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设施大棚内一体化智能喷施装置

专利查询2022-6-28  12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果树设施大棚内一体化智能喷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越来越智能化,现在由于四季气候的原因许多果树和果苗都采用大棚种植,从而能够确保水果的供应。其中,设施栽培也是葡萄、猕猴桃、杨梅、柑橘、枇杷、樱桃、火龙果等果树在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大趋势,而且目前在葡萄、猕猴桃、柑橘、杨梅等果树的现实生产中,果树大棚种植技术对于果树的生长、果树的增产增收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果树大棚中,果树或果苗在不同时期需要使用不同的药水或营养液进行喷施操作。
3.目前,针对大棚内作物的喷施,传统的方式通常是采用喷淋的方式对植物进行喷洒,且现有技术中的喷淋设备安装麻烦,且喷淋范围不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对作物进行喷施的范围不易控制,且喷施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树设施大棚内一体化智能喷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喷施装置能够在对果树大棚内进行喷施过程中实现喷施范围的调整与控制,同时,能够根据果树大棚的实际情况对该喷施装置进行灵活的安装与拆卸,且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果树设施大棚内一体化智能喷施装置,包括多个大棚拱杆、间隔安装于大棚拱杆上的多个滑动横杆、安装于滑动横杆上的多个滑动装置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主体和安装于滑动主体内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所述滑动横杆位于滚轮一和滚轮二之间;多个所述滑动装置的滚轮一之间通过管状轴串接;多个所述滑动装置一侧的其中一个滑动装置的滚轮一上安装有管状电机,且管状电机的输出端与管状轴相对的滚轮一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喷施管;所述喷施管底端间隔设有多个喷施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本喷施装置安装于果树设施大棚内后,通过管状电机,便于驱动滚轮一进行转动;通过滚轮一与管状轴,便于在管状电机的驱动下,实现各个安装于滑动横杆上的滑动装置沿滑动横杆方向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滑动装置底端的喷施管跟随滑动装置在沿着滑动横杆的水平方向上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喷施范围在滑动横杆的长度内进行移动,便于对果树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喷施范围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喷施装置能够在对果树大棚内进行喷施过程中实现喷施范围的调整与控制,同时,能够根据果树大棚的实际情况对该喷施装置进行灵活的安装与拆卸,且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横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大棚拱杆的两侧通过u形卡夹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u形卡夹,便于实现滑动横杆与大棚拱杆之间的可拆
卸连接,且使得滑动横杆的安装于拆卸操作简便。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主体底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连接有连接固定筒,所述连接固定筒与连接杆底端垂直;所述喷施管与连接固定筒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连接固定筒构成安装喷施管的连接部件,通过连接固定筒,便于使喷施管的安装于拆卸操作简便,且便于对喷施管进行灵活的更换。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状电机的电机头通过电机头固定板固定于滑动主体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状电机的电机头通过电机头固定板固定于滑动主体侧壁,便于确保管状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滚轮一进行转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头固定板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贯穿电机头固定板壁面的螺丝孔一;所述滑动主体的侧壁设有与螺丝孔一相匹配的螺丝孔二;所述电机头固定板通过固定螺丝与滑动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孔一、螺栓孔二和固定螺栓,便于实现电机头固定板对管状电机的电机头的固定作用。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滑动横杆之间的间距为4~4.5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滑动横杆之间的间距为4~4.5m,便于确保喷施管悬挂安装于滑动装置底部的稳定性。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管状电机,便于驱动滚轮一进行转动;通过滚轮一与管状轴,便于在管状电机的驱动下,实现各个安装于滑动横杆上的滑动装置沿滑动横杆方向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滑动装置底端的喷施管跟随滑动装置在沿着滑动横杆的水平方向上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喷施范围在滑动横杆的长度内进行移动,便于对果树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喷施范围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喷施装置能够在对果树大棚内进行喷施过程中实现喷施范围的调整与控制,同时,能够根据果树大棚的实际情况对该喷施装置进行灵活的安装与拆卸,且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其中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的正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的侧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施装置的俯视图。
