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6  14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温度对其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对变压器绝缘材料的影响。根据运行经验和专门研究表明,当变压器绕组绝缘温度在80~140
°
c范围内,每升高6
°
c,其绝缘寿命损失会增加一倍,使用寿命将减少一半,这就是变压器运行6
°
c规则。变压器绕组长期工作的允许最高温度为正常寿命温度,绕组热点温度的最高允许值为安全温度。我国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大多数采用a级绝缘,周围空气最高温度为40
°
c时,变压器绕组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
°
c。油浸式变压器一般通过监测上层油温来监视变压器绕组的温度,使绕组运行温度不超过其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以保证变压器的绝缘使用寿命。由于变压器绕组的平均温度通常比油温高出10
°
c,所以规定油浸式变压器上层油温最高不超过95
°
c。正常运行情况下,为保证绝缘油不致过度氧化(温度升高,油的氧化速度加快),上层油温不宜超过85
°
c。对于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的变压器,由于冷却效果好,使上层油温和绕组最热点温度相应降低,但绕组平均温度和上层油温的温差较大,故规定上层油温最高不得超过85
°
c,正常运行时的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75
°
c。
3.例如公开号为cn210375321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变压器油位油温监测装置,本变压器油位油温监测装置,不仅实现对变压器箱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自动监测,更加精准,而且实现不同高低油位区间的调整,适用范围更广,但是该方案中没有考虑到油箱温度过高时没有对其进行降温的情况,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8399629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油温,通过显示单元显示油温数据,并设置报警单元以进行油温高报警,具有体积小、监控快捷、自动报警、结构简单等特点,同样该方案中也没用考虑到温度过高时没有对其降温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面和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用于对油箱内的油进行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若干个冷却管,若干个所述冷却管均固定连接在油箱的底面,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分流管,两个所述分流管的外圆壁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分流孔,所述分流孔与冷却管固定套接在一起,位于右侧的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输水软管,所述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输水孔,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
的进水管与第一输水孔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管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软管,所述水箱的顶面开设有冷却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降温组件,在油温过高时,对油进行降温。
8.较佳的,位于左侧的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水管设置在出水孔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输水孔,所述第二输水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输水软管,所述单向阀的出水管与第二输水软管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水倒流回冷却管,导致冷却管不能及时降温。
10.较佳的,所述油箱的顶面开设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环,防止温度传感器脱落到油箱内。
12.较佳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可以实时查看到油箱内的温度。
14.较佳的,所述温度控制器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相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声光报警器,在油的温度过高时,发出声音亮光提醒。
16.较佳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橡胶圈的顶面与固定环的底面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圈,防止油位过高时,浸坏温度控制器。
18.较佳的,所述冷却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穿过冷却孔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设置冷却器,可以持续对水箱冷却,持续对油降温。
20.较佳的,所述主体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散热板,降低油温。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设置散热板,散热板能增大接触空气的面积,促进空气流动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油温到达75℃时,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开始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声音和亮光提醒,冷却器把水箱内水冷却后传输到冷却管上,冷却管通过热传导降低油箱内油的温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环拆分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箱拆分侧视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油箱;2、散热板;3、监测孔;4、温度传感器;5、固定环;6、橡胶圈;7、温度控制器;8、声光报警器;9、分流管;10、分流孔;11、冷却管;12、连接孔;13、水箱;14、第一
输水软管;15、水泵;16、第一输水孔;17、单向阀;18、第二输水软管;19、第二输水孔;20、冷却孔;21、冷却器;22、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变压器油箱的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2,散热板2为矩形块结构,所述油箱1的顶面开设有监测孔3,监测孔3为圆形通孔,所述监测孔3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一端穿过监测孔3并延伸至油箱1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防止温度传感器4脱落到油箱1内部,固定环5为圆环型结构,所述固定环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圈6,橡胶圈6为圆环型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温度控制器7相连接,温度控制器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温度控制器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8,所述温度控制器7与声光报警器8相连接,声光报警器8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31.参考图1和图3,所述油箱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分流管9,两个所述分流管9的外圆壁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分流孔10,分流孔10为矩形通孔,所述分流孔10与冷却管11固定套接在一起,位于左侧的所述分流管9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22,位于右侧的所述分流管9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为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孔12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输水软管14,所述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3,水箱13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水箱13的顶部形成有注水孔,所述水箱13的一侧设置有水泵15,水泵1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水泵15的进水管与第一输水软管14固定连接。
32.参考图3和图4,所述水箱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输水孔16,第一输水孔16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输水孔16与水泵15的进水管固定套接,所述水箱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输水孔19,第二输水孔19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输水孔19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输水软管18,所述分流管9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17,所述单向阀17的出水管与第二输水软管18固定连接,单向阀1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单向阀17的进水管设置在出水孔22的内部,所述水箱13的顶面开设有冷却孔20,冷却孔20为圆形通孔,所述冷却孔20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冷却器21,冷却器为2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33.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4所示,当变压器油箱1温度升高,油箱1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2,散热板2能增大接触空气的面积,促进空气流动,当温度传感器4感应到油温到达75℃时,传递给温度控制器7,温度控制器7开始控制声光报警器8发出声音和亮光提醒,冷却管11持续对油箱1进行降温,通过设置在水箱13顶面的冷却器21开始对水箱13内的水进行冷却,通过水泵15把水箱13内冷却的水传输到第一输水软管14,通过分流管9把水分流到每个冷却管11内,冷却管11在冷却油温后,冷却板内的水温度升高,冷却效果降低,所以通过设置在左侧分流管9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孔22,出水孔22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17的出水管,第二输水软管18把温度高的水传输回水箱13内,水箱13再把温度低的水传输到
冷却管11上,冷却管11通过热传导冷却油箱1内油的温度。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