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的支撑支座。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由于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梁柱作为框架结构的主要支撑结构,其通过支撑支座相互连接固定。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支座大都为板状结构,无法与建筑物内的排水系统对接,使得需要单独设置一个排水出口,导致结构复杂而且容易发生堵塞,不便于水排出。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支撑柱太阳能电池板地面安装模块[申请号:201220157030.x],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个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塑料边框、四根支撑杆以及一个支撑柱,所述塑料边框的下表面设有四个凸出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横向的插槽,所述四个安装块分别位于塑料边框的四个转角处,所述四根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贴合于塑料边框四个转角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块穿过卡槽,插槽内插入一个金属插销将安装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塑料边框的四角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与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4]
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固,方便拆卸,且节约占地空间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简化结构且便于建筑物内的水排出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连接件的支撑支座,包括支座底板,所述支座底板上方设有支座顶板,所述支座顶板与支座底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连通建筑物排水系统的排水空腔,所述排水空腔位于支座顶板和支座底板之间。
[0008]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支座底板与支座顶板相互平行设置。
[0009]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块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侧边沿和支座顶板侧边沿固定连接的边沿支撑板,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块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尾部和支座顶板尾部固定连接的尾部支撑板。
[0010]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尾部支撑板与边沿支撑板之间相互垂直。
[0011]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尾部支撑板和边沿支撑板上均贯穿设置有安装通孔。
[0012]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位于排水空腔内的中心支撑板,所述中心支撑板位于支座底板的中心位置,中心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和支座
顶板固定连接,中心支撑板的一侧与尾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3]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边沿支撑板设有两块且两块边沿支撑板沿中心支撑板对称设置。
[0014]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述边沿支撑板与尾部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排水空腔相连通。
[0015]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支座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预埋件的预埋件安装孔。
[0016]
在上述的连接件的支撑支座中,所述支座底板和支座顶板的一端均呈圆弧形。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在支座底板上方设有支座顶板,并利用连接组件撑开支座底板与支座顶板之间的距离以形成可对接建筑物排水系统的排水空腔,使得建筑物排水系统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出水口,简化了建筑物结构且便于建筑物内的水排出。
[0019]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的成本较低,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支座底板440、支座顶板441、连接组件442、排水空腔443、边沿支撑板444、尾部支撑板445、安装通孔446、中心支撑板447、间隙448、预埋件安装孔44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一种连接件的支撑支座,如图1所示,包括支座底板440,所述支座底板440上方设有支座顶板441,所述支座顶板441与支座底板44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42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连通建筑物排水系统的排水空腔443,所述排水空腔443位于支座顶板441和支座底板440之间。优选地,所述支座底板440与支座顶板441相互平行设置。这样更加便于安装。
[002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楼板连接至支撑支座上,预埋件连接在支座底板440上,此时楼板的排水系统与排水空腔443连通。故本实用新型在支座底板440上方设有支座顶板441,并利用连接组件442撑开支座底板440与支座顶板441之间的距离以形成可对接建筑物排水系统的排水空腔443,使得建筑物排水系统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出水口,简化了建筑物结构且便于建筑物内的水排出。
[0026]
优选地,所述支座底板440和支座顶板441的一端均呈圆弧形。圆弧形设计可避免安装时损伤安装工作人员。
[0027]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组件442包括至少一块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440侧边沿和支座顶板441侧边沿固定连接的边沿支撑板444,连接组件442还包括至少一块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440尾部和支座顶板441尾部固定连接的尾部支撑板445。其中,所述尾部支撑板445与边沿支撑板444之间相互垂直。这样可以保证支撑支座顶板441的支撑力分布的均匀性,保证支撑过程的稳定性。
[0028]
如图2所示,所述尾部支撑板445和边沿支撑板444上均贯穿设置有安装通孔446。
安装通孔446的设置便于楼板结构连接至边沿支撑板444或尾部支撑板445上。
[0029]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组件442还包括位于排水空腔443内的中心支撑板447,所述中心支撑板447位于支座底板440的中心位置,中心支撑板447的两端分别与支座底板440和支座顶板441固定连接,中心支撑板447的一侧与尾部支撑板445固定连接。在中心位置再设置一块中心支撑板447可进一步保证支撑的可靠性。
[0030]
优选地,所述边沿支撑板444设有两块且两块边沿支撑板444沿中心支撑板447对称设置。
[0031]
如图1所示,所述边沿支撑板444与尾部支撑板445之间设有间隙448,所述间隙448与排水空腔443相连通。排水系统通过间隙448接入排水空腔443,从而利用排水空腔443进行排水。
[0032]
如图1所示,所述支座底板44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预埋件的预埋件安装孔449。预埋件安装孔449的设置便于预埋结构连接至支座底板440上。
[003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4]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座底板440、支座顶板441、连接组件442、排水空腔443、边沿支撑板444、尾部支撑板445、安装通孔446、中心支撑板447、间隙448、预埋件安装孔44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