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5  137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音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


背景技术:

2.目前,隔音屏一般应用于室外,应用于室内的还没有;以及现在的用于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其自身结构强度不高,容易损坏,且隔音效果不强,不能解决隔音的需求,有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
4.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包括骨架、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一端的第一边框、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另一端的第二边框、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中部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将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包裹成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包裹布;所述骨架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一隔板形成两个隔音槽,所述骨架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形成两个隔音槽,所述骨架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边框形成隔音槽,每个所述隔音槽内设有与所述隔音槽相配合的吸音材料;所述第一边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框一端的限位边,所述第二边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框自远离所述骨架一端的限位边,所述第一隔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两端的两条限位边,所述第二隔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自远离所述骨架一端的限位边,每条所述限位边用于限制所述吸音材料移动。
5.进一步的,每条所述限位边与所述骨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二隔板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内的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二隔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一隔板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内的第一阻挡件,两个所述第一阻挡件位于所述骨架一侧,所述第一边框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框朝向所述第一隔板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内的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一隔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边框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内的第二阻挡件,两个所述第二阻挡件位于所述骨架另一侧,每个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每个所述第二阻挡件均用于阻挡所述吸音材料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材料为隔音棉。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用于设置在两个点之间,包括多个上述的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多个所述单元结构相配合于两个所述点之间且靠近对应所述点的两个所述单元结构通过所述包裹布抵接于所述点上,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结构通过所述包裹布紧贴或不紧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通
过骨架、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一体成型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的限位边与对应边框为一体成型的,以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限位边与对应隔板为一体成型的,增加单元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不易变形、损坏等;包裹布将骨架、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的每个隔音槽的开口包裹封闭起来,使得设置在隔音槽内的吸音材料不露出于单元结构外,增加单元结构的美观性;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限位边限制吸音材料移动出隔音槽,增加单元结构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未设有吸音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设有吸音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隔音屏关闭时与两点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隔音屏半打开状态时与两点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隔音屏完全打开状态时与两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包括骨架10、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10一端的第一边框20、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10另一端的第二边框30、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骨架10中部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以及将所述第一边框20、所述第二边框30、所述第一隔板40和所述第二隔板50包裹成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包裹布60;所述骨架10与所述第一边框20和所述第一隔板40形成两个隔音槽70,所述骨架10与所述第一隔板40和所述第二隔板50形成两个隔音槽70,所述骨架10与所述第一隔板40和所述第二边框30形成隔音槽70,每个所述隔音槽70内设有与所述隔音槽70相配合的吸音材料80;所述第一边框2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框20一端的限位边90,所述第二边框3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框30自远离所述骨架10一端的限位边90,所述第一隔板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0两端的两条限位边90,所述第二隔板5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0自远离所述骨架10一端的限位边90,每条所述限位边90用于限制所述吸音材料80移动。
17.骨架10、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为一体成型的,第一边框20和第二边框30上的限位边90与对应边框为一体成型的,以及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上的限位边90与对应隔板为一体成型的,增加单元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不易变形、损坏等;包裹布60将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包裹成横截面(俯视图)为平行四边形的单元结构,并将骨架10、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形成的每个隔音槽70的开口包裹封闭起来,使得设置在隔音槽70内的吸音材料80不露出于单元结构外,增加单元结构的美观性,且有一定限制吸音材料80移动的作用;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上的限位边90限制吸音材料80移动出隔音槽70,增加单元结构的隔音效果。
18.需要说明的是,单元结构具有三层隔音结构,三层隔音结构大约能隔音30分贝。
19.每条所述限位边90与所述骨架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具体的,单元结构两侧的两个侧壁(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边)需要呈一定锐角角度的,以配合应用此单元结构的隔音屏,以方便隔音屏后续的使用。
20.所述第一隔板4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0朝向所述第二隔板50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70内的第一阻挡件100,所述第二隔板5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0朝向所述第一隔板40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70内的第一阻挡件100,两个所述第一阻挡件100位于所述骨架10一侧,所述第一边框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框20朝向所述第一隔板40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70内的第二阻挡件110,所述第一隔板4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0朝向所述第一边框20一侧且位于所述隔音槽70内的第二阻挡件110,两个所述第二阻挡件110位于所述骨架10另一侧,每个所述第一阻挡件100和每个所述第二阻挡件110均用于阻挡所述吸音材料80移动。进一步的,两个第一阻挡件100和两个第二阻挡件110均设置在隔音槽70内的吸音材料80移动,以免吸音材料80移动露出隔音槽70部分的空间,以影响其单元结构的隔音效果;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阻挡件100和两个第二阻挡件110均是以对称设置的。
21.所述吸音材料80为隔音棉。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用于设置在两个点200之间,包括多个上述的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多个所述单元结构相配合于两个所述点200之间且靠近对应所述点200的两个所述单元结构通过所述包裹布60抵接于所述点200上,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结构通过所述包裹布60紧贴或不紧贴。通过多个单元结构相配合的设置在两个点200之间,形成隔音屏,以将隔音屏两侧的声音进行隔音;两个单元结构通过包裹布60紧贴,隔音效果会更好一些,两个单元结构通过包裹布60不紧贴,隔音效果相对差一点200,使得隔音屏具备通风降噪的功能;其中,图3、图4和图5上的虚线相当于收拢线,且每个单元结构顶端连接有转动装置,不在需要隔音隔音屏两侧的声音时,启动开关,转动装置带动对应单元结构转动,以使相邻两个单元之间露出较大的间隔,隔音屏不在具有隔音功能;转动装置带动对应单元结构转动90度后,可通过收拢线将多个单元结构拉拢起来,留出一定的空间,可放置其他一些物品等,根据需要进行隔音屏的多个单元结构的收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屏的单元结构及能通风降噪的隔音屏通过骨架10、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为一体成型的,第一边框20和第二边框30上的限位边90与对应边框为一体成型的,以及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上的限位边90与对应隔板为一体成型的,增加单元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不易变形、损坏等;包裹布60将骨架10、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形成的每个隔音槽70的开口包裹封闭起来,使得设置在隔音槽70内的吸音材料80不露出于单元结构外,增加单元结构的美观性;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30、第一隔板40和第二隔板50上的限位边90限制吸音材料80移动出隔音槽70,增加单元结构的隔音效果。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