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仓卸料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9  14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仓卸料输送机。


背景技术:

2.在一些行业的工艺流程中,在输送物料的时候,一般会设置有料仓,在料仓的下端,装有导料槽,导料槽的下方安转有传送带。因为料仓卸料时,物料对传送带的冲击很大,物料容易碎坏传送带,所以在导向槽的末端通常加装有卸料头,料仓卸料时,物料沿着导向槽先落在卸料头上,再打开卸料头释放物料,间接减少了落料高度,物料对传送带冲击力大大减小。
3.现有技术中,卸料头上端与导向槽连通,下端通往传送带,其余几面是封闭的,防止物料飞溅,卸料头中间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与卸料头贴合,防止物料从转动槽与卸料头内壁之间的缝隙穿过直接落在传送带上。卸料头因四面固定以及转动槽必须贴合卸料头内壁的制约,使得卸料头的容量固定,并且不容易扩大。如果料仓释放到卸料头上的量比较多时,那么卸料头内的转动槽将无法容纳降下来的全部物料,导致一部分物料溢出至导料槽中,导料槽中物料压住卸料头内的转动槽,影响转动槽转动,使转动槽不能匀速转动,进而影响落料的均匀程度,严重时会卡死转动槽,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料仓卸料输送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转动槽机构可以通过移动防落板改变其容量,满足不同数量落料的需求,并且卸料头大小可随防落板移动进行灵活调整,使得卸料头内壁始终与转动槽的防落板贴近,减少落料通过卸料头与防落板之间的缝隙落直接落在传送带的机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功能实用,十分值得推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6.一种料仓卸料输送机,包括机架、料仓,所述机架下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料仓安装在机架上部,所述料仓下端连通有导料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头、转动槽机构,所述卸料头上端与导料槽连通,卸料头下端通向传送带,所述转动槽机构两端铰接在卸料头内,转动槽机构连接有动力装置一,所述转动槽机构包括转盘、防落板、壳体,所述转盘同轴铰接在壳体一端的中心,转盘内设置有曲型导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直线型导轨,所述防落板设置在直线型导轨内并与直线型导轨滑动连接,防落板一端设置有圆块,所述圆块设置在曲型导轨内并与曲型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防落板、圆块、直线型导轨、曲型导轨数量一致,所述转盘连接有调节机构。
7.优选地,所述卸料头包括固定护板一、固定护板二、移动护板三、移动护板四,所述固定护板一、固定护板二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设置有导轨三,转动槽机构两端铰接在固定护板一、固定护板二上,移动护板三、移动护板四为凹形板,移动护板三、移动护板四凸起的两侧设置在导轨三内并与导轨三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固定护板一、固定护板二、移动护板三、移动护板四的高度大于转动槽机构横截面的高度。
9.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盘、旋钮,所述壳体与转盘同侧的位置上设置有轴承座一,轴承座一内设置轴承一,轴承一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上与转盘同水平面位置处同轴连接有齿轮盘,联轴器另一端连接有旋钮,所述转盘外圈设置有齿轮,齿轮盘与转盘啮合,齿轮盘半径小于转盘半径。
10.优选地,所述齿轮盘、转盘上套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与联轴器相匹配的穿孔一,所述旋钮设置在壳体外。
11.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一为减速电机一,所述减速电机一设置在壳体上与转盘相对的一端。
12.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内侧两端还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轴之间连接有链条,其中一个传动轴连接有减速电机二。
13.优选地,所述机架上沿传送方向等距设置有滚轮辅助装置,所述滚轮辅助装置设置在支架与传送带之间。
14.优选地,所述料仓入口处设置有料筛。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6.1、转动槽机构通过移动防落板改变其容量,容量的调整可以满足不同数量落料的需求,此外使用旋钮调整转动槽机构的容量,十分方便简单。
17.2、卸料头内壁与转动槽的防落板贴近,防落板的移动要求卸料头随之改变大小,卸料头通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带有导轨三的固定护板一、固定护板二,以及铰接在导轨内并在导轨三内移动的移动护板三、移动护板四,实现了卸料头的容量的改变,使得卸料头内壁始终与转动槽的防落板贴近,减少落料通过卸料头与防落板之间的缝隙落直接落在传送带的机会。
18.3、料筛可以筛去颗粒较大的物料,防止大物料掉落砸坏转动槽机构和传送带。
