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嫁接枝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嫁接枝条用防风支架。
背景技术:
2.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接穗与砧木结合后需要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接穗与砧木结合后的固定方式,大多是用胶带或绳子将接穗与砧木绑在一起,若绑的过松,接穗会脱落,若绑的过紧,就不利于其存活生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树嫁接枝条用防风支架,设置一种夹环夹住接穗与砧木的接合处,夹环内设置一圈夹块,且夹块通过弹簧固定在夹环内,使得夹块与枝条的接触面最大化,从而在夹住接穗与砧木的同时不损伤接穗与砧木。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树嫁接枝条用防风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外拉杆,所述外拉杆上方套设有内拉杆,所述内拉杆的上方为左右两侧敞开的空心结构,所述内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的轴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内螺杆,所述内螺杆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连接有球形万向节,所述球形万向节右侧固定连接有夹环,所述夹环内分别设置有一圈前侧夹块与一圈后侧夹块。
5.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锥脚;设置锥脚便于其插入土壤中,从而将防风架固定住。
6.其中,所述外拉杆前侧纵向排列有多个通孔,所述内拉杆前侧下方设置有一个开槽,所述开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开槽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销,所述锁销前端为曲面结构;当内拉杆在外拉杆内向上移动时,内拉杆上的锁销会被外拉杆内壁顶入开槽中,当锁销上移至外拉杆的每个通孔位置后,锁销会被第一弹簧推出并卡入通孔中,从而固定住内拉杆,然后按压通孔处的锁销,并将内拉杆继续向上抽出,由于锁销前端为曲面结构,使得当内拉杆带着锁销向上移动时,锁销前端会从通孔外缘滑出并还会被外拉杆的内壁顶回开槽中,流程往复,直至内拉杆调整到对应高度。
7.其中,所述轴承座内圈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外圈与内拉杆固定连接;由于轴承座内圈与转轴固定连接,轴承座的外圈与内拉杆固定连接,使得转轴的轴杆上的连接座,与内拉杆顶部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旋转,从而便于连接座通过内螺杆、丝杆、球形万向节、带动夹环上下摆动,因着内拉杆的上方为左右两侧敞开的空心结构,使得连接座可以将夹环向下摆入内拉杆中。
8.其中,前侧的所述轴承座外圈上设置有挂钩,所述转轴前侧设置有一圈挂环;挂钩可以钩住挂环,使轴承座外圈与转轴相连接,从而固定住转轴,而设置一圈挂环便于固定旋转不同角度后的转轴。
9.其中,所述内螺杆的内螺纹与丝杆的外螺纹相契合,所述丝杆右端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螺纹与丝杆的外螺纹相契合,所述螺母的直径与内螺杆外圈的直径相等;由于丝杆与内螺杆的螺纹相契合,使得丝杆可以旋入内螺杆或从内螺杆中旋出,由此调整长度,又因着螺母与丝杆的螺纹相契合,使得螺母可在丝杆外圈旋转移动,当丝杆从内螺杆旋出或旋入对应长度后,可将螺母向左旋转移动并使其与内螺杆贴合,由此来锁住丝杆。
10.其中,所述球形万向节的外圈布满孔洞,所述球形万向节内的球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贯穿的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与外圈每个孔洞的直径相等;球形万向节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球体来完成旋转以及多角度的摆动,由于球形万向节固定连接夹环,由此来调整夹环的角度,当夹环调整好对应角度后,用销子插入孔洞并穿过球体上的销孔,从而锁死住球形万向节,避免其继续摆动。
11.其中,所述夹环底部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夹环由中间分为左右两半,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使得掰开夹环后夹环会自行合闭,由此方便固定住嫁接枝条。
12.其中,所述前侧夹块比后侧夹块略厚,所述前侧夹块与后侧夹块外圈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夹环的内壁上;前侧夹块用于夹紧较细的枝条,也就是接穗,后侧夹块用于夹紧较粗的枝条,也就是砧木,由此当接穗嫁接在砧木前端时,夹环可同时夹紧接穗与砧木,避免接穗从砧木前端脱落,由于枝条表面大多不规则,其中枝条表面的凸出位置会将与其贴合的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向内推回,枝条表面的凹陷位置,会使与其相贴合的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被第二弹簧进一步推出,从而保证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与枝条的接触面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夹住枝条。
