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4  14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榨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榨油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健康安全日益关注,且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食用油的种类多样,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榨油机是一种制作食用油的机器,其主要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等方式,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
3.常规的榨油机的榨油组件和机体之间较难拆卸,不方便榨油组件的清洗和维修,同时油脂容易污染机体或减速机构,且常规的榨油机的出油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榨油机,能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榨油组件进行清洗和维修,也能避免油脂污染机体或减速机构,且出油率高。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榨油机,包括机体、榨油组件和机盖,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构,所述机体上设有卡环,所述榨油组件包括榨膛和榨杆,所述榨杆容置于所述榨膛内,所述榨膛与所述卡环卡接,所述榨杆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转轴外周套设有油封,所述机盖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机盖上设有加热件,所述机盖相对所述机体转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机盖盖设在所述机体上,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机盖自所述机体朝向榨油组件转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机盖盖设在所述榨油组件上,且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榨膛紧贴。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封呈圆环形并包括中心孔,所述减速机构的转轴与所述中心孔相配合,所述中心孔的壁面开设有环形延伸的凹槽。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封包括相背的两个平面,所述平面上开设有多个沟槽。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环包括安装孔,所述减速机构的转轴容置在所述安装孔,所述油封的外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抵接,所述油封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环包括主体部、多个卡接部和固定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上的圆环形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容纳腔,所述卡接部包括呈“l”形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多个所述卡接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周,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底板连接并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齐平并沿周向延伸,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外周;所述榨膛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多个耳部,所述耳部用于伸入所述容纳腔,所述榨膛相对所述卡环旋转至固定位时,所述耳部与所述卡接部紧贴,所述第一段用于限制所述耳部的周向位移,所述第二段用于限制所述耳部的轴向位移。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解锁孔,所述卡环上还设有锁定部和解锁
部,所述解锁部容置在所述解锁孔,所述榨膛位于所述固定位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榨膛连接,以限制所述榨膛反向旋转而实现锁定,所述解锁部用于解除所述锁定部的锁定作用。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卡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加工孔,所述加工孔的位置与所述卡接部的位置一一对应。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包括顶面和多个侧面,所述榨油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侧面,所述机盖在与所述榨油组件相同的侧面与顶面相接处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盖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盖上开设有放料口,所述榨油机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与所述机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料斗伸入所述放料口,所述榨油组件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放料口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16.