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6  132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碾米机磨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2.现有谷物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需要添加大量滑石粉、强氧化剂增白、同时把胚芽、糊粉层等稀缺营养素抛弃,导致全球慢性病井喷;钢磨钢辊高温研磨温度80-120℃,导致谷物氧化,营养流失,钢辊表面也会被谷物植酸腐蚀。
3.现有的谷物研磨过程中,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改变谷物的研磨效果,导致谷物都是一致大小的面粒,谷物粉粒度决定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速率,日益增长慢消化淀粉的需求,普通磨粉机无法满足粒度控制需求。
4.因此,发明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包括筛网外套、上磨盘固定壳体和承磨盘,所述上磨盘固定壳体和承磨盘内侧设置有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顶部设置有丝杠升降机,所述丝杠升降机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丝杠升降机输入端连接;
7.所述丝杠升降机套接在主轴表面,且丝杠升降机与主轴螺纹连接,所述上磨盘顶部外侧面套接上磨套,所述丝杠升降机底端处于上磨盘固定壳体内部,且丝杠升降机底端通过上磨套与上磨盘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筛网外套底部外侧边与上磨盘固定壳体顶部侧边对应匹配,且上磨盘固定壳体底部外侧边与承磨盘顶部侧边对应匹配,筛网外套、上磨盘固定壳体和承磨盘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设置有拨盘,所述拨盘套接在主轴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与上磨套之间设置有磨盘隔板,且磨盘隔板底面贴合在上磨盘顶面,磨盘隔板顶面贴合在上磨套底面,所述上磨套与丝杠升降机之间设置有气囊。
11.进一步的,所述下磨盘底部设置有下磨盘罩壳,下磨盘罩壳与下磨盘之间设置有隔板;
12.所述下磨盘罩壳与承磨盘之间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处于下磨盘罩壳的中心处。
13.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升降机处于筛网外套内侧,且与丝杠升降机连接的步进电机贯穿筛网外套的侧壁,所述丝杠升降机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处于筛网外套内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工作带动丝杠升降机工作,丝杠升降机与主轴的螺旋
扭矩力从而带动丝杠升降机在筛网外套内部上下移动,丝杠升降机通过上磨套带动上磨盘在上磨盘固定壳体内部移动,进而改变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距离,主轴转动通过螺帽和下磨盘带动下磨盘转动,上磨盘在丝杠升降机的限定作用下无法转动,上磨盘和下磨盘产生相对转动的摩擦力,从而对物料进行研磨工作,方便上磨盘和下磨盘将物料研磨成需要的粉状结构。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向滑环内部通入水,从而对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上磨盘固定壳体和承磨盘之间的热量,并通过上磨套和下磨盘罩壳分别对上磨盘和下磨盘分别进行保护,避免上磨盘和下磨盘在研磨过程中出现破碎的现象。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磨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磨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筛网外套;2、上磨盘固定壳体;3、承磨盘;4、上磨盘;5、下磨盘;6、丝杠升降机;7、步进电机;8、主轴;9、上磨套;10、拨盘;11、磨盘隔板;12、气囊;13、下磨盘罩壳;14、隔板;15、螺帽;16、横梁;17、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谷物磨粉机粒度控制器,如图1-3所示,包括筛网外套1、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所述筛网外套1底部外侧边与上磨盘固定壳体2顶部侧边对应匹配,且上磨盘固定壳体2底部外侧边与承磨盘3顶部侧边对应匹配,筛网外套1、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连接。将筛网外套1安装在上磨盘固定壳体2顶部后,将上磨盘固定壳体2安装在承磨盘3顶部,通过筛网外套1、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的相互配合,从而对筛网外套1、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内部的所有器件进行保护。所述承磨盘3表面设置有出料口。