19.4、通过在支架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滚轮辅助装置,可以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少了传送带传送时的阻力。
20.5、使用较小的齿轮盘带动转盘,比较省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卸料头、转动槽机构、减速电机一连接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槽机构分解示意图(防落板移动前)。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槽机构分解示意图(防落板移动后)。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料头分解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轮辅助装置分解示意图。
27.其中:1、机架,2、料仓,3、传送带,4、导料槽,5、卸料头,501、固定护板一,502、固定护板二,503、导轨三,504、移动护板三,505、移动护板四,506、轴承座二,507、轴承二,6、转动槽机构,601、转盘,6011、曲型导轨,602、防落板,603、壳体,6031、直线型导轨,604、圆块,7、调节机构,701、齿轮盘,702、旋钮,703、轴承座一,704、轴承一,705、联轴器,706、保护壳,
8、减速电机一,901、传动轴,902、减速电机二, 10、滚轮辅助装置,1001、立柱一,1002、立柱二,1003、滚轮,11、料筛, 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一种料仓2卸料输送机,包括机架1、料仓2,所述机架1下部安装有传送带3,所述料仓2安装在机架1上部,所述料仓2下端连通有导料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头5、转动槽机构6,所述卸料头5上端与导料槽4 连通,卸料头5下端通向传送带3,所述转动槽机构6两端铰接在卸料头5 内,转动槽机构6连接有动力装置一,所述转动槽机构6包括转盘601、防落板602、壳体603,所述转盘601同轴铰接在壳体603一端的中心,转盘 601内设置有曲型导轨6011,所述壳体603内设置有直线型导轨6031,所述防落板602设置在直线型导轨6031内并与直线型导轨6031滑动连接,防落板602一端设置有圆块604,所述圆块604设置在曲型导轨6011内并与曲型导轨6011滑动连接,所述防落板、圆块604、直线型导轨6031、曲型导轨 6011数量一致,所述转盘601连接有调节机构7。
31.所述机架1下部安装有传送带3,所述料仓2安装在机架1上部,所述料仓2下端连通有导料槽4,所述卸料头5上端与导料槽4连通,卸料头5 下端通向传送带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3内侧两端还设置有传动轴 901,所述传动轴901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轴901之间连接有链条,其中一个传动轴901连接有减速电机二902,使用时,减速电机二902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轴901转动,该传动轴901带动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个传动轴 901转动,两个传动轴901转动带动传送带3转动。所述料仓2入口处设置有料筛11,所述料筛11用于筛去颗粒比较大的物料,防止大物料掉落砸坏转动槽机构6和传送带3,所述料筛1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料仓 2入口可更换不同大小穿孔的料筛11。所述机架1上沿传送方向等距设置有滚轮1003辅助装置10,所述滚轮1003辅助装置10设置在支架与传送带3 之间,滚轮1003辅助装置10包括分别设置在传送带3靠外两侧的两个立柱一1001,分别设置在传送带3中轴线两侧的高度较低的两个立柱二1002,立柱一1001与立柱一1001之间,立柱二1002与立柱二1002之间,立柱二1002 与立柱一1001之间分别设置有滚轮1003。使用时,料仓2下料时,物料从料仓2落到导料槽4内,再从导料槽4落到卸料头5内的转动槽机构6上,最后从转动槽机构6上落到传送带3上。
32.所述转动槽机构6两端铰接在卸料头5内,转动槽机构6连接有动力装置一,所述转动槽机构6包括转盘601、防落板602、壳体603,所述转盘601 同轴铰接在壳体603一端的中心,转盘601内设置有曲型导轨6011,所述壳体603内设置有直线型导轨6031,所述防落板602设置在直线型导轨6031 内并与直线型导轨6031滑动连接,防落板602一端设置有圆块604,所述圆块604设置在曲型导轨6011内并与曲型导轨6011滑动连接,所述防落板、圆块
604、直线型导轨6031、曲型导轨6011数量一致。所述动力装置一为减速电机一8,所述减速电机一8设置在壳体603上与转盘601相对的一端,减速电机一8为转动槽机构6整体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卸料头5与转动槽机构6铰接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二506,轴承座二506内设置有轴承二507,轴承二507铰接卸料头5与转动槽机构6。所述相邻的防落板602之间可形成一个凹槽,料仓2落下的物料会落在凹槽内,防止物料穿过转动槽机构6 直接落在传送带3上。使用时,转盘601转动可带动圆块604沿着曲型导轨 6011移动,圆块604移动可带动防落板602沿着直线型导轨6031方向移动,调整到落料所需要的大小。
