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2.外拉杆转向轴承广泛用于农机车辆或工程车辆底盘连接转向器与转向轮,现有外拉杆轴承转向结构通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严重影响车辆的操作稳定性:
3.(1)轴承内部受制造工艺影响,内部面压较大,在轴承工作时,内部磨损较快;
4.(2)传统外拉杆内部钢圈采用低碳钢车加工+渗碳处理,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增加;
5.(3)轴承内部无法进行油槽存储,在轴承油脂磨损后无法及时对轴承内部进行润滑,导致内部配合面磨损严重,轴承出现咬合状态,降低轴承使用寿命。
6.而农机车辆与工程车辆的实际使用工况通常比较恶劣,因此传统的外拉杆转向轴承很难符合该领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可大幅提升轴承使用寿命、减小轴承磨损,提高轴承的操作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9.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包括:
10.双金属球碗,安装在靠近球头螺栓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之间;
11.塑料圈,安装在远离球头螺栓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之间;
12.所述双金属球碗上冲压有若干油槽a,所述塑料圈上注塑若干油槽b。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头螺栓的球头部安装在壳体的座孔中。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圈外侧的壳体上安装有盖板。
15.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安装后,通过旋铆机进行铆压。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金属球碗通过气动冲床压入。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和球头螺栓杆部之间安装有防尘罩。
18.进一步地,防尘罩下口安装在壳体上,并利用弹簧锁圈锁紧。
19.进一步地,防尘罩上口安装在球头螺栓杆部上,并利用钢丝锁圈锁紧。
20.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前,油槽a、油槽b及壳体口部倒角处均填充有润滑剂。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下钢圈换成双金属球碗,且在双金属球碗上冲压若干油槽,油槽中填充有润滑剂,在轴承工作时可实时对轴承内部进行润滑;将传统的上钢圈换成塑料圈,可提升轴承内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工作面压,且在塑料圈上注塑若干油槽,油槽中填充有润滑剂,在轴承工作时可实时对轴承内部进行润滑,降低了轴承游隙增大的可能,提高了其转向操作性能;另外,壳体口部倒角处也填充有润滑剂,油槽中的润滑剂损耗时,通过内部油槽将壳体口部倒角处的润滑剂带入轴承内部,防止油槽
内润滑剂损耗时无法及时补充,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金属球碗内部油槽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圈内部油槽示意图;
25.图中:1-壳体,2-双金属球碗,3-球头螺栓,4-塑料圈,5-盖板,6-润滑剂,7-防尘罩,8-弹簧锁圈,9-钢丝锁圈,10-油槽a,11-油槽b。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包括壳体1、双金属球碗2、球头螺栓3、塑料圈4、盖板5、防尘罩7、弹簧锁圈8和钢丝锁圈9。球头螺栓3的球头部安装在壳体1的座孔中,且靠近球头螺栓3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双金属球碗2,双金属球碗2通过气动冲床压入;远离球头螺栓3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塑料圈4,塑料圈4可提升轴承内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工作面压;塑料圈4外侧的壳体1上安装有盖板5,并通过旋铆机进行铆压,根据铆压行程获得想要的扭矩和游隙。防尘罩7下口安装在壳体1上,并利用弹簧锁圈8锁紧,防尘罩7上口安装在球头螺栓3杆部上,并利用钢丝锁圈9锁紧,弹簧锁圈8和钢丝锁圈9将防尘罩7锁紧,能够防止润滑剂的流失及外部灰尘、泥水、沙粒等杂物进入轴承。如图2所示,双金属球碗2上通过冲压成型冲压有若干油槽a10,如图3所示,塑料圈4上注塑若干油槽b11。如图1所示,装配前,油槽a10、油槽b11及壳体1口部倒角处均填充有润滑剂6,油槽a10和油槽b11中的润滑剂6在轴承工作时,可实时对轴承内部进行润滑,降低了轴承游隙增大的可能,提高了轴承的转向操作性能。当油槽a10和油槽b11中的润滑剂6损耗时,在球头螺栓3工作摆动时,通过内部油槽将壳体1口部倒角处的润滑剂6带入轴承内部,防止油槽内润滑剂6损耗时无法及时补充,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
28.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金属球碗(2),安装在靠近球头螺栓(3)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1)之间;塑料圈(4),安装在远离球头螺栓(3)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1)之间;所述双金属球碗(2)上冲压有若干油槽a(10),所述塑料圈(4)上注塑若干油槽b(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螺栓(3)的球头部安装在壳体(1)的座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圈(4)外侧的壳体(1)上安装有盖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安装后,通过旋铆机进行铆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球碗(2)通过气动冲床压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球头螺栓(3)杆部之间安装有防尘罩(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尘罩(7)下口安装在壳体(1)上,并利用弹簧锁圈(8)锁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尘罩(7)上口安装在球头螺栓(3)杆部上,并利用钢丝锁圈(9)锁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前,油槽a(10)、油槽b(11)及壳体(1)口部倒角处均填充有润滑剂(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属于轴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外拉杆转向轴承结构,在靠近球头螺栓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之间安装有双金属球碗,在远离球头螺栓杆部的球头部与壳体之间安装有塑料圈,双金属球碗和塑料圈上均设有若干油槽,油槽中填充有润滑剂,在轴承工作时可实时对轴承内部进行润滑,当油槽中的润滑剂损耗时,通过内部油槽将壳体口部倒角处的润滑剂带入轴承内部,防止油槽内润滑剂损耗时无法及时补充,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尹新赏 蒋学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