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

专利查询2022-7-4  1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防沉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面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桥梁等,常常采用桩基作为支撑基础,桩基的承载力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土体与桩基侧面接触而产生的侧摩阻力,另一部分是桩基的底面与土体接触产生的桩端阻力;
3.桩基防沉降装置可以参考cn209053115u号专利,其主要左限位座,所述左限位座右侧相向连接有右限位座,所述左限位座和右限位座底部均匀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销锥,所述左限位座和右限位座之间通过两根等距水平设置的横向连接螺纹杆与桩基固定连接;
4.现有类似的桩基防沉降装置在使用时,是依靠增大桩基底部端面与土体接触面积,以及依靠支撑座与桩基之间的摩擦力和支撑力来实现防沉降效果,防沉降效果有限,当下沉产生的较大时,并不能很好的实现防沉降效果,并且桩基底部端面与土体接触面扩张效果较差,过小的桩基底部承重端面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影响桩基底部承重受力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重效果好的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桩基、第一支撑座、阻尼和防沉降座,所述桩基插接在地表上的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桩基通过通孔内设有的固定横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桩基上固定多个位于地表下的防沉降座,所述防沉降座之间通过多个阻尼连接,所述防沉降座位于第一支撑座下方。
7.进一步地,所述防沉降座至少设有三处,所述桩基分别依次贯穿防沉降座,所述桩基分别与防沉降座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防沉降座两侧通过栓钉与桩基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防沉降座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槽,防沉降座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阻尼通过阻尼上方防沉降座底部的第一固定槽与阻尼下方防沉降座顶部的第二固定槽与防沉降座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设有橡胶垫。
11.进一步地,所述桩基上端表面设有荧光刻度标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可以通过组装第一支撑座、防沉降座与阻尼柱之间,来实现对桩基的提前支持防护,保证在施工过程过该防沉降装置可以有效保证桩基避免桩基沉降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螺栓柱上的荧光标识刻度线让人们及时在夜间也可以及时观察到桩基是否沉降,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提前防护。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
18.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第桩基1、第一支撑座2、阻尼5和防沉降座6,所述桩基1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支撑座2水平开设有通孔7,所述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通过通孔7内设有的固定横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2端面通过螺栓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桩基1上固定多个防沉降座6,所述防沉降座6之间通过多个阻尼连接,所述防沉降座 6位于第一支撑座2下方。
19.在具体作业时,若是浇筑桩,则先将制好的钢筋笼下放,然后将靠近地表桩基1周围挖出可以将防沉降座6放入的填埋坑,根据实际建筑需要来决定位于最下方的防沉降座6的深度,从而控制填埋坑的深度,先将阻尼5固定在防沉降座6,防沉降座6从桩基1顶部套入下放至设计好的位置后,阻尼位于桩基1两侧,然后开始回填填埋坑,当填埋至快没过阻尼5时,再将顶部固定阻尼5的防沉降座6套在桩基1上,下放至该防沉降座6底部与其下方的阻尼5抵触,然后再进行回填,当填埋至快没过阻尼5时,然后将防沉降座6套在桩基1上,至该防沉降座6底部与其下方的阻尼5抵触,然后完成回填,将地表的回填土微微压实。
20.然后位于地面上方的桩基1贯穿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通过多个螺栓4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通过水平贯穿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的固定横轴3连接,然后对桩基1进行浇筑,实现桩基1与固定横轴3的固定连接,也实现桩基1与多个防沉降座6的之间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桩基1与第一支撑座2固定连接。
2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沉降座6至少设有三处,所述桩基1分别依次贯穿防沉降座6内,若是浇筑桩,则在桩基1完成浇筑后分别实现与防沉降座6固定连接。
2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若是预制桩,则先将桩基1打入土方中,要实现防沉降座6与桩基之间的固定连接,则防沉降座6两侧通过栓钉8与桩基1连接来实现。
2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整个防沉降装置的防沉降效果更好,所述防沉降座6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槽,防沉降座6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阻尼5通过阻尼5上方防沉降座6底部的第一固定槽与阻尼5下方防沉降座6顶部的第二固定槽与防沉降座6连接,阻尼5更好的固定在防沉降座6之间,来保证阻尼5对于整个装置收到因桩基1产生的下降的力时,可以更好的缓冲掉这个下沉的力。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设有橡胶垫,在阻尼 6收到沉降产生的力时,橡胶垫也可以缓冲部分力并且还可以保护阻尼6两端,预防两端在长期使用中收到磨损。
25.进一步地,所述桩基1上端表面设有荧光刻度标识。桩基1上的荧光标识刻度线让人们及时在夜间也可以及时观察到桩基是否沉降,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提前防护。
26.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
27.将桩基1贯穿多个防沉降座6并且实现与防沉降座6固定连接,多个防沉降座6之间通过多个阻尼5连接,防沉降座6固定在桩基1 上端的地面以下位置,然后位于地面上方的桩基1穿过第一支撑座 2,第一支撑座2通过多个螺栓4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通过水平贯穿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的固定横轴3连接,然后地表以上的桩基1的再次进行浇筑,实现桩基1与固定横轴3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桩基1与第一支撑座2固定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第一支撑座(2)、阻尼(5)和防沉降座(6),所述桩基(1)插接在地表上的第一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支撑座(2)水平开设有通孔(7),所述第一支撑座(2)与桩基(1)通过通孔(7)内设有的固定横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2)端面通过螺栓(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桩基(1)上固定多个位于地表下的防沉降座(6),所述防沉降座(6)之间通过多个阻尼(5)连接,所述防沉降座(6)位于第一支撑座(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座(6)至少设有三处,所述桩基(1)分别依次贯穿防沉降座(6),所述桩基(1)分别与防沉降座(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座(6)两侧通过栓钉(8)与桩基(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座(6)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槽,防沉降座(6)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阻尼(5)通过阻尼(5)上方防沉降座(6)底部的第一固定槽与阻尼(5)下方防沉降座(6)顶部的第二固定槽与防沉降座(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设有橡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上端表面设有荧光刻度标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桩基、第一支撑座、阻尼和防沉降座,所述桩基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桩基通过通孔内设有的固定横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桩基上固定多个防沉降座,所述防沉降座之间通过多个阻尼连接,所述防沉降座位于第一支撑座下方。可以通过组装第一支撑座、防沉降座与阻尼柱之间,来实现对桩基的提前支持防护,在施工过程过该防沉降装置可以有效保护桩基,避免桩基沉降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芳 郗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培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