33.所述转盘601连接有调节机构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齿轮盘701、旋钮702,所述壳体603与转盘601同侧的位置上设置有轴承一 704座703,轴承一704座703内设置轴承一704,轴承一704连接有联轴器 705,联轴器705上与转盘601同水平面位置处同轴连接有齿轮盘701,联轴器705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02,所述转盘601外圈设置有齿轮,齿轮盘701 与转盘601啮合,齿轮盘701半径小于转盘601半径,根据杠杆原理,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可省力,方便调节,所以采用半径小的齿轮盘701带动半径大的转盘601。所述齿轮盘701、转盘601上套接有保护壳706,所述保护壳706 上设置有与联轴器705相匹配的穿孔(图中未标出),所述旋钮702设置在壳体603外,保护壳706用于保护转盘601、曲型导轨6011、直线型导轨6031、圆块604、调节机构7等,防止被掉落的物料破坏,旋钮702设置保护壳706 外,使旋钮702的调节更加方便。调节机构7使用时,转动旋钮702,旋钮 702转动带动联轴器705转动,联轴器705转动带动齿轮盘701转动,齿轮盘701转动带动转盘60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槽机构6转动,带动防落板602 沿着直线型导轨6031移动,进而改变防落板602所组成凹槽的容量。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头5包括固定护板一501、固定护板二502、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所述固定护板一501、固定护板二50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并设置有导轨三503,转动槽机构6两端铰接在固定护板一 501、固定护板二502上,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为凹形板,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凸起的两侧设置在导轨三503内并与导轨三503 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护板一501、固定护板二502、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的高度大于转动槽机构6横截面的高度。因为卸料头5内壁需要与转动槽机构6的防落板602贴近,才能保证转动槽机构6没转动之前,落料不从防落板602与卸料头5内壁之间穿过,所以卸料头5要随着防落板602的的移动而改变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槽4下端与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接触的位置处铰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 可转动,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沿导轨向外移动后,移动出来的那一部分上端缺少遮挡物,物料可能会从此处飞溅到输送机外,所述盖板12 用于盖住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的上端,防止物料飞溅。卸料头5 使用时,可先向上提起盖板12,再沿着导轨三503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把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放下盖板 12。
3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原理如下:
36.1、调整卸料头5大小:先向上提起盖板12,再沿着导轨三503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把移动护板三504、移动护板四505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放下盖板。
37.2、调节转动槽机构6:转动旋钮702,旋钮702转动带动联轴器705转动,联轴器705转动带动齿轮盘701转动,齿轮盘701转动带动转盘60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槽机构6转动,带
动防落板602沿着直线型导轨6031移动,进而改变防落板602所组成凹槽的容量。
38.3、料仓2下料时:物料从料仓2落到导料槽4内,再从导料槽4落到卸料头5内的转动槽机构6上。
39.4、转动槽落料:启动减速电机一8,减速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槽机构6转动,防落板602组成的凹槽内的物料掉落到传送带3上。
40.5、传送带3传送:启动减速电机二902,减速电机二902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轴901转动,该传动轴901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个传动轴901转动,两个传动轴901转动带动传送带3转动,进而实现物料的传送。
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预期效果。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