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及试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30  84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构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及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是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路面抗滑性能是涉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参数,所以需要对道路构造深度进行检测,以确保路面符合标准,以往国内都采用人工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尽管其方法简便,但人为误差太大,缺乏实际操作标准,这一情况已不能满足我国道路部门测试的需要,已替换为电动铺砂仪。
3.但是,现有的电动铺砂仪在使用过程中,在填砂过程中,由于填砂尤为松散,无法准确的进行定量会造成检测误差,以及设置的刮板顶端较为宽大容易造成砂子滞留在刮板顶端,造成砂子的量进一步的不够精准,会对测量数据造成误差,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及试验的装置,具有量砂准确性高,测量准确性好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及试验的装置,包括量砂筒,所述量砂筒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振荡器,所述量砂筒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杆,四个所述连杆一端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所述量砂筒的下方设有导管,所述量砂筒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导管内部,所述导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下方设有集砂斗,所述集砂斗与所述导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下方设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导管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刮板,三个所述刮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刮板外侧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所述支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防风罩,所述支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
6.优选的,所述连杆均贯穿所述支杆,且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振荡器在所述量砂筒两侧对称设置,所述量砂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阀门。
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杆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导管贯穿所述支腿和所述挡板,且所述导管与所述支腿和所述挡板均为转动连接,且所述扰流板在所述导管内交错设置。
9.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环均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环在所述支腿的两端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为啮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刮板在所述导管上等间距分布,且所述刮板与所述橡胶条组合成“菱”型,所述刮板上开设有刻度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量砂筒底端的振荡器能够对量砂筒内的砂砾进行振荡,避免填充过于松散,造成测量产生误差,导管内的扰流板,能够避免砂砾直接落下冲击力较大,造成砂砾迸溅,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刮板和橡胶条组成的菱形,能够避免砂砾滞留在刮板上,橡胶条能够方便将砂砾进行摊开均匀,方便后面对砂砾进行测量,通过刮板上的刻度线对铺砂尺寸进行测量,减小操作的复杂程度,避免铺砂完成后,测量时遇到大风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以及避免在透明防风罩外用尺子测量造成读数误差。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管与刮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管与扰流板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刮板与橡胶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量砂筒;11、连杆;111、弹簧;12、振荡器;13、阀门;2、导管;201、扰流板;202、集砂斗;21、大齿轮;22、限位环;3、刮板;31、橡胶条;4、支腿;41、支杆;411、挡板;42、透明防风罩;43、伺服电机;431、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及试验的装置,包括量砂筒1,量砂筒1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振荡器12,量砂筒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杆11,四个连杆11一端外侧均套设有弹簧111,量砂筒1的下方设有导管2,量砂筒1的输出端伸入导管2内部,导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扰流板201,扰流板201下方设有集砂斗202,集砂斗202与导管2内壁固定连接,导管2外侧固定连接有大齿轮21,大齿轮21下方设有两个限位环22,导管2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刮板3,三个刮板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31,刮板3外侧设有支腿4,支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41,支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防风罩42,支腿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3,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431。
22.本实施方案中:量砂筒1底端的振荡器12能够对量砂筒1内的砂砾进行振荡,避免填充过于松散,造成测量产生误差,量砂筒1侧面的连杆11以及弹簧111,能够将量砂筒1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造成装置整体晃动过大,对砂砾定量后,打开量砂筒1下方的阀门13,将砂砾输送进导管2内,导管2内的扰流板201,能够避免砂砾直接落下冲击力较大,造成砂砾迸溅,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通过下方集砂斗202对经过缓冲的砂砾进行收集在流到需要测量的地面上,导管2外侧的大齿轮21通过小齿轮431与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进行连接,从而
带动导管2以及导管2下方的刮板3进行转动,刮板3和橡胶条31组成的菱形,能够避免砂砾滞留在刮板3上,橡胶条31能够方便将砂砾进行摊开均匀,方便后面对砂砾进行测量,导管2外侧的两个限位环22能够将导管2限位在支腿4上,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铺砂效果,造成测量误差,支腿4顶端的支杆41对量砂筒1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支杆41内侧的挡板411,能够避免在填砂过程中意外洒落的砂砾落入到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之间,对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支腿4内侧的透明防风罩42能够避免在铺砂过程中遇到大风,对铺砂效果造成影响,铺砂结束后,刮板3停止转动,即可用刮板3上的刻度线301对铺砂尺寸进行测量,减小操作的复杂程度,避免铺砂完成后,测量时遇到大风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以及避免在透明防风罩42外用尺子测量造成读数误差。
23.具体的,连杆11均贯穿支杆41,且连杆11与支杆41滑动连接;连杆11在支杆41上滑动能够将量砂筒1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造成装置整体晃动过大。
24.具体的,振荡器12在量砂筒1两侧对称设置,量砂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3;振荡器12能够对量砂筒1内的砂砾进行振荡,避免填充过于松散,造成测量产生误差。
25.具体的,两个支杆41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11,导管2贯穿支腿4和挡板411,且导管2与支腿4和挡板411均为转动连接,且扰流板201在导管2内交错设置;挡板411能够避免在填砂过程中意外洒落的砂砾落入到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之间,对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扰流板201能够避免砂砾直接落下冲击力较大,造成砂砾迸溅,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
26.具体的,两个限位环22均与导管2固定连接,且限位环22在支腿4的两端设置;导管2外侧的两个限位环22能够将导管2限位在支腿4上,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铺砂效果,造成测量误差。
27.具体的,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为啮合连接;小齿轮431与大齿轮21啮合连接,能够方便伺服电机43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将动力传输到导管2上,从而使得导管2进行转动。
28.具体的,刮板3在导管2上等间距分布,且刮板3与橡胶条31组合成“菱”型,刮板3上开设有刻度线301;刮板3在导管2上等间距分布能够提高摊开砂砾的效率,节省工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刮板3与橡胶条31组合成“菱”型,能够避免砂砾滞留在刮板3上,造成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量砂筒1底端的振荡器12能够对量砂筒1内的砂砾进行振荡,避免填充过于松散,造成测量产生误差,量砂筒1侧面的连杆11以及弹簧111,能够将量砂筒1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造成装置整体晃动过大,对砂砾定量后,打开量砂筒1下方的阀门13,将砂砾输送进导管2内,导管2内的扰流板201,能够避免砂砾直接落下冲击力较大,造成砂砾迸溅,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通过下方集砂斗202对经过缓冲的砂砾进行收集在流到需要测量的地面上,导管2外侧的大齿轮21通过小齿轮431与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进行连接,从而带动导管2以及导管2下方的刮板3进行转动,刮板3和橡胶条31组成的菱形,能够避免砂砾滞留在刮板3上,橡胶条31能够方便将砂砾进行摊开均匀,方便后面对砂砾进行测量,导管2外侧的两个限位环22能够将导管2限位在支腿4上,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铺砂效果,造成测量误差,支腿4顶端的支杆41对量砂筒1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支杆41内侧的挡板411,能够避免在填砂过程中意外洒落的砂砾落入到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之间,对大齿轮21与小齿轮431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支腿4内侧的透明防风罩42能
够避免在铺砂过程中遇到大风,对铺砂效果造成影响,铺砂结束后,刮板3停止转动,即可用刮板3上的刻度线301对铺砂尺寸进行测量,减小操作的复杂程度,避免铺砂完成后,测量时遇到大风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以及避免在透明防风罩42外用尺子测量造成读数误差。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