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2.木板包括实木板和复合板,在实木板裁切或复合板的胶合热压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然而,目前的打磨机构只能通过磨轮打磨光滑木板的大部分表面,但针对木板边缘棱角和侧表面等位置无法打磨到位,而木板这些部位虽然非常见部位,但由于前期切割等原因是毛刺形成较多的部位。而人员在搬运木板时,木板与人员手部接触最多的也是木板边缘棱角和侧表面的部分。由于这些部位毛刺多,如不及时处理,则容易划伤人员的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能处理掉木板边缘棱角和侧表面的毛刺,避免木板划伤人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竖磨轮,第二支架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二竖磨轮,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竖磨轮和第二竖磨轮之间通过水平布置的同步转轴连接,同步转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横磨轮和第二横磨轮,第一横磨轮和第二横磨轮均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一竖磨轮、第二竖磨轮、第一横磨轮和第二横磨轮均为软质磨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两者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同步转轴为伸缩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转轴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一端连接有套筒,第二轴体一端连接有滑动轴,套筒内侧壁与滑动轴外侧壁凹凸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竖磨轮与第一轴体固定连接,第一轴体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磨轮与第二轴体固定连接,第二轴体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相联动的螺杆和第三驱动装置;螺杆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螺杆与第一底座螺纹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还设有导向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座的滑轮和与第二底座连接的导轨,所述滑轮与导轨滚动配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均设有导向板;两个导向板分别位于第一竖磨轮和第二横磨轮前方;导向板的前侧呈倾斜状,导向板的后侧与木板的输送方向平行。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的优点为:
12.1、木板经过该装置时,通过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竖磨轮、两个第二竖磨轮分别对木板左右侧上下边缘的棱角处进行打磨,然后通过第一横磨轮和第二横磨轮分别对木板左右侧表面打磨,从而将这些部分的毛刺去除,则后续人员接触木板时不容易被毛刺划伤,方便木板的搬运与施工。
13.2、底座包括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间距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从而调节第一竖磨轮与第二竖磨轮的间距,调节第一横磨轮和第二横磨轮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木板,适用范围大。
14.3、同步转轴为伸缩轴,在调节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间距后,仍能通过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第一竖磨轮与第二竖磨轮,减少所需第一驱动装置的数量。
15.4、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均设有导向板,木板在与各磨辊解除前,通过导向板进行位置的调整,毛刺去除更到位。
1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的俯视图;
19.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20.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2.实施例
2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竖磨轮4,第二支架3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二竖磨轮5,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竖磨轮4和第二竖磨轮5之间通过水平布置的同步转轴6连接。同步转轴6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7,具体为电机,安装在第二支架3上。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横磨轮8和第二横磨轮9。第一横磨轮8和第二横磨轮9均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10,具体为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第一竖磨轮4、第二竖磨轮5、第一横磨轮8和第二横磨轮9均为软质磨轮。其中,第一竖磨轮4和第二竖磨轮5的旋转轴线水平布置,上下两个第一竖磨轮4正对布置,上下两个第二竖磨轮5正对布置。第一横磨轮8和第二横磨轮9左右正对布置,且沿木板18的输送方向位于两个第一竖磨轮4和两个第二竖磨轮5的后方。
24.底座1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两者之间设有间
距调节机构。第一支架2设置在第一底座11上,第二支架3设置在第二底座12上。同步转轴6为伸缩轴。
25.本实施例中,同步转轴6包括第一轴体61和第二轴体64,第一轴体61一端连接有套筒62,第二轴体64一端连接有滑动轴63。套筒62内侧壁与滑动轴63外侧壁凹凸滑动配合,具体可通过凸条和凹槽的方式滑动配合。第一竖磨轮4与第一轴体61固定连接,第一轴体61与第一支架2转动连接。第二竖磨轮5与第二轴体64固定连接,第二轴体64与第二支架3转动连接。
26.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相联动的螺杆13和第三驱动装置14,第三驱动装置14具体为电机。螺杆13与第二底座12转动连接,螺杆13与第一底座11螺纹连接。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之间还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座11的滑轮16和与第二底座12连接的导轨15,滑轮16与导轨15滚动配合。第一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驱动装置14驱动时,第二底座12通过滑轮16在导轨15上滑动。
27.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上均设有导向板17。两个导向板17分别位于第一竖磨轮4和第二横磨轮9前方。导向板17的前侧呈倾斜状,导向板17的后侧与木板18的输送方向平行。
28.使用时,先根据木板18的宽度,通过第三驱动装置14调节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的间距。然后让木板18在输送辊(图中未画出)的带动下经过两个导向板17之间,校正进入位置,然后木板18左右两侧边缘的上下棱角处分别被上下两个第一竖磨轮4和上下两个第二竖磨轮5打磨,然后木板18左右两侧边缘的侧表面再分别经过第一横磨轮8和第二横磨轮9,从而让木板18边缘处的毛刺均被打磨干净。经过木板表面毛刺去除装置的处理后,后续人员接触木板边缘时不容易被毛刺划伤,方便木板的搬运与施工,安全性较高。
29.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