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催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2.凡是能引起芽生长与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前发生的措施,均称为催芽,催芽是保证种子在吸足水分后,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给幼胚生长的重要措施,以此为种子。
3.对于目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4.在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催芽的期间的水分流失较快,催芽装置内的水分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催生效果,导致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低的情况。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催芽的期间的水分流失较快,催芽装置内的水分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催生效果,导致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低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
9.所述催芽箱前端设置有箱门,且催芽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槽,催芽箱内部顶端位置设有光照灯,催芽箱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托盘;催芽箱包括有:水箱,水箱为矩形形状,水箱放置在催芽箱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水分散失罩,水分散失罩为倒锥形形状,且水分散失罩周面设置有通孔,水分散失罩底部位置与水箱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水分散失罩内部与水箱内部相贯通;导管,导管为l形状,且导管左侧位置固定连接在水箱右端中间位置,导管右端位于催芽箱右侧外端位置,导管顶部位置为漏斗形状;托盘底部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把手,托盘中间位置为滤网,托盘前端位置对称设置三组穿孔。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种植盒;所述种植盒共设置有三个,种植盒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且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种植盒侧面对称开设有七组通孔,种植盒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收纳槽,种植盒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旋钮,种植盒旋钮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板,旋钮卡板位于种植盒收纳槽内,三个种植盒分别通过种植盒旋钮卡板与托盘三组穿孔的配合固定在托盘内部位置,托盘内的三个种植盒之间分别通过海绵填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通过水分散失罩的通孔将水箱内的水蒸发至催芽箱内,催芽箱内的水蒸气向上散发,使得水蒸气吸附在托盘内三个种植盒之间的海绵上,保持海绵的湿润,托盘内三个种植
盒之间的海绵水分通过种植盒侧面对称的七组通孔进入到种植盒内,保持三个种植盒土壤湿润。
13.由于种植盒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旋钮且种植盒旋钮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板,三个种植盒分别通过种植盒旋钮卡板与托盘三组穿孔的配合固定在托盘内部位置,可对种植盒进行单独拆卸,避免将托盘整体取出,影响其他种植盒内的种子催芽质量。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催芽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与种植盒组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0.1、催芽箱;101、水箱;102、水分散失罩;103、导管;
21.2、托盘;
22.3、种植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1;
29.催芽箱1前端设置有箱门,且催芽箱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槽,催芽箱1内部顶端位置设有光照灯,催芽箱1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托盘2,托盘2底部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把手,托盘2中间位置为滤网,托盘2前端位置对称设置三组穿孔;催芽箱1包括有:水箱101,水箱101为矩形形状,水箱101放置在催芽箱1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水分散失罩102,水分散失罩102为倒锥形形状,且水分散失罩102周面设置有通孔,水分散失罩102底部位置与水箱
10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水分散失罩102内部与水箱101内部相贯通;导管103,导管103为l形状,且导管103左侧位置固定连接在水箱101右端中间位置,导管103右端位于催芽箱1右侧外端位置,导管103顶部位置为漏斗形状。
30.其中,还包括有种植盒3;种植盒3共设置有三个,种植盒3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且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种植盒3侧面对称开设有七组通孔;种植盒3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收纳槽,种植盒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旋钮,种植盒3旋钮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板,旋钮卡板位于种植盒3收纳槽内,三个种植盒3分别通过种植盒3旋钮卡板与托盘2三组穿孔的配合固定在托盘2内部位置,托盘2内的三个种植盒3之间分别通过海绵填充,通过水分散失罩102的通孔将水箱101内的水蒸发至催芽箱1内,催芽箱1内的水蒸气向上散发,使得水蒸气吸附在托盘2内三个种植盒3之间的海绵上,保持海绵的湿润,托盘2内三个种植盒3之间的海绵水分通过种植盒3侧面对称的七组通孔进入到种植盒3内,保持三个种植盒3土壤湿润,避免三个种植盒3土壤水分流失过快,影响种子的正常催芽生长。
3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2.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首先将三个种植盒3分别进行种植培养,接下来将三个种植盒3分别放置在托盘2内,打开催芽箱1内部顶端的光照灯,关闭催芽箱1前端箱门,对催芽箱1内部进行恒温,对三个种植盒3培育的种子进行催芽,当催芽箱1内部的温度加剧种植盒3内的水分流失,这时将水源通过导管103加入在水箱101内,水箱101内位于催芽箱1内受催芽箱1温度影响,通过水分散失罩102的通孔将水箱101内的水蒸发至催芽箱1内,催芽箱1内的水蒸气向上散发,使得水蒸气吸附在托盘2内三个种植盒3之间的海绵上,保持海绵的湿润,托盘2内三个种植盒3之间的海绵水分通过种植盒3侧面对称的七组通孔进入到种植盒3内,保持三个种植盒3土壤湿润。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