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及线路监视的干湿节点采集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6  1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湿节点采集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护及线路监视的干湿节点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各类型的联动控制已经很普遍,干、湿节点信号作为不同设备之间的联动信号已经十分普遍,因此,采用干湿节点采集电路也是广泛应用的一个电路,其也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接口,采集端除了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节点信号外,对于联动控制有效性要求高的场合还要求可以实时监视联动控制线路的通畅性(线路有无断开),保证节点信号传输有效;对于长距离传输节点信号可能引入的外界有害干扰的去除也是保证联动有效性重要的一环。现有的节点信号采集方案在传输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特别高效率地监视线路中是否断开并获得采集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带防护及线路监视的干湿节点采集电路,其能够解决采集节点信号的同时监视线路是否断开的问题。
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防护及线路监视的干湿节点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匹配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线路为匹配模块至干湿节点之间的线路,匹配模块至干湿节点之间的线路包括匹配模块内部自身的连接线路,
5.匹配模块用于与所述干湿节点连接并将干湿节点输出的干湿节点信号传输给接口模块,且匹配模块通过所述线路可自身形成回路以及与连接的干湿节点一起形成回路,
6.接口模块用于接入所述干湿节点信号并将干湿节点信号线性转换为可表征线路状况的电压信号,从而达到监视所述线路。
7.进一步地,所述匹配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28和若干串联连接的线缆端子,线缆端子的第一端与接口模块连接,第二端接地,线缆端子还与电阻r27串联连接,电阻r28并联在电阻r27上,并联在电阻r27上的电阻r28 的两端用于与干湿节点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端子包括线缆端子p1和线缆端子p2,线缆端子p1 的第一端与接口模块连接,第二端接地,线缆端子p1与线缆端子p2连接,线缆端子p2与电阻r27串联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接口模块包括防过压短路子模块、滤波子模块和偏置电压子模块,防过压短路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连接,防过压短路子模块的输入端与匹配模块连接,滤波子模块的输出端与隔离模块连接,防过压短路子模块与滤波子模块的连接点处共同与偏置电压子模块连接,
10.防过压短路子模块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1、电阻r2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滤波子模块包括电容c11、电容c12和电感l1,电容c11、电容c12 和电感l1组成π型滤波器,
11.偏置电压子模块包括电阻r57以及与电阻r57连接的直流电压,自恢复保险丝f1的
一端与匹配模块的线缆端子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25 后分别与二极管d6的一端、二极管d7的一端、电阻r57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1、电容c1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压,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1 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与电容c11的连接处作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处的电压为所述将干湿节点信号线性转换为可表征线路状况的电压信号。
12.进一步地,二极管d7为稳压二极管,二极管d6为瞬态抑制二极管,用于抑制从匹配模块中的传输线缆上的干扰电压。
13.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离模块,隔离模块用于对接口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气隔离和电压线性转换,并将接口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出最终识别信号,从而完成干湿节点信号采集。
14.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模块包括隔离型dc-dc电路和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隔离型dc-dc电路包括电阻r49、电容c38、电容ec9、电容ec10和电源模块u7,电阻r49的一端与第一电压连接,电阻r49的另一端、电容c38的一端、电容ec9的一端共同连接后与电源模块u7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38的另一端、电容ec9的另一端和电源模块u7的接地端共同接地,电源模块u7 的输出端与电容ec10的一端连接且该连接处与接口模块中的电阻r57连接,以向电阻r57输出所述直流电压,电容ec10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u7的低电压端共同连接后接地,电源模块u7将输入的电压电气完全隔离后后输出稳定电压,从而向接口模块提供隔离的、稳压的偏置电压,
15.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52、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容c55、电容c56、电容ec11、运算放大器u11a、运算放大器u12a、线性光电耦合器u10,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入端与接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1a的另一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55的一端、电容ec11的负极、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a1端连接,电阻r55的另一端与电容c55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地,电容c5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ec11的正极、电阻r5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 r52的另一端与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leda端连接,线性光电耦合器u10 