枕2进行水平调节的操作;
32.缓冲机构,位于主体1内部靠近固定杆5的一侧,用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4进行缓冲操作。
33.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效避免滑枕2出现低头或仰
头现象,以此减少平衡油缸的使用,且有利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4进行缓冲操作,有利于提高支撑板4使用的稳定性。
34.在图2、4中:调节机构由调节单元、传动单元和转动单元组成,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主体1顶端的一端,并贯穿至主体1内部的移动块3,移动块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与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移动块3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状。
35.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滑枕2移动并挤压移动块3进行移动的操作。
36.在图4中:传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移动块3一端的第一齿条7,第一齿条7的一端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8,第一齿条7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块,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37.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移动块3移动带动第一齿条7进行移动,从而有利于带动第一齿轮8进行转动的操作。
38.在图4中:转动单元包括有贯穿于第一齿轮8的转杆9,转杆9通过轴承与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4与转杆9外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39.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第一齿轮8转动带动支撑板4进行打开的操作,从而有效避免滑枕2出现低头或仰头现象。
40.在图3、5中:缓冲机构由滑动单元、联动单元和缓冲单元组成,滑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主体1内部的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一端设置有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1,滑动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12。
41.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固定杆5复位带动滑动块10进行移动,滑动块10移动带动第二齿条12进行移动的操作。
42.在图5中:联动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齿条12一端并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13,第二齿条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4,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杆5相匹配的滑槽。
43.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第二齿条12移动带动第二齿轮14进行转动的操作。
44.在图5中:缓冲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齿轮14一侧的螺纹柱15,螺纹柱15的一侧套接有缓冲块16,缓冲块16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块17,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缓冲块16相匹配的滑槽,缓冲块16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柱15相匹配的螺纹。
45.该种卧式铣镗床滑枕的俯仰调节装置,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第二齿轮14转动带动缓冲块16进行移动,缓冲块16移动带动橡胶块17进行移动,并至与缓冲块16相匹配的滑槽中,从而有利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4进行缓冲的操作。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在工作时,滑枕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滑轮,滑枕2在滑轮的限位下在主体1内部移动,当滑枕2移动至移动块3的顶端时,滑枕2对移动块3进行挤压,移动块3移动并收缩于主体1内部,第一弹簧6受力挤压,移动块3移动带动第一齿条7移动,第一齿条7移动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8转动带动转杆9转动,转杆9转动带动支撑板4转动,当移动块3完全收缩于主体1内部时,支撑板4完全打开并位于滑枕2的底端,通过此结构有效避免滑枕2出现低头或仰头现象,以此减少平衡油缸的使用,当滑枕2从移动块3的顶端分离时,第一弹簧6复位并带动移动块3复位,移动块3复位带动支撑板4复位,支
撑板4复位带动固定杆5复位,并移动至主体1内部,固定杆5移动并推动滑动块10移动,第二弹簧11受力挤压,滑动块10移动带动第二齿条12移动,第三弹簧13受力挤压,第二齿条12移动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第二齿轮14转动带动螺纹柱15转动,螺纹柱15转动带动缓冲块16移动,缓冲块16移动带动橡胶块17移动,主体1内部的滑槽对橡胶块17外壁进行挤压,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复位后的支撑板4进行缓冲操作,有利于提高支撑板4使用的稳定性。
4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卧式铣镗床滑枕装置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