13.其中,所述前侧夹块与后侧夹块的内圈均设置有橡胶层;设置橡胶层可以在前侧夹块与后侧夹块夹紧枝条的同时保护枝条不受损伤。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锥脚便于其插入土壤中,从而将防风架固定住,当锁销上移至外拉杆的每个通孔位置后,锁销会被第一弹簧推出并卡入通孔中,从而固定住内拉杆,由于锁销前端为曲面结构,使得当内拉杆带着锁销向上移动时,锁销前端会从通孔外缘滑出并还会被外拉杆的内壁顶回开槽中,直至内拉杆调整到对应高度后,转轴的轴杆上的连接座与内拉杆顶部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旋转,从而便于连接座通过内螺杆、丝杆、球形万向节、带动夹环上下摆动,使得连接座可以将夹环向下摆入内拉杆中,挂钩可以钩住挂环,从而固定住转轴,而设置一圈挂环便于固定旋转不同角度后的转轴,丝杆可以旋入内螺杆或从内螺杆中旋出,由此调整长度,设置螺母便于锁住旋出或旋入的丝杆,球形万向节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球体来完成旋转以及多角度的摆动,由此来调整夹环的角度,当夹环调整好对应角度后,用销子插入孔洞并穿过球体上的销孔,从而锁住球形万向节,避免其继续摆动,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使得掰开夹环后夹环会自行合闭,由此方便固定住嫁接枝条,前侧夹块用于夹紧接穗,后侧夹块用于夹紧砧木,由此夹环可同时夹紧接穗与砧木,避免接穗从砧木前端脱落,由于枝条表面大多不规则,其中枝条表面的凸出位置会将与其贴合的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向内推回,枝条表面的凹陷位置,会使与其
相贴合的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被第二弹簧进一步推出,从而保证前侧夹块或后侧夹块与枝条的接触面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夹住枝条,设置橡胶层可以在前侧夹块与后侧夹块夹紧枝条的同时保护枝条不受损伤。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19.图4为图1中c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螺杆、丝杆、球形万向节、夹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环前视剖面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3.图中:1、锥脚;2、底座;3、外拉杆;4、内拉杆;5、转轴;6、轴承座;7、连接座;8、内螺杆;9、丝杆;10、球形万向节;11、夹环;12、前侧夹块;13、后侧夹块;14、通孔 ;15、开槽;16、第一弹簧;17、锁销;18、挂钩;19、挂环;20、螺母;21、销孔;22、扭力弹簧;23、第二弹簧;24、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树嫁接枝条用防风支架,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方设置有外拉杆3,所述外拉杆3上方套设有内拉杆4,所述内拉杆4的上方为左右两侧敞开的空心结构,所述内拉杆4的顶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两端设置有轴承座6,所述转轴5的轴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固定连接有内螺杆8,所述内螺杆8内设置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右端连接有球形万向节10,所述球形万向节10右侧固定连接有夹环11,所述夹环11内分别设置有一圈前侧夹块12与一圈后侧夹块13。
25.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锥脚1;设置锥脚1便于其插入土壤中,从而将防风架固定住。
26.所述外拉杆3前侧纵向排列有多个通孔14,所述内拉杆4前侧下方设置有一个开槽15,所述开槽15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一端固定在开槽15内壁,所述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销17,所述锁销17前端为曲面结构;当内拉杆4在外拉杆3内向上移动时,内拉杆4上的锁销17会被外拉杆3内壁顶入开槽15中,当锁销17上移至外拉杆3的每个通孔14位置后,锁销17会被第一弹簧16推出并卡入通孔14中,从而固定住内拉杆4,然后按压通孔14处的锁销17,并将内拉杆4继续向上抽出,由于锁销17前端为曲面结构,使得当内拉杆4带着锁销17向上移动时,锁销17前端会从通孔14外缘滑出并还会被外拉杆3的内壁顶回开槽15中,流程往复,直至内拉杆4调整到对应高度。
27.其中,所述轴承座6内圈与转轴5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6的外圈与内拉杆4固定连接;由于轴承座6内圈与转轴5固定连接,轴承座6的外圈与内拉杆4固定连接,使得转轴5的轴杆上的连接座7,与内拉杆4顶部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旋转,从而便于连接座7通过内螺杆8、丝杆9、球形万向节10、带动夹环11上下摆动,因着内拉杆4的上方为左右两侧敞开的空
