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5  1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接触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


背景技术:

2.真空接触器用于分闸和合闸线路,其一般包括真空室以及安装于真空室内的静触头、动触头,通过动触头滑动与静触头接触、分离对应实现合闸、分闸,并在分闸过程中利用真空室内真空实现抑制电弧的作用。真空接触器中动触头、静触头相互接触时存在较大接触电阻,而矿用设备一般工作电流较大,因此矿用真空接触器合闸后在动、静触头结合处会产生大量热量。若真空室及其内部部件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容易导致材料疲劳老化,降低真空性能。因此现有技术真空接触器存在散热性能差导致抑制电弧能力下降的问题,影响其在矿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真空接触器存在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包括真空室,真空室内一端固定有静触头,真空室内另一端滑动安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外同轴罩设有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一绝缘导热罩围于动触头外并仅留动触头与静触头相对的端面敞开,静触头外同轴罩设有第二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围于静触头外并仅留静触头与动触头相对的端面敞开,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时,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对合形成整体导热罩结构,其中第二绝缘导热罩外壁连接有与真空室侧壁接触或从真空室侧壁穿出的绝缘导热部。
6.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端面设有环槽,所述第一绝缘导热罩对应于动触头环槽位置设有环体嵌入至动触头环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远离动触头的端面设有环槽,所述第二绝缘导热罩对应于静触头环槽位置设有环体嵌入至静触头环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静触头两者之中一者的轴向长度小于对应的绝缘导热罩轴向长度,另一者的轴向长度大于对应的绝缘导热罩轴向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室外表面固定有绝缘散热片,所述绝缘导热部从真空室穿出时连接于绝缘散热片。
10.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绝缘导热部、绝缘散热片均采用绝缘导热陶瓷材料制成。当动触头、静触头接触合闸后,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合围成整体导热罩,将动触头、静触头罩于其内,由此动触头、静触头结合后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罩,再经绝缘导热部传导至真空室侧壁或者真空室外的绝缘散热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实现合闸时,可通过导热罩、导热部等将合闸处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真空室侧壁或真空室外,由此可实现快速散热的功能,能够降低真空接触
器合闸后内部温度,提高散热能力以及真空接触器使用寿命和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闸时结构正剖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闸时结构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包括真空室1,真空室1内下端固定有静触头2,静触头2连接的静触头杆从真空室1下端穿出后连接母排;真空室1内上端滑动安装有动触头3,动触头3连接的动触头杆从真空室1上端穿出后连接母排。
16.动触头3外同轴围罩有第一绝缘导热罩4,第一绝缘导热罩4围于动触头3的侧面、上端面,并仅留动触头3的下端面敞开与静触头2相对。动触头3的侧面、上端面分别与第一绝缘导热罩4内壁紧密接触,在动触头3的上端面向下成型有环套于动触头杆外的环槽,第一绝缘导热罩4的顶部对应环槽位置向下成型有环体5,环体5嵌入至动触头3上端面环槽中并环套于动触头杆外,由此可使第一绝缘导热罩4能够深入至动触头3中实现接触。动触头3竖直方向轴向长度小于第一绝缘导热罩4的竖直方向轴向长度,由此第一绝缘导热罩4下端相对于动触头3下端面向下伸出。
17.静触头2外同轴围罩有第二绝缘导热罩6,第二绝缘导热罩6围于静触头2的侧面、下端面,并仅留静触头2的上端面敞开与动触头3相对。静触头2的侧面、下端面分别与第二绝缘导热罩6内壁紧密接触,在静触头2的下端面向上成型有环套于静触头杆外的环槽,第二绝缘导热罩6的底部对应环槽位置向上成型有环体,环体嵌入至静触头2下端面环槽中并环套于静触头杆外,由此可使第二绝缘导热罩6能够深入至静触头2中实现接触。静触头2竖直方向轴向长度大于第二绝缘导热罩6的竖直方向轴向长度,由此静触头2上端相对于第二绝缘导热罩6上端向上伸出,并且伸出的长度与第一绝缘导热罩4下端相对于动触头3下端面伸出的长度一致。
18.如图2所示,当动触头3与静触头2对合接触时,静触头2上端伸入至第一绝缘导热罩4中,第一绝缘导热罩4与第二绝缘导热罩6相互对合形成整体导热罩,使动触头3、静触头2结合后罩于导热罩内。
19.静触头2的外壁连接有呈辐条状分布的多个绝缘导热部7,各个绝缘导热部7分别与真空室1侧壁接触,由此可将热量导向真空室1侧壁进行散热。或者,各个绝缘导热部7分别从真空室1侧壁穿出,以将热量导向至真空室1外,真空室1与绝缘导热部7结合处通过密封焊方式处理实现密封。
20.真空室1的外壁可以设置多个绝缘散热片8,当绝缘导热部7从真空室1穿出后,绝缘导热部1一一对应连接于绝缘散热片8,通过绝缘散热片8实现散热。
2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导热罩4、第二绝缘导热罩6、绝缘导热部7、绝缘散热片8均为绝缘导热陶瓷材料如氮化硅陶瓷灯制成,并且第二绝缘导热罩6、绝缘导热部7、绝缘散热片8可成型为一体结构。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
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包括真空室,真空室内一端固定有静触头,真空室内另一端滑动安装有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外同轴罩设有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一绝缘导热罩围于动触头外并仅留动触头与静触头相对的端面敞开,静触头外同轴罩设有第二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围于静触头外并仅留静触头与动触头相对的端面敞开,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时,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对合形成整体导热罩结构,其中第二绝缘导热罩外壁连接有与真空室侧壁接触或从真空室侧壁穿出的绝缘导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端面设有环槽,所述第一绝缘导热罩对应于动触头环槽位置设有环体嵌入至动触头环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远离动触头的端面设有环槽,所述第二绝缘导热罩对应于静触头环槽位置设有环体嵌入至静触头环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静触头两者之中一者的轴向长度小于对应的绝缘导热罩轴向长度,另一者的轴向长度大于对应的绝缘导热罩轴向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外表面固定有绝缘散热片,所述绝缘导热部从真空室穿出时连接于绝缘散热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导热罩的矿用真空接触器,包括真空室,真空室内有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外罩设有第一绝缘导热罩,静触头外罩设有第二绝缘导热罩,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时,第一绝缘导热罩、第二绝缘导热罩对合形成整体导热罩结构,第二绝缘导热罩外壁连接有绝缘导热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散热能力以及真空接触器使用寿命和性能。及真空接触器使用寿命和性能。及真空接触器使用寿命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传友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