25.所述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内侧设置有上磨盘4和下磨盘5,上磨盘4和下磨
盘5相互对应设置,通过上磨盘4和下磨盘5对物料件研磨工作,所述上磨盘4顶部设置有丝杠升降机6,所述丝杠升降机6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7,所述步进电机7输出端与丝杠升降机6输入端连接;所述丝杠升降机6套接在主轴8表面,且丝杠升降机6与主轴8螺纹连接,步进电机7工作带动丝杠升降机6工作,丝杠升降机6与主轴8的螺旋扭矩力从而带动丝杠升降机6在筛网外套1内部上下移动。所述上磨盘4顶部外侧面套接上磨套9,所述丝杠升降机6底端处于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部,且丝杠升降机6底端通过上磨套9与上磨盘4固定连接。丝杠升降机6在筛网外套1内部上下移动时,丝杠升降机6通过上磨套9带动上磨盘4在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部移动,进而改变上磨盘4与下磨盘5之间的距离,方便上磨盘4和下磨盘5将物料研磨成需要的粉状结构。
26.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4和下磨盘5之间设置有拨盘10,所述拨盘10套接在主轴8表面。主轴8转动带动拨盘10在上磨盘4和下磨盘5之间转动,能够将上磨盘4和下磨盘5之间的物料拨散到上磨盘4和下磨盘5的贴合处,增加上磨盘4和下磨盘5对物料的研磨效果。
27.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4与上磨套9之间设置有磨盘隔板11,且磨盘隔板11底面贴合在上磨盘4顶面,磨盘隔板11顶面贴合在上磨套9底面,所述上磨套9与丝杠升降机6之间设置有气囊12。上磨盘4在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部上下移动时,通过气囊12增加上磨盘4与上磨盘固定壳体2之间的缓冲效果,避免上磨盘4直接撞击在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侧壁,减小撞击带来的机械损耗。
28.进一步的,所述下磨盘5底部设置有下磨盘罩壳13,下磨盘罩壳13与下磨盘5之间设置有隔板14;所述下磨盘罩壳13与承磨盘3之间设置有螺帽15,所述螺帽15处于下磨盘罩壳13的中心处。主轴8转动通过螺帽15和下磨盘5带动下磨盘5转动,上磨盘4在丝杠升降机6的限定作用下无法转动,上磨盘4和下磨盘5产生相对转动的摩擦力,从而对物料进行研磨工作。所述下磨盘罩壳13底部设置有滑环17,所述滑环17外接水箱。
29.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升降机6处于筛网外套1内侧,且与丝杠升降机6连接的步进电机7贯穿筛网外套1的侧壁,所述丝杠升降机6顶部设置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处于筛网外套1内部。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3,从横梁16内部掉落的物料通过丝杠升降机6与主轴8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部,然后通过上磨套9和上磨盘4中心处的孔洞进入到上磨盘4与下磨盘5之间,启动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工作带动丝杠升降机6工作,丝杠升降机6与主轴8的螺旋扭矩力从而带动丝杠升降机6在筛网外套1内部上下移动,丝杠升降机6通过上磨套9带动上磨盘4在上磨盘固定壳体2内部移动,进而改变上磨盘4与下磨盘5之间的距离,主轴8转动通过螺帽15和下磨盘5带动下磨盘5转动,上磨盘4在丝杠升降机6的限定作用下无法转动,上磨盘4和下磨盘5产生相对转动的摩擦力,从而对物料进行研磨工作,方便上磨盘4和下磨盘5将物料研磨成需要的粉状结构。
32.研磨好的物料从上磨盘4与下磨盘5之间的缝隙漏出,然后堆积在承磨盘3内部,承磨盘3内部的螺旋状通道外接出料口,承磨盘3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承磨盘3内部堆积的粉状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避免物料堆积在承磨盘3内部。
33.主轴8转动时,水箱向滑环17内部通入水,从而对上磨盘4和下磨盘5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上磨盘固定壳体2和承磨盘3之间的热量,并通过上磨套9和下磨
盘罩壳13分别对上磨盘4和下磨盘5分别进行保护,避免上磨盘4和下磨盘5在研磨过程中出现破碎的现象。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