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
背景技术:
2.滤波电感,分为e型,t型,dr型,r型,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
3.目前,在使用滤波电感时,会将线圈缠绕于磁芯上,从而形成滤波电感进行安装,在对滤波电感进行安装时,会将滤波电感安装到防护壳的内部,从而方便后续滤波电感进行工作,并且能够防止滤波电感受到损坏,但是目前的防护壳在将滤波电感安装后,在滤波电感产生热量后,不方便对其进行散热,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磁芯的长度进行调节,导致后续不方便对滤波电感进行安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壳,所述活动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壳的内部设有滤波电感本体,所述活动壳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活动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连接框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活动壳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活动盖。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内壁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开设有开孔,所述滤波电感本体的一端贯穿开孔并延伸至连接框外部。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活动壳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壳的一侧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与滤波电感本体相贴合,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连接框和进气孔,配合微型电机和风叶,使得能方便的对活动壳进行散热,从而方便将滤波电感本体散发的热量吹出,方便滤波电感本体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壳和活动壳,配合壳盖和活动盖,使得能根据不同长度的滤波电感本体进行调节,从而方便的将滤波电感本体进行组装,省时省力,提高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14.2、通过滑槽和滑块,配合活动槽和活动块,使得能在活动壳和活动盖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和固定,方便活动壳和活动盖进行移动,通过活动盖,配合螺栓,使得能方便的对活动盖进行安装,方便对滤波电感本体进行防护。
15.3、通过防护板,配合排气孔,使得在安装完成后,能方便的将开槽进行关闭,从而方便滤波电感本体进行工作,并且不影响散热。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1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的活动壳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2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壳、101-滑槽、102-强力弹簧、2-活动壳、201-滑块、3-开槽、4-滤波电感本体、5-连接框、501-进气孔、6-微型电机、601-风叶、7-连接杆、701-限位块、8-壳盖、801-活动槽、9-活动盖、901-活动块、10-螺栓、11-防护板、110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4,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包括安装壳1,所述安装壳1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壳2,所述活动壳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01,所述活动壳2的内部设有滤波电感本体4,所述活动壳2的一侧开设有开槽3,所述活动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501,所述连接框5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601,所述活动壳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
所述连接杆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壳盖8,所述壳盖8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801,所述活动槽8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01,所述活动块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活动盖9。
28.所述安装壳1内壁的底端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块201滑动连接于滑槽101的内部,所述滑块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02,所述强力弹簧102的一端与滑槽101内壁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对活动壳2进行限位和固定,方便活动壳2进行左右移动,并且还能够对活动壳2进行拉动。
29.所述连接框5的一侧开设有开孔,所述滤波电感本体4的一端贯穿开孔并延伸至连接框5外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滤波电感本体4能够方便的延伸出去进行安装。
30.所述连接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01,所述限位块7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防止壳盖8从连接杆7上脱离。
31.所述活动盖9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活动壳2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能方便的将活动盖9安装在活动壳2上。
32.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根据滤波电感本体4的长度,抓住两个活动壳2进行拉动,从而使得活动壳2带动滑块201在滑槽101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强力弹簧102进行伸张,从而方便的对活动壳2的长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滤波电感本体4放入到两个活动壳2的内部,并且使得滤波电感本体4的两端穿过开槽3,安装完成后,在强力弹簧102的回缩作用下,对活动壳2进行拉动,从而对活动壳2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在抓住壳盖8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壳盖8盖到活动壳2的顶部,然后抓住活动盖9进行拉动,带动活动块901在活动槽801的内部进行滑动,使得活动盖9和壳盖8对活动壳2进行关闭,然后抓住螺栓10进行拧动,使得螺栓10拧入到活动壳2的内部,对活动盖9进行安装。
33.在需要对滤波电感本体4进行散热时,启动微型电机6,微型电机6带动风叶60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501进入到活动壳2的内部,从而使得热量从开槽3排出,方便对滤波电感本体4进行散热。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5,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电感,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活动壳2的一侧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一侧与滤波电感本体4相贴合,所述防护板11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1101,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对开槽3进行关闭,方便滤波电感本体4进行工作,不需要散热。
36.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根据滤波电感本体4的长度,抓住两个活动壳2进行拉动,从而使得活动壳2带动滑块201在滑槽101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强力弹簧102进行伸张,从而方便的对活动壳2的长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滤波电感本体4放入到两个活动壳2的内部,并且使得滤波电感本体4的两端穿过开槽3,安装完成后,在强力弹簧102的回缩作用下,对活动壳2进行拉动,从而对活动壳2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在抓住壳盖8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壳盖8盖到活动壳2的顶部,然后抓住活动盖9进行拉动,带动活动块901在活动槽801的内部进行滑动,使得活动盖9和壳盖8对活动壳2进行关闭,然后抓住螺栓10进行拧动,使得螺栓10拧入到活动壳2的内部,对活动盖9进行安装。
37.然后抓住防护板11进行推动,从而使得防护板11对开槽3进行关闭,在需要对滤波电感本体4进行散热时,启动微型电机6,微型电机6带动风叶60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501进入到活动壳2的内部,从而使得热量从排气孔1101排出,方便对滤波
电感本体4进行散热。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