的ledk端接地,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k1端与运算放大器u11a的正电源连接,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两个nc端空接,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k2 端连接第三电压,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a2端接地分别与电阻r5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2a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56的另一地接地,运算放大器 u12a的另一个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12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2a 的输出端还依次串接电阻r54和电容c56后接地,电阻r54与电容c56之间的连接点为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16.进一步地,还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与隔离模块连接,用于读取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读取到的电压大小识别线路状况,以输出识别结果。
17.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为采用基于单片机形成的电路。
18.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nuvoton的m487sidae,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信号接入单片机的ad输入口中,单片机ad读取输入信号的大小。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干湿节点采集电路上增加匹配模块和隔离模块,能够提升采集电路方法的防护等级和对节点信号传输线路的实时监视,并且可以实时判断传输线路是否出现故障,以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附图说明
20.图1是不含识别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21.图2是匹配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22.图2a是与外部设备(图中为控制设备)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23.图2b是与外部设备(图中为控制设备)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24.图3a是线路正常(未断开和短路)时的示意图;
25.图3b是线路断时的示意图;
26.图3c是线路短路时的示意图;
27.图3d是匹配模块所连接干节点未闭合时的示意图;
28.图3e是匹配模块所连接干节点闭合时的示意图;
29.图3f是匹配模块所连接湿节点未闭合时的示意图;
30.图3g是匹配模块所连接湿节点闭合时的示意图;
31.图4是采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识别模块的示意图;
32.图中,1-匹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4.如图1、图2、图2a、图2b、图3a-图3g所示,一种带防护及线路监视的干湿节点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匹配模块、接口模块和隔离模块,匹配模块用于与所述干湿节点连接并将干湿节点输出的干湿节点信号传输给接口模块,也即匹配模块用于与所述干湿节点连接并将干湿节点输出的干湿节点信号传输给接口模块,且匹配模块通过所述线路可自身形成回路以及与连接的干湿节点一起形成回路。干湿节点为外部设备,例如图2a和图2b中的控制设备,图3d和图3e中的控制设备为干节点,图3f和图3g中的控制设备为湿节点。接口模块用于接入所述干湿节点信号并将干湿节点信号线性转换为可表征线路状况的电压信号,从而达到监视匹配模块至干湿节点之间的线路,匹配模块至干湿节点之间的线路包括匹配模块内部自身的连接线路。隔离模块用于对接口模块进行电气隔离并将接口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出最终识别信号,从而完成干湿节点信号采集。
35.参考图2,所述匹配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28和若干串联连接的线缆端子,电阻r27、电阻r28和线缆端子构成一个回路。图2中,线缆端子 p1的第一端与接口模块连接,第二端进行接地,线缆端子p1与线缆端子p2 连接,线缆端子p2与电阻r27串联连接,电阻r28并联在电阻r27上。电阻r28的两端还与干湿节点连接,即与外部设备连接。
36.所述接口模块包括防过压短路子模块、滤波子模块和偏置电压子模块,防过压短路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连接,防过压短路子模块的输入端与匹配模块连接,滤波子模块的输出端与隔离模块连接,防过压短路子模块与滤波子模块的连接点处共同与偏置电压子模块连接。防过压短路子模块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1、电阻r2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滤波子模块包括电容c11、电容c12和电感l1,电容c11、电容c12和电感l1 组成π型滤波器,偏置电压子模块包括电阻r57以及与电阻r57连接的直流电压,本实施例的直流电压为5v,即图中的vdd 5v,即表示电阻r57连接到电压为5v的直流电压源。自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与匹配模块的线缆端子 p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25后分别与二极管
d6的一端、二极管 d7的一端、电阻r57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1、电容c1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压,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与电容c11的连接处(图中的u1处)记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
37.其中,二极管d7为稳压二极管,二极管d6为瞬态抑制二极管,可以抑制从匹配模块中的传输线缆上的干扰电压。电阻r25还起到湿节点极性反接保护功能,避免节点线极性接错而损坏本采集电路。
38.所述隔离模块包括隔离型dc-dc电路和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隔离型 dc-dc电路包括电阻r49、电容c38、电容ec9、电容ec10和电源模块u7,电阻r49的一端与第一电压连接(图中的+5v),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为5v,当然,第一电压的具体电压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电阻r49 的另一端、电容c38的一端、电容ec9的一端共同连接后与电源模块u7的输入端(图中的vin引脚)连接,电容c38的另一端、电容ec9的另一端和电源模块u7的接地端(图中的gnd引脚)共同接地,电源模块u7的输出端 (图中的vo引脚)与电容ec10的一端连接且该连接处与接口模块中的电阻 r57连接,从而向电阻r57输出5v的直流电压,也即是作为接口模块中电阻 r57所连接的直流电压。电容ec10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u7的低电压端(图中的0v引脚,也即是引脚3)共同连接后接地。电源模块u7将输入的5v 电压隔离后输出稳定的5v电压,从而可以向接口模块提供电气隔离、稳压的偏置电压。
