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
背景技术:
2.长期输液及化疗患者会选择输液港作为长期输液的一种途径,但输液港体如果埋的比较深或是港体位置脂肪层较厚,穿刺时会降低穿刺成功率。
3.目前常见的操作方式是医护人员手法固定港体,患者体位摆放暴露输液港体,右手再在港体上插针,一方面,对于输液港体埋的比较深或是港体位置脂肪层较厚的患者,存在不能完全暴露输液港体、不能固定输液港体等导致穿刺不成功的情况;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手法操作时,手指与穿刺针在同一个平面,容易造成手指被针刺伤的风险;再一方面,穿刺针操作时,手指的近距离接触还缩减穿刺的视野范围,增加医护人员穿刺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医护人员使用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时,无需手指固定输液港体周围,增加穿刺时的视野范围,减少穿刺时刺伤穿刺者的风险,也是固定输液港体稳定性好,暴露穿刺部位效率高,提高穿刺成功率,更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损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端面呈中空椭圆状,其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朝下设有接触皮肤的接触凸面;所述固定器本体的中心部分设有固定通孔,输液港体凸显在所述固定通孔中;所述固定器本体的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凸设有按压柄部。
7.进一步,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还设有侧壁裂口,所述侧壁裂口沿所述固定器本体的长轴方向从所述固定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外周。
8.进一步,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还设有卡扣连接部,所述卡扣连接部将所述侧壁裂口闭合。
9.进一步,所述卡扣连接部包括卡部与扣部,所述卡部与扣部分设在所述侧壁裂口的两侧,所述卡部与扣部卡扣连接时将所述侧壁裂口闭合。
10.进一步,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长直径为8cm~11cm,短直径为5cm~8cm。
11.进一步,所述固定通孔的直径为1.5cm~3.5cm。
12.进一步,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设置为塑料材质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
13.进一步,所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设置为硬质塑料材质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其端面呈中空椭圆状,包括固定器本体,其中,固定器本体朝下设有接触皮肤的接触凸面;固定器本体的中心部分设有固定通
孔,输液港体凸显在固定通孔中;固定器本体的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凸设有按压柄部。
16.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无需手指固定输液港体周围,具体是,医护人员左手持握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右手触摸输液港体位置,消毒该输液港体区域,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接触凸面接触皮肤,中心的固定通孔对准输液港体位置后,左手朝下垂直按压按压柄部以稳定地暴露输液港体,此时,医护人员右手持输液港针垂直扎好输液港体,此后,松开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向上平移取出,此后固定输液港针头即可。
17.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使用,增加穿刺时的视野范围,减少穿刺时刺伤穿刺者的风险,也是固定输液港体稳定性好,暴露穿刺部位效率高,提高穿刺成功率,更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损失;解决了现有的固定港体方式存在的穿刺不成功、穿刺伤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俯视图;
20.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打开示意图。
22.图中,10-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1-固定器本体、111-接触凸面、112-固定通孔、113-按压柄部、12-侧壁裂口、131-卡部、132-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见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的打开示意图。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医护人员使用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时,无需手指固定输液港体周围,增加穿刺时的视野范围,减少穿刺时刺伤穿刺者的风险,也是固定输液港体稳定性好,暴露穿刺部位效率高,提高穿刺成功率,更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损失。
2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2,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的端面呈中空椭圆状,其长直径为8cm~11cm,短直径为5cm~8cm;进一步优选地,长直径为9cm,短直径为7cm;上述结构形状及尺寸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避免太小不好操作及太大也不好操作和浪费材料。
27.本实施例中,一般地,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设置为无菌一次性用品。
28.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的固定器本体11朝下设有接触皮肤的接触凸面111;固定器本体11的中心部分设有固定通孔112,使用时,加上接触凸面111的设置,使得输液港体更容易凸显并固定在该固定通孔112中。
2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通孔112的直径为1.5cm~3.5cm,进一步优选地,该直径设置为2.5cm;上述固定通孔112的直径的设置,在拔除输液针时,针对非防刺伤针头,运用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固定好输液港体,其有一定的直径保护距离,可防止拔除针头时针头回弹扎伤穿刺者。
30.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的固定器本体11的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凸设有按压柄部113;按压柄部113的设置,使用时,给医护人员提供手的施压部位。
31.本实施例中,运用接触凸面111的凸面形状,垂直向下加压按压柄部113的时候使脂肪向下,输液港体突出。
3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设置为塑料材质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即是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选用按压不易变形材质制作而成,使用效果好。
33.进一步优选地,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设置为硬质塑料材质的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
34.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无需手指固定输液港体周围,具体是,医护人员左手持握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右手触摸输液港体位置,消毒该输液港体区域,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的接触凸面111接触皮肤,中心的固定通孔112对准输液港体位置后,左手朝下垂直按压按压柄部113以稳定地暴露输液港体,此时,医护人员右手持输液港针垂直扎好输液港体,此后,松开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向上平移取出,此后固定输液港针头即可。
35.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的使用,增加穿刺时的视野范围,减少穿刺时刺伤穿刺者的风险,也是固定输液港体稳定性好,暴露穿刺部位效率高,提高穿刺成功率,更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损失;解决了现有的固定港体方式存在的穿刺不成功、穿刺伤等技术问题。
36.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4,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还设有侧壁裂口12,该侧壁裂口12沿固定器本体11的长轴方向从从固定通孔112的孔壁延伸至固定器本体11的外周,贯穿按压柄部113,该侧壁裂口12的设置巧妙,通过该侧壁裂口12可将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打开,便于扎输液港针头后取出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
37.该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还设有卡扣连接部,该卡扣连接部将侧壁裂口12闭合,解除卡扣连接部的卡扣连接之后能将侧壁裂口12打开,卡扣连接部的结构设置不作具体限制。
38.该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卡扣连接部包括卡部131与扣部132,卡部131与扣部132分设在侧壁裂口12的两侧,卡部131与扣部132卡扣连接时将侧壁裂口12闭合,解除卡部131与扣部132的卡扣连接之后能将侧壁裂口12打开,取出该输液港针头置入固定器10,使用相当方便。
39.具体地,卡部131设置为槽部,扣部132设置为凸起,凸起与槽部卡扣连接;当然,卡部131与扣部132的结构设置不仅限制于上述。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