24.图中:1、大棚拱杆;2、滑动横杆;3、滑动主体;4、滚轮一;5、滚轮二;6、管状轴;7、管状电机;8、喷施管;9、喷施头;10、u形卡夹;11、连接杆;12、连接固定筒;13、电机头固定板;14、螺丝孔一;15、螺丝孔二;16、固定螺丝;17、智能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实施例:一种果树设施大棚内一体化智能喷施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多个大
棚拱杆1、间隔安装于大棚拱杆1上的多个滑动横杆2、安装于滑动横杆2上的多个滑动装置和智能控制装置17。滑动装置包括滑动主体3和安装于滑动主体3内的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滚轮一4和滚轮二5,滑动横杆2位于滚轮一4和滚轮二5之间。多个滑动装置的滚轮一4之间通过管状轴6串接。多个滑动装置一侧的其中一个滑动装置的滚轮一4上安装有管状电机7,且管状电机7的输出端与管状轴6相对的滚轮一4的一侧连接。滑动装置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喷施管8。喷施管8底端间隔安装有多个与喷施管8内部连通的喷施头9。其中,滑动装置、管状电机7、管状轴6和滑动横杆2构成本实用新型喷施装置的移动装置。
27.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装置17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用于对喷施装置进行智能控制,如采用与管状电机7无线通讯连接的控制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与管状电机7连接的电源(图中未示出)和与控制处理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的上位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构成智能控制装置17。此外,喷施装置的管状电机7可通过采用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或变频器(图中未示出)等方式控制管状电机7实现正反转动,从而实现滑动装置能够沿滑动横杆2两个端部方向进行移动。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喷施管8上的喷施头9可根据对果树大棚内作物的喷施情况选择雾喷头或洒喷头。
28.在将本喷施装置安装于果树设施大棚内后,通过管状电机7,便于驱动滚轮一4进行转动。通过滚轮一4与管状轴6,便于在管状电机7的驱动下,实现各个安装于滑动横杆2上的滑动装置沿滑动横杆2方向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滑动装置底端的喷施管8跟随滑动装置在沿着滑动横杆2的水平方向上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喷施范围在滑动横杆2的长度内进行移动,便于对果树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喷施范围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喷施装置能够在对果树大棚内进行喷施过程中实现喷施范围的调整与控制,同时,能够根据果树大棚的实际情况对该喷施装置进行灵活的安装与拆卸,且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
29.滑动横杆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大棚拱杆1的两侧通过u形卡夹10固定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u形卡夹10通过螺钉将大棚拱杆1与滑动横杆2进行固定连接。通过u形卡夹10,便于实现滑动横杆2与大棚拱杆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使得滑动横杆2的安装于拆卸操作简便。
31.滑动主体3底端固定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底端连接有连接固定筒12,连接固定筒12与连接杆11底端垂直。喷施管8与连接固定筒12可拆卸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与连接固定筒12构成安装喷施管8的连接部件,通过连接固定筒12,便于使喷施管8的安装于拆卸操作简便,且便于对喷施管8进行灵活的更换。
33.管状电机7的电机头通过电机头固定板13固定于滑动主体3侧壁。
34.在本实施例中,管状电机7的电机头通过电机头固定板13固定于滑动主体3侧壁,便于确保管状电机7在工作状态下带动滚轮一4进行转动。
35.电机头固定板13的两端和中部均加工有贯穿电机头固定板13壁面的螺丝孔一14。滑动主体3的侧壁加工有与螺丝孔一14相匹配的螺丝孔二15。电机头固定板13通过固定螺丝16与滑动主体3的侧壁固定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孔一、螺栓孔二和固定螺栓,便于实现电机头固定板13对管状电机7的电机头的固定作用。
37.相邻滑动横杆2之间的间距为4~4.5m。
38.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滑动横杆2之间的间距为4~4.5m,便于确保喷施管8悬挂安
装于滑动装置底部的稳定性。
39.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喷施装置时,根据果树大棚情况,将其安装于果树设施大棚内的适宜高度,通过管状电机7,便于驱动滚轮一4进行转动。通过滚轮一4与管状轴6,便于在管状电机7的驱动下,实现各个安装于滑动横杆2上的滑动装置沿滑动横杆2方向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滑动装置底端的喷施管8跟随滑动装置在沿着滑动横杆2的水平方向上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喷施范围在滑动横杆2的长度内进行移动,便于对果树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喷施范围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喷施装置能够在对果树大棚内进行喷施过程中实现喷施范围的调整与控制,同时,能够根据果树大棚的实际情况对该喷施装置进行灵活的安装与拆卸,且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
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