心结构,使得连接座7可以将夹环11向下摆入内拉杆4中。
28.前侧的所述轴承座6外圈上设置有挂钩18,所述转轴5前侧设置有一圈挂环19;挂钩18可以钩住挂环19,使轴承座6外圈与转轴5相连接,从而固定住转轴5,而设置一圈挂环19便于固定旋转不同角度后的转轴5。
29.所述内螺杆8的内螺纹与丝杆9的外螺纹相契合,所述丝杆9右端上设置有螺母20,所述螺母20的内螺纹与丝杆9的外螺纹相契合,所述螺母20的直径与内螺杆8外圈的直径相等;由于丝杆9与内螺杆8的螺纹相契合,使得丝杆9可以旋入内螺杆8或从内螺杆8中旋出,由此调整长度,又因着螺母20与丝杆9的螺纹相契合,使得螺母20可在丝杆9外圈旋转移动,当丝杆9从内螺杆8旋出或旋入对应长度后,可将螺母20向左旋转移动并使其与内螺杆8贴合,由此来锁住丝杆9。
30.所述球形万向节10的外圈布满孔洞,所述球形万向节内10的球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贯穿的销孔21,所述销孔21的直径与外圈每个孔洞的直径相等;球形万向节10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球体来完成旋转以及多角度的摆动,由于球形万向节10固定连接夹环11,由此来调整夹环11的角度,当夹环11调整好对应角度后,用销子插入孔洞并穿过球体上的销孔21,从而锁死住球形万向节10,避免其继续摆动。
31.所述夹环11底部设置有扭力弹簧22,所述夹环11由中间分为左右两半,所述扭力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11;扭力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11,使得掰开夹环11后夹环11会自行合闭,由此方便固定住嫁接枝条。
32.所述前侧夹块12比后侧夹块13略厚,所述前侧夹块12与后侧夹块13外圈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固定连接夹环11的内壁上;前侧夹块12用于夹紧较细的枝条,也就是接穗,后侧夹块13用于夹紧较粗的枝条,也就是砧木,由此当接穗嫁接在砧木前端时,夹环11可同时夹紧接穗与砧木,避免接穗从砧木前端脱落,由于枝条表面大多不规则,其中枝条表面的凸出位置会将与其贴合的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向内推回,枝条表面的凹陷位置,会使与其相贴合的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被第二弹簧23进一步推出,从而保证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与枝条的接触面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夹住枝条。
33.所述前侧夹块12与后侧夹块13的内圈均设置有橡胶层24;设置橡胶层24可以在前侧夹块12与后侧夹块13夹紧枝条的同时保护枝条不受损伤。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锥脚1插入土壤中,使防风架固定住,然后将内拉杆4从外拉杆3内向上抽出,当内拉杆4在外拉杆3内向上移动时,内拉杆4上的锁销17会被外拉杆3内壁顶入开槽15中,当锁销17上移至外拉杆3的每个通孔14位置后,锁销17会被第一弹簧16推出并卡入通孔14中,从而固定住内拉杆4,然后按压通孔14处的锁销17,并将内拉杆4继续向上抽出,由于锁销17前端为曲面结构,使得当内拉杆4带着锁销17向上移动时,锁销17前端会从通孔14外缘滑出并还会被外拉杆3的内壁顶回开槽15中,流程往复,直至内拉杆4调整到对应高度,然后将挂钩18与挂环19脱离,并旋转连接座7使内螺杆8、丝杆9、球形万向节10、夹环11一并从内拉杆4旋出,调整好角度后再将挂钩18钩住挂环19,使转轴5连同连接座7固定住,接着先将螺母20向右旋转至丝杆9的右端,由于丝杆9与内螺杆8的螺纹相契合,使得丝杆9可以旋入内螺杆8或从内螺杆8中旋出,由此来调整长度,调整好长度以后,再将螺母20向左旋转移动并与内螺杆8相贴合,以此来锁住丝杆9,然后由于球形万向节10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球体来完成旋转以及多角度的摆动,而且球形万向节10固定
连接夹环11,由此来调整夹环11的角度,当夹环11调整好对应角度后,用销子插入孔洞并穿过球体上的销孔21,从而锁死住球形万向节10,避免其继续摆动,最后掰开夹环11,使其夹住接穗与砧木的连接处,由于夹环11底部设置有扭力弹簧22,且扭力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两半边的夹环11,使得掰开夹环11后夹环11会自行合闭,由此固定住嫁接枝条,在夹环11夹住枝条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前侧夹块12夹紧较细的枝条,也就是接穗,后侧夹块13夹紧较粗的枝条,也就是砧木,夹环11以此来同时夹紧接穗与砧木,而且由于枝条表面大多不规则,其中枝条表面的凸出位置会将与其贴合的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向内推回,枝条表面的凹陷位置,会使与其相贴合的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被第二弹簧23进一步推出,使得前侧夹块12或后侧夹块13与枝条的接触面最大化,进一步夹住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