39.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52、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容c55、电容c56、电容ec11、运算放大器u11a、运算放大器u12a、线性光电耦合器u10。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入端(图中的引脚3)与接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即与接口模块中的连接处u1连接。运算放大器u11a的另一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55的一端、电容ec11的负极、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a1 端(图中的引脚4)连接,电阻r55的另一端与电容c55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地,电容c5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入端(图中的引脚3)连接。运算放大器u11a的输出端(图中的引脚1)分别与电容ec11的正极、电阻 r5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leda端(图中的引脚2)连接,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ledk端(图中的引脚1)接地,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k1端(图中的引脚3)与运算放大器u11a的正电源电压连接(即图中的+12vf),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两个nc端(图中的引脚7和引脚8)空接,即不连接任何东西,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k2 端(图中的引脚6)连接一个5.1v电压,线性光电耦合器u10的pda2端(图中的引脚5)接地分别与电阻r5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2a的输入端(图中的引脚3)连接,电阻r56的另一地接地,运算放大器u12a的另一个输入端 (图中的引脚2)与运算放大器u12a的输出端(图中的引脚1)连接,运算放大器u12a的输出端还依次串接电阻r54和电容c56后接地,电阻r54与电容c56之间的连接点为隔离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即图中的 pb11/ad11节点处)。
40.隔离模块用于将接口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即u1处的电压)进行电气隔离和电压线性转换,以及对偏置电压的隔离。隔离型dc-dc电路能够提供隔离的接口偏置电压。
41.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电阻r57的电阻为4.7k,电阻r25的电阻2.2k,电阻r27的电阻为2.2k,电阻r28的电阻为10k,当然实际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阻值的电阻。
42.如图3a所示,在线路正常时,5v的偏置电压经过电阻r57、电阻r25、电阻r27、电阻
r28后形成回路,u1处的电压u1为电阻r25、电阻r27和电阻r28的分压,故电压u1=3.8v。
43.如图3b所示,线路开路时,线缆端子p1与线缆端子p2之间的线缆断开,5v的偏置电压不能形成回路,故电压u1=5v。
44.如图3c所示,线路短路时,5v的偏置电压通过线缆端子p1与线缆端子 p2之间的某一点而形成回路,u1处的电压u1为电阻r25的分压,故电压 u1=1.6v,也即u1=r25/(r25+r57)=2.2/(2.2+4.7)=1.6v。
45.如图3d所示,所连接的干节点未闭合时,线路为正常状态,故电压 u1=3.8v。
46.如图3e所示,所连接的干节点闭合,电阻r28被短路,干接点信号可以有效传递,此时电压u1=2.4v,
47.也即u1=(r25+r27)/(r57+r25+r27)=4.4/9.1=2.4v。
48.如图3f所示,所连接的湿节点未闭合时,线路为正常状态,故电压 u1=3.8v。
49.如图3g所示,所连接的湿节点闭合时,电阻r28的两端被湿节点的vcc 电压(本实施例中,vcc电压为dc12-48v),湿节点的vcc电压经过电阻r27、电阻r25、稳压二极管d7形成回路,稳压二极管d7将vcc电压稳压为4.3v,故电压u1=4.3v。
50.从以上可知,接口模块输出端(即u1处)的电压值能够反映线路状态,电压u1与线路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线路正常—u1=3.8v;线路开路—u1=5v;线路短路—u1=1.6v;干节点闭合—u1=2.4v;湿节点闭合—u1=4.3v。故只需要读取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u1即可读取出干湿节点以及线路的状态信息,完成干湿节点采集。
51.当电压u1经过隔离模块后,隔离模块对电压u1进行线性放大,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即图1中pb11/ad11输出端)仍与线路状况一一对应,故读取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能够识别出线路状况,达到监视干湿节点采集电路的目的。
5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与隔离模块连接,用于读取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读取到的电压大小识别线路状况,并输出识别结果。识别模块可以采用基于单片机形成的电路,参考图4,采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识别模块,外围电路中含有外置看门狗电路,图 4中的单片机u3采用nuvoton的m487sidae,隔离模块的输出电压信号接入单片机u3的ad输入口中,采用单片机ad输入口读取输入信号的大小,来达到识别采集节点信号的情况及线路状态,再根据实际电路所在设备的功能需求进行其他形式的状态信息的输出。图4中的外围电路构成的其他具体部件适用于实际处理的其他需求而设置的,并不直接涉及线路监视功能,故在此不赘述。
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干湿节点采集电路上增加匹配模块和隔离模块,能够提升采集电路方法的防护等级和对节点信号传输线路的实时监视,并且可以实时判断传输线路是否出现故障,以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例如,一旦传输线路出现故障可以实时发出警报提醒维护人员处理。
54.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单方面特征的一个例证,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其他任何功能等效的实施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