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1  10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专用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殡仪车,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里面有遗体专用的冷藏柜,防止尸体腐烂。
3.目前的殡葬专用运输车在运输时存在运输上下移动不便的问题,其次缺少固定装置,运输路途由于晃动容易出现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包括车底板,所述车底板上端右侧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板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板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边之间位于固定板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侧通过滚轮与滑槽板相连接且滑槽板的另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另一端通过滚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位于固定板一侧的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固定板前后两侧中部均通过铰链与夹板相连接,所述夹板位于朝向固定板外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与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移动板的前后侧,所述推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移动板左右两侧固定板的底端,所述推板上端位于第二弹簧与移动板之间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阻板,所述阻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斜面板外表面设置均匀设置有滚珠。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移动板左窄右宽。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车底板上端位于第二支撑板左侧设置有定位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固定板上端均匀设置有海绵垫。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二支撑板左侧顶端设置有把手。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均匀设置有毛边。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转动转轴将第二支撑板上的斜面板转动到左侧,通过斜面板可以方便上下运输,实现了便于运输的作用。
20.2、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二支撑板顺时针转动,移动板向左移动,将推板向两侧推动,从而令夹板向上转动,实现了夹持固定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的正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的移动板结构图。
24.图例说明:
25.1、车底板;2、滑槽板;3、第一支撑板;4、第一限位槽;5、固定板; 6、移动板;7、第二支撑板;8、斜面板;9、第二限位槽;10、夹板;11、连接杆;12、推板;13、阻板;14、第一弹簧;15、第二弹簧;16、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殡葬专用运输车的辅助固定结构,包括车底板1,车底板1上端右侧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板3底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3的顶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板5的右侧相连接,固定板5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两侧边之间位于固定板 5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面板8,第一支撑板3朝向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第一限位槽4内侧通过滚轮与滑槽板2相连接且滑槽板2的另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且移动板6的另一端通过滚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板7位于固定板5一侧的第二限位槽9内,固定板5前后两侧中部均通过铰链16与夹板10相连接,夹板10位于朝向固定板5外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与推板12相连接,推板12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移动板6的前后侧,推板1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 且第二弹簧15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移动板6左右两侧固定板5的底端,
推板12上端位于第二弹簧15与移动板6之间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阻板13,阻板1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
29.将第二支撑板7的左壁通过转轴转动到车底板1上端,通过斜面板8可以方便上下运输的作用,其次通过将第二支撑板7向左侧拉动的同时旋转,移动板6和滑槽板2的滚轮分别在第二限位槽9和第一限位槽4中向上运动,同时移动板6相对与固定板5向左侧移动,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阻板13 会将推板12向两侧移动,从而将夹板10围绕铰链16上转,实现夹持固定的作用。
30.斜面板8外表面设置均匀设置有滚珠,便于进行运输,移动板6左窄右宽,移动时将推板12向两侧推动,车底板1上端位于第二支撑板7左侧设置有定位孔,在运输时可以将第二支撑板7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板5上端均匀设置有海绵垫,减震作用,第二支撑板7左侧顶端设置有把手,便于转动第二支撑板7,第一限位槽4和第二限位槽9内侧均匀设置有毛边,减少装置零件间的直接摩擦。
31.工作原理:将第二支撑板7的左壁通过转轴转动到车底板1上端,通过斜面板8可以方便上下运输的作用,其次通过将第二支撑板7向左侧拉动的同时旋转,移动板6和滑槽板2的滚轮分别在第二限位槽9和第一限位槽4 中向上运动,同时移动板6相对与固定板5向左侧移动,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阻板13会将推板12向两侧移动,从而将夹板10围绕铰链16上转,实现夹持固定的作用。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