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5  1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


背景技术:

2.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是颅脑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通常由引流管、导丝、引流袋、三通阀、调压瓶等组成,适用于对人体脑脊液、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需进行外引流的患者。
3.现有的引流装置由医生手持引流管进入颅内,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手术,无法直接观察引流管插入的姿态及颅内病变部位的状态,若医生经验不足,手术过程中很容易损伤颅内其他组织,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手术效率低下,增加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能适配多种规格的引流管(例如最常用的fr10、fr12、fr14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导管为引流管与电磁导航系统的结合提供了连接平台。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包括至少两个导管,各个导管分别与不同规格的引流管配合使用,各个导管依次嵌套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将各导管从内至外依次记作第一导管、第二导管

、第n导管,其中n≥2,每个导管均包括管柄以及管体,所述管柄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管体相连通。
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管柄的侧表面上沿着周向间隔的设有凹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锁紧螺丝,所述第一锁紧螺丝套在所述第一导管的管体上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一锁紧螺母以及第二锁紧螺丝,其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的管柄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管上的第一锁紧螺丝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锁紧螺丝套在所述第二导管的管体上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以此类推,处于中间的导管上均设有锁紧螺母以及锁紧螺丝,所述第n导管上设有第(n-1)锁紧螺母,所述第(n-1)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第n导管的管柄内且与第(n-1)导管上设置的第(n-1)锁紧螺丝配合使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的管体内径与第一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一导管的管体外径与第二导管的管体内径匹配;所述第二导管的管体内径与第二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二导管的管体外径与第三导管的管体内径匹配;以此类推,所述第n导管的管体内径与第n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n导管的管体内径还与所述第(n-1)导管的管体外径匹配。
9.本技术的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配合电磁导航系统能实现多种规格的引流管(例如最常用的fr10、fr12、fr14引流管)的精确定位;在手术过程中,将所述引流管导管固定于电磁导航系统机械臂的
末端定位装置上,能够使电磁导航系统在磁场范围内追踪到该导管;确定穿刺位置,通过电磁导航系统控制机械臂移动到颅脑穿刺位置,在所述引流管导管中插入引流管,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手术。
附图说明
10.图1示出了实施例中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是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1-2)是拆解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一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是主视结构示意图,(2-2)是俯视结构示意图,(2-3)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12.图3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二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是主视结构示意图,(3-2)是俯视结构示意图,(3-3)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是主视结构示意图,(4-2)是俯视结构示意图,(4-3)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5示出了实施例中引流管导管与末端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0-引流管导管,20-末端定位装置,30-跟踪单元,40-机械臂,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第三导管,111-第一锁紧螺丝,112-第一管体,113-第一管柄,114-第一凹槽,121-第二锁紧螺丝,122-第一锁紧螺母,123-第二管柄,124-第二管体,125-第二凹槽,131-第三管体,132-第二锁紧螺母,133-第三管柄,134-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8.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包括至少两个导管,各个导管分别与不同规格的引流管配合使用,各个导管依次嵌套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将各导管从内至外依次记作第一导管、第二导管

,第n导管,其中n≥2,每个导管均包括管柄以及管体,所述管柄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管体相连通,为了方便装配,在所述管柄的侧表面上沿着周向间隔的设有凹槽,使得所述管柄的侧表面凹凸不平,方便转动。
19.所述第一导管11上设有第一锁紧螺丝111,所述第一锁紧螺丝111套在所述第一导管11的管体(记作第一管体112)上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螺丝111套在所述管体的顶端,也就是靠近所述第一导管11的管柄(记作第一管柄113)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管12上设有第一锁紧螺母122以及第二锁紧螺丝121,其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2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柄(记作第二管柄123)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管11上的第一锁紧螺丝111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锁紧螺丝121套在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体(记作第二管体124)上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以此类推,处于中间的导管上均设有锁紧螺母以及锁紧螺
丝,所述第n导管上设有第(n-1)锁紧螺母,所述第(n-1)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第n导管的管柄内且与第(n-1)导管上设置的第(n-1)锁紧螺丝配合使用,在本实施例中,n=3,即所述第三导管13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母132,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32设置在所述第三导管13的管柄(记作第三管柄133)内且与第二导管12上设置的第二锁紧螺丝121配合使用。
20.所述第一导管11的管体内径与第一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例如与fr10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一导管11的管体外径与第二导管12的管体内径匹配;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体内径与第二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例如与fr12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体外径与第三导管13的管体(记作第三管体131)内径匹配;以此类推,所述第n导管的管体内径与第n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所述第n导管的管体内径还与所述第(n-1)导管的管体外径匹配,在本实施例中,n=3,所述第三导管13的管体内径与第三种规格的引流管的直径匹配,例如与fr14引流管的直径匹配。
21.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图5所示,将本技术所涉及的引流管导管10固定在末端定位装置20上,所述末端定位装置20上还设有与电磁导航系统相连接的跟踪单元30,所述末端定位装置20固定在机械臂40上,连接电磁导航系统后,完成注册、配准等工作,能够使电磁导航系统在磁场范围内追踪到该导管;确定穿刺位置,通过电磁导航系统控制机械臂移动到颅脑穿刺位置,此时由医生选择引流管的规格,之后将相关规格的引流管插入相应的导管内到达颅内,即可继续进行手术。
22.在本实施例中,n=3,三种规格的引流管分别是fr10引流管、fr12引流管和fr14引流管,当使用fr14引流管时,直接将fr14引流管插入第三导管13内;当使用fr12引流管时,将第二导管12拧入第三导管13中,之后再将fr12引流管插入第二导管12内;使用fr10引流管时,将第一导管11拧入第二导管12中,之后再将fr10引流管插入第一导管11内。
23.本技术所涉及的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导管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配合电磁导航系统能实现多种规格的引流管(例如最常用的fr10、fr12、fr14引流管)的精确定位;在手术过程中,将所述引流管导管固定于电磁导航系统机械臂的末端定位装置上,能够使电磁导航系统在磁场范围内追踪到该导管;确定穿刺位置,通过电磁导航系统控制机械臂移动到颅脑穿刺位置,在所述引流管导管中插入引流管,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手术。
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