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5  1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推进,不仅在城镇区域实现了居民用电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而且对偏远地区用电也提出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全采集”即需要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具备更高的无线通讯成功率,因此大大增加了现场终端安装运维的难度及工作量。
3.在日常终端的安装运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终端信号强度,同时减少过多连接线及接头所带来的安装工作量,对于现场的运行维护管理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经市场调研,目前市场暂无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专用的三通同轴连接器,普通射频三通转接头因接口不匹配的原因,无法直接满足终端的专用接口需求。
4.现有三通同轴连接器的缺点有:普通三通转接头无法直接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上的多个通讯模块接口互接,需增加多个转接头及转接线;过多的转接头会导致信号衰减加剧,驻波比增大;转接头、转接线过多,现场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采用三个不同的专用接口来匹配终端多个通讯模块接口,去除多余的转接头减少信号衰减,从而提升通讯模块接收信号的强度,间接提高用电采集终端通讯成功率。
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包括铸铝屏蔽盒、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设置在铸铝屏蔽盒内,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均与信号传输电路板相连,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b端穿过所述铸铝屏蔽盒上开孔向外延伸,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天馈线,所述连接线二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一,所述连接线三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二;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通过外部天馈线与终端通讯模块一或终端通讯模块二进行信号通讯,连接线一的a端经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二与终端通讯模块一形成信号传输回路,连接线的a端经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三与终端通讯模块二形成信号传输回路
7.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屏蔽线焊接在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芯线焊接在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的信号端;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安装接头为n母头,所述连接线二的b端安装接头为sma-j接头,所述连接线三的b端安装接头为bnc-j接头。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均为syv50-3连接线。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一的长度为10~15cm,所述连接线二的长度为20~25cm,所述连接线三的长度为15~20cm。
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连接器在使用时,将n母头连接终端天馈线,、sma-j接头连接通讯模块一、bnc-j接头连接通讯模块二,只需3个接头即可完成终端与天馈线的连接,较原先减少3次接线操作。
11.天馈线接收到的终端通讯模块一无线电信号可通过连接线一传输至信号传输电路板,然后通过连接线二传输至终端通讯模块一,发射信号是上述接收流程的逆向过程。
12.天馈线接收到的终端通讯模块二无线电信号通过连接线一传输至信号传输电路板,然后通过连接线三传输至终端通讯模块二,发射流程是上述接收流程的逆向过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16.如图1、图2所示的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包括铸铝屏蔽盒4、信号传输电路板5、n母头、sma-j接头、bnc-j接头、连接线一1、连接线二2、连接线三3,连接线一1、连接线二2、连接线三3均采用syv50-3。信号传输电路板5封装入铸铝屏蔽盒4内,连接线一1、连接线二2、连接线三3的a端与信号传输电路板5相连,b端穿过铸铝屏蔽盒4开孔延伸至盒外。
17.syv50-3连接线一1:长度10cm,连接线一1的a端屏蔽线及芯线分别焊接到信号传输电路板5接地端及信号端,连接线一1的b端装接n母头,n母头与外部天馈线连接。syv50-3连接线二2:长度20cm,连接线二2的a端屏蔽线及芯线分别焊接到信号传输电路板5接地端及信号端,b端装接sma-j接头,sma-j接头与终端通讯模块一连接。syv50-3连接线三3:长度15cm,连接线三3的a端屏蔽线及芯线分别焊接到信号传输电路板5接地端及信号端,bnc-j接头与终端通讯模块二连接。信号传输电路板5上设有电路一6、电路二7,连接线一1的信号端接入信号传输电路板5后经电路一6与连接线二2的信号端连通,连接线一1的信号端经电路二7与连接线三3的信号端连通。
1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n母头连接外部终端天馈线,sma-j接头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一,bnc-j接头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二,只需连接3个接头即可完成终端与天馈线的连接,较原先减少3次接线操作。
19.天馈线接收到的终端通讯模块一无线电信号通过连接线一传输至信号传输电路板,然后通过连接线二传输至终端通讯模块一,发射信号是上述接收流程的逆向过程。
20.天馈线接收到的终端通讯模块二无线电信号通过连接线一传输至信号传输电路板,然后通过连接线三传输至终端通讯模块二,发射流程是上述接收流程的逆向过程。
21.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铝屏蔽盒、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设置在铸铝屏蔽盒内,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均与信号传输电路板相连,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b端穿过所述铸铝屏蔽盒上开孔向外延伸,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天馈线,所述连接线二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一,所述连接线三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二;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通过外部天馈线与终端通讯模块一或终端通讯模块二进行信号通讯,连接线一的a端经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二与终端通讯模块一形成信号传输回路,连接线的a端经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连接线三与终端通讯模块二形成信号传输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屏蔽线焊接在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芯线焊接在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板的信号端;所述连接线一的b端安装接头为n母头,所述连接线二的b端安装接头为sma-j接头,所述连接线三的b端安装接头为bnc-j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均为syv50-3连接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一的长度为10~15cm,所述连接线二的长度为20~25cm,所述连接线三的长度为15~2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电采集终端专用三通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电路板设置在铸铝屏蔽盒内,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A端均与信号传输电路板相连,连接线一、连接线二、连接线三的B端穿过铸铝屏蔽盒上开孔向外延伸,连接线一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天馈线,连接线二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一,连接线三的B端设有安装接头用于连接终端通讯模块二;连接线一的B端通过外部天馈线与终端通讯模块一或终端通讯模块二进行信号通讯。本实用新型去除多余的转接头减少信号衰减,从而提升通讯模块接收信号的强度。从而提升通讯模块接收信号的强度。从而提升通讯模块接收信号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倪超 王菲 丁俊 许彪 潘开国 潘国超 许伟欣 刘忠 刘恒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