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减温减压装置是现代工业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或供汽)及轻工、电力、化工、纺织等企业在热能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蒸汽热能参数(压力、温度)转变装置和利用余热的节能装置。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12812364u,公开了一种减温减压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减压开关控制和减温开关控制,减压开关控制和减温开关控制可以对减压减温装置起到控制作用。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装置仅仅依靠散热孔进行散热,存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因而会影响装置的使用。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包括箱体,还包括活动门,所述箱体为竖直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箱体一侧枢设有活动门,所述箱体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减压开关控制和减温开关控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制,所述箱体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信息传导装置;
8.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面还垂直焊接有隔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总控制之间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信息传导装置之间设有第四安装板,隔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对平行设置,隔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位于减压开关控制和减温开关控制之间,位于第一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减压开关控制吹风,位于第二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减温开关控制吹风;
9.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扇的安装孔,减压开关控制、减温开关控制、总控制、信息传导装置和控制屏之间电性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镶嵌安装有隔网;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设有两扇,进一步地一扇所述活动门上部镶嵌安装有控制屏,所述活动门下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内镶嵌安装有挡网。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两端均与箱体两端内壁固定连接,位于第三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总控制吹风,位于第四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信息传导装置吹风。
1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隔板、第一安装板和
第二安装板顶端均与箱体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内均镶嵌安装有电源,所述风扇与电源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减压开关控制、减温开关控制、总控制和信息传导装置均分开安装,从而便于后期的维修与维护,由于箱体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以及活动门下部开设有透气孔,位于第一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减压开关控制吹风,位于第二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减温开关控制吹风,位于第三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总控制吹风,位于第四安装板上的风扇朝着信息传导装置吹风,风扇能够加快箱体内空气流通的速度,进而提高箱体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的第三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箱体;2、控制屏;3、活动门;4、散热孔;5、隔网;6、减压开关控制;7、减温开关控制;8、隔板;9、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11、总控制;12、信息传导装置;13、第一支撑板;14、第三安装板;15、第二支撑板;16、第四安装板;17、风扇;1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3所示,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还包括活动门3,所述箱体1为竖直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箱体1一侧枢设有活动门3,所述箱体1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3位于第二支撑板1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上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减压开关控制6和减温开关控制7,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制11,所述箱体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信息传导装置12;
22.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上端面还垂直焊接有隔板8、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与总控制11之间设有第三安装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与信息传导装置12之间设有第四安装板16,隔板8、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相对平行设置,隔板8、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位于减压开关控制6和减温开关控制7之间,位于第一安装板9上的风扇17朝着减压开关控制6吹风,位于第二安装板10上的风扇17朝着减温开关控制7吹风;
23.所述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0、第三安装板14和第四安装板16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扇17的安装孔,减压开关控制6、减温开关控制7、总控制11、信息传导装置12和控制屏2之间电性连接。
24.其中,所述箱体1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内镶嵌安装有隔网5;
25.其中,所述活动门3设有两扇,其中一扇所述活动门3上部镶嵌安装有控制屏2,所述活动门3下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内镶嵌安装有挡网。
26.其中,所述第三安装板14、第四安装板16两端均与箱体1两端内壁固定连接,位于第三安装板14上的风扇17朝着总控制11吹风,位于第四安装板16上的风扇17朝着信息传导装置12吹风。
27.其中,所述隔板8位于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之间,所述隔板8、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顶端均与箱体1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28.其中,所述风扇17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0、第三安装板14和第四安装板16内均镶嵌安装有电源18,所述风扇17与电源18电性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温减压装置专用的控制装置,当减压开关控制6、减温开关控制7、总控制11、信息传导装置12和控制屏2开始工作的时候,位于第一安装板9上的风扇17朝着减压开关控制6吹风,位于第二安装板10上的风扇17朝着减温开关控制7吹风,位于第三安装板14上的风扇17朝着总控制11吹风,位于第四安装板16上的风扇17朝着信息传导装置12吹风,由于箱体1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以及活动门3下部开设有透气孔,从而便于箱体1进行散热,风扇17能够加快箱体1内空气流通的速度。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