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通过设置卡环,榨膛与卡环卡接,能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榨油组件进行清洗和维修,设置油封,能避免油脂污染机体或减速机构,设置机盖与机体转动连接,并设置加热件,在榨油组件清洗或维修时不会被遮挡,方便操作,在榨油时又能提高工作温度,提高出油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榨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榨油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榨油机的机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榨油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一种实施例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卡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机体,101-底面,102-顶面,103-侧面,11-电机,12-减速机构,15-底托,18-转动件;
27.20-榨油组件,201-进料口,202-出油口,21-榨膛,211-耳部,22-榨杆,25-卡环,251-锁定部,252-解锁部,252a-解锁孔,253-弹簧,254-安装孔,255-主体部,255a-底板,255b-侧板,255c-容纳腔,256-卡接部,256a-第一段,256b-第二段,257-固定部,257a-螺孔,258-加工孔,259-导向部,259a-导向孔,28-油封,281-中心孔,282-凹槽,283-沟槽;
28.30-机盖,301-放料口,35-加热件,36-弹性件;
29.40-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榨油机,包括机体10、榨油组件20和机盖30。
32.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机体10包括外壳,外壳可由多个板件拼接而成,具体的,机体10包括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外壳围合一容纳腔空间。请参考图2和图4,外壳的容纳空间设有电机11和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构12。电机11具有小扭矩高转速,减速机构12可包括齿轮组,用于将电机11的高转速转为大扭矩低转速,以满足榨油组件20的榨油需求。机体10上还可设底托15,底托15位于榨油组件20下方,用于放置油脂收集盒。
33.请参考图1至图3,机体10上设有卡环25,卡环25设置与机体10的侧面103,具体可与多个侧板中的其中一个侧板连接。卡环25用于与榨油组件20相配合,本实施例对卡环25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34.请参考图3和图4,榨油组件20包括榨膛21和榨杆22,榨杆22容置于榨膛21内,榨膛21与卡环25卡接,榨杆22与减速机构12连接。榨杆22为螺旋形,榨膛21形成榨油空间,并包括进料口201、出油口202和排渣口,进料口201和出油口202位于榨膛21的中部,排渣口位于榨杆22的末端一侧。物料从进料口201放入榨膛21内,榨杆22在榨膛21内旋转,榨杆22的螺旋随着导程的缩小或根圆直径的增大,使得榨膛21空间体积不断缩小而产生压榨作用,榨出的油脂从出油口202流出被油脂收集盒收集,残渣从排渣口排出。
35.请参考图4和图5,减速机构12的转轴外周套设有油封28,油封28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刚性和弹性。油封28用于隔离榨膛21内的空间和机体10内的空间,避免榨出的油脂进入机体10或减速机构12内。
36.请参考图1和图3,机盖30与机体10转动连接,机盖30上设有加热件35,加热件35用于对榨膛21加热,提高榨油工作温度,提高出油率,同时对油脂加热也可加快油脂的流动速度。
37.机盖30相对机体10转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机盖30盖设在机体10上,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机盖30自机体10朝向榨油组件20转动,在第二位置时,机盖30盖设在榨油组件20上,且加热件35与榨膛21紧贴。
38.当需要将榨油组件2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维修时,将机盖30调整到第一位置,避免机盖30的遮挡影响操作,当进行榨油时,将机盖30调整到第二位置,加热件35对榨膛21进行加热。
39.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通过设置卡环25,榨膛21与卡环25卡接,能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榨油组件20进行清洗和维修,设置油封28,能避免油脂污染机体10或减速机构12,设置机盖30与机体10转动连接,并设置加热件35,在榨油组件20清洗或维修时不会被遮挡,方便操作,在榨油时又能提高工作温度,提高出油率。
40.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油封28呈圆环形并包括中心孔281,减速机构12的转轴与中心孔281相配合,中心孔281的壁面开设有环形延伸的凹槽282。本实施例中,油封28与减速机构12的转轴紧贴,避免油脂透过减速机构12的转轴和中心孔281的内壁之间泄露。两者之间可相对转动,设置环形延伸的凹槽282,可以避免减速机构12的转轴和油封
28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实现两者相配合的较高紧密度的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1.油封28包括相背的两个平面,该中心孔281贯穿该两平面,在两个平面中至少一个平面上开设有多个沟槽283。在减速机构12或榨油组件20工作时,都可能产生一些杂质,通过设置沟槽283,可以容纳杂质,提高油封28的密封效果,避免杂质对油封28与其他结构的结合处造成磨损。
42.请参考图1、图3和图6,卡环25包括安装孔254,减速机构12的转轴容置在安装孔254,油封28的外周与安装孔254的内壁抵接,油封28的外径大于安装孔254的内径。安装孔254为圆形孔,油封28的外周为圆形,油封28的外周与安装孔254的内壁抵接,且油封28的外接大于安装孔254的内径,可以使得油封28与安装孔254相对固定,两者之间无缝隙,亦可避免油脂透过油封28和卡环25之间的缝隙进入机体10或减速机构12。
