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
背景技术:
2.浪涌保护器的智能化、小型化、轻量化、便捷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越来越成为必要在产品中加入电子部件,而产品内部的电子部件与机械金属件的电气连接方式的可靠性、紧凑性以及易于生产装配就显得额外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包括:壳体;浪涌保护器,设置在壳体内;微型断路器,设置在壳体内;机械附件,设置在壳体内,连接到浪涌保护器和微型断路器,并具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构造成能够输出一判断信号;电子部件,经由导线连接到微型断路器,并经由第一传输线连接到机械附件,从而接收判断信号;处理系统,经由第二传输线连接到电子部件,从而从电子部件接收判断信号,并基于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与判断信号确定:是微型断路器失效;还是浪涌保护器失效;还是上层系统断路器失效。
4.有利地,传感器输出的判断信号包括电压信号和由微型断路器失效或浪涌保护器失效而产生的分闸信号。
5.有利地,所述处理系统还经由第二传输线从电子部件接收电流信号和雷电流信号,基于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雷电流信号,所述处理系统确定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
6.有利地,所述机械附件具有连接到微型断路器的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到浪涌保护器的第二连接件,在正常操作期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会抵靠传感器,在微型断路器失效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件会沿第一方向旋转,脱离与传感器的抵靠,由此,传感器发出表示微型断路器失效的分闸信号。
7.有利地,在浪涌保护器失效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会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并与第一连接件抵靠,从而推动第一连接件沿第一方向旋转,使第一连接件脱离与传感器的抵靠,由此,传感器发出表示浪涌保护器失效的分闸信号。
8.有利地,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在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低于一预定阈值时,所述处理系统确定浪涌保护器失效。
9.有利地,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在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不低于一预定阈值时,所述处理系统确定微型断路器失效。
10.有利地,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在所述传感器没有输出分闸信号时,所述处理系统确定上游开关断电。
11.有利地,所述导线与一金属件彼此接触以形成电连接,该金属件与导线一起穿过电子部件中的开口,并安装到壳体,一弹性件设置在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电子部件和壳体朝向彼此移动,使弹性件夹紧在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以将导线
中的电流经由金属件传输至电子部件,进而经由第二传输线传输至处理系统。
12.有利地,所述弹性件是导电的。
13.有利地,在弹性件夹紧在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的情况下,电子部件和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14.有利地,传感器是微动开关。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16.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示意图。
17.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出了电子部件的剖视截面、微型断路器的一部分、浪涌保护器的一部分和处理系统的一部分。
18.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的示意图,显示出弹性件处于未压缩状态。
19.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的示意图,显示出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20.图5示出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的透视图。
21.图6示出机械附件的剖视图。
22.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术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等均是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描述的。术语“依次包括a、b、c等”仅指示所包括的部件a、b、c等的排列顺序,并不排除在a和b之间和/或b和c之间包括其它部件的可能性。
24.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25.下面,参照图1至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26.首先,参见图1和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示意图。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包括壳体,微型断路器1、浪涌保护器2、机械附件3和处理系统4设置在壳体内。在本实施例中,以3pn浪涌保护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应明白,本技术还可应用于各种其它形式的浪涌保护器。机械附件3连接到微型断路器1和浪涌保护器2,并经由第一传输线6连接到电子部件5,电子部件5经由导线8连接到微型断路器,并经由第二传输线7连接到处理系统。
27.电子部件5经由导线8从微型断路器接收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雷电流信号。导线8与一金属件51接触,以形成电连接,从而将电流传输至金属件51。如图3、4和5所示,金属件51与导线8一起穿过电子部件5的开口52中,并安装到壳体h。在金属件51和电子部件5之间
设置一弹性件9,该弹性件9是导电的。在图3所示的弹性件的未压缩状态,弹性件没有受到压缩,从而没有与金属件51接触。当受到外部压力时,电子部件和壳体相对于彼此朝向彼此移动,使得弹性件受到压缩,并夹紧在电子部件和金属件之间,如图4所示。由此,经由弹性件,电流从金属件传输至电子部件,进而经由第二传输线传输至处理系统。由此,处理系统可以确定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当前运行状态。在弹性件夹紧在电子部件和金属件的情况下,电子部件和壳体可以经由紧固件固定在一起,例如图5所示的固定柱53,该固定柱穿过电子部件和壳体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28.图6示出机械附件3的剖视图,该机械附件3一方面经由第一连接件31连接到微型断路器,另一方面经由第二连接件32连接到浪涌保护器。在正常操作期间,即合闸期间,第一连接件会抵靠该机械附件的传感器33(例如微动开关)。在微型断路器失效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件会沿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绕枢转轴s1旋转,脱离与传感器的抵靠,由此,传感器发出表示微型断路器失效的分闸信号。类似地,在浪涌保护器失效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会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绕枢转轴s2旋转,并与第一连接件抵靠,从而推动第一连接件沿第一方向旋转,使第一连接件脱离与传感器的抵靠,由此,传感器发出表示浪涌保护器失效的分闸信号。
29.如上所述,传感器经由第一传输线将分闸信号传输至电子部件,电子部件又经由第二传输线将分闸信号传输于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基于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该分闸信号和电子部件从微型断路器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确定是微型断路器失效还是浪涌保护器失效还是上层系统断路器失效。在本示例中,电压信号和分闸信号统称为判断信号,该判断信号用于判断浪涌保护器失效或微型断路器失效或上层系统断路器失效。分闸信号也可以经过处理而形成电压信号,由此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一起进一步用于后续判断过程。具体地,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在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低于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处理系统确定浪涌保护器失效;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在预先确定的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不低于一预定阈值时,处理系统确定微型断路器失效。该预定阈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掉电的情况下,当传感器没有发出分闸信号时,可以确定上层系统断路器失效。
30.处理系统基于电子部件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雷电流信号,可以确定浪涌保护器的寿命值。
31.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外观图,由此可见,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的外部不需要任何外部接线。
32.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浪涌保护器组件,实现了紧凑的构造,利用弹性件将电子部件和金属件连接起来并利用第二传输线将电流传输至处理系统,避免了额外的接线将电流传输至处理系统,减少了内部接线,并接线不良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另外,通过机械附件输出分闸信号,由处理系统确定何处发生故障,更有利地客户检查和维护。而且,能够利用处理系统接收电流从而基于此确定当前的运行状态,对客户更加直观。
33.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