43.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6,卡环25包括主体部255、多个卡接部256和固定部257。主体部255包括底板255a和连接在底板255a上的圆环形的侧板255b,底板255a和侧板255b围合容纳腔255c。安装孔254开设在底板255a上。
44.卡接部256包括呈“l”形的第一段256a和第二段256b,多个卡接部256均匀的设置在侧板255b的内周,且第一段256a与底板255a连接并沿轴向延伸,第二段256b与侧板255b远离底板255a的表面齐平并沿周向延伸。
45.固定部257设置在侧板255b的外周,固定部257可为任意用于固定的结构。例如固定部257开设有螺孔257a,机体10的侧板255b或减速机构12上对应开设有螺孔,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与固定部257和机体10或减速机构12的螺孔配合,以将卡环25固定至机体10的侧板上。在将榨油组件2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维修时,卡环25通常是不需要拆卸的,因此,设置固定部257将卡环25固定在机体10上,结构稳固。
46.请参考图4和图5,榨膛21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多个耳部211,耳部211用于伸入容纳腔255c,榨膛21相对卡环25旋转至固定位时,耳部211与卡接部256紧贴,第一段256a用于限制耳部211的周向位移,第二段256b用于限制耳部211的轴向位移。
47.其中,多个卡接部256和多个耳部211一一对应,其数量例如为3、4、5个等,且均可沿环向均匀的排布。应当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卡接部256之间的空间应当足够供耳部211通过,故卡接部256的数量不宜太多,避免造成耳部211无法伸入容纳腔255c。
48.将榨膛21安装到机体10上时,先将榨膛21的耳部211与卡接部256的第二段256b错开,将榨膛21伸入容纳腔255c,再旋转榨膛21,耳部211伸入第二段256b和底板255a、第一段256a之间所围合的空间,并到达固定位;当需要将榨膛21拆卸时,将榨膛21反向旋转至耳部211与卡接部256的第二段256b错开,将榨膛21从容纳腔255c中退出。
49.设置如此的卡接结构,能够方便的实现安装和拆卸,同时,安装后的结构在轴向和周向上均被固定,结构稳定。
50.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6,固定部257上开设有解锁孔252a,卡环25上还设有锁定部251和解锁部252,解锁部252容置在解锁孔252a,榨膛21位于固定位时,锁定部251与榨膛21连接,以限制榨膛21反向旋转而实现锁定,解锁部252用于解除锁定部251的锁定作用。
51.具体而言,锁定部251可包括锁销和弹簧253,弹簧253可设置在卡环25的底板255a上,锁销与弹簧253连接,榨膛21上设有锁孔,当榨膛21伸入容纳腔255c并旋转到固定位时,
锁销与锁孔对位,锁销在弹簧253的弹力作用下伸入锁孔,从而实现榨膛21与卡环25的锁定。解锁部252可与锁销连接,当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部252,将锁销从锁孔中退出,便可解锁。锁定部251亦可连接有一弹簧253,按压锁定部251实现解锁,该弹簧253又可时解锁部252回位。
52.请参考图7,主体部255上还可设有导向部259,导向部259连接在底板255a上,导向部259开设有导向孔259a,导向孔259a用于容置锁定部251,锁定部251在导向部259的导向作用下移动。
53.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和图7,主体部255和卡接部256为一体式结构,底板255a上开设有多个加工孔258,加工孔258的位置与卡接部256的位置一一对应。主体部255的底板255a和侧板255b也可为一体式结构。主体部255和卡接部256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高强度冲击和摩擦。为便于加工,开设加工孔258,加工孔258与侧板255b的内侧对应,加工孔258的延伸形状大致为弧形,以与侧板255b的内壁对应。加工时,可通过钻床的钻头伸入加工孔258而在侧板255b上加工出卡接部256。设置加工孔258,能够方便的加工出卡接部256。
54.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3,机体10包括相背的底面101和顶面102,以及连接底面101和顶面102的多个侧面103,榨油组件20连接在其中一个侧面103,机盖30在与榨油组件20相同的侧面103与顶面102相接处与机体10转动连接。机盖30可通过转动件18与机体10转动连接,转动件18例如为转轴、合页等。在机盖30盖设在榨油组件20上而位于第二位置时,机盖30的背向榨油组件20的表面大致与机体10的顶面102齐平,如此,当机盖30转动至盖设在机体10上而位于第一位置时,机盖30恰好能够与顶面102完全紧贴,而不会产生干涉。设置机盖30在与榨油组件20对应的一侧侧面103上与机体10连接,能使得机体10的顶面102具有完整的结构,相比于机盖30连接在于榨油组件20相背的一侧侧面103上的方案,还可缩减机盖30的尺寸,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55.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机盖30上设有弹性件36,加热件35与弹性件36连接。弹性件36具体可为弹簧253、弹性橡胶件等,加热件35具有与榨膛21对应的外形,例如,加热件35的形状呈截面为半圆形的半边管状,可与榨膛21的外表面完全的紧贴,如此,加热件35的热量可更快的传导到榨膛21,以提高榨膛21内部的工作温度。加热件35的材质为金属,其可通过电阻式、电磁式等原理进行加热,具体不做限制。
56.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机盖30上开设有放料口301,榨油机还包括料斗40,料斗40与机盖30可拆卸连接,料斗40伸入放料口301,榨油组件20开设有进料口201,放料口301与进料口201相连通。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料斗40,当需要对榨油组件20进行清洗或维修时,先将料斗40拆卸下来,再将机盖30转动到第一位置,从而对榨油组件20进行清洗或维修。完成清洗或维修工作,再次安装完毕榨油组件20后,再依次将机盖30转动到第二位置,将料斗40安装到机盖30上即可。料斗40的可拆卸的形式不做限制,例如,料斗40的缩口部可与机盖30上的通孔的内壁配合实现固定,也可设置一些如可滑动的卡板等结构将料斗40与机盖30固定,拆卸时将卡板取出,从而可将料斗40拆卸下来。
5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