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塑形服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8  14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塑形服饰。


背景技术:

2.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电子治疗设备,在满足一定的输出功率下,通过电流经人体组织,使人体发生电化学或电生理反应,用于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频率在1000hz-100khz 的中频电子治疗设备,在满足一定的输出功率下,可通过低频调制或产生干扰波的方式流经人体组织,使人体发生电化学和/或电生理反应,用于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
3.传统的服饰仅具有美观、保暖等功能,功能性单一,为了满足消费者逐步提高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将电流理疗应用于传统的服饰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塑形服饰,包括:
5.服饰本体;
6.导电件,固定于所述服饰本体的一侧,并用于接触皮肤;以及
7.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服饰本体上,并至少部分位于远离所述导电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分别信号连接于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导电件发出脉冲电流。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模块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磁吸件,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所述磁吸件与所述连接件磁吸配合;在所述磁吸件与所述连接件磁吸配合时,所述磁吸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控制模块。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磁吸件的数目为至少一个,且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件的数目为至少一个,且每一个所述连接件与一个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电件为柔性的。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电件包括具有导电功能的面料、其他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电件设置有多个,且间隔固定于所述服饰本体上,多个所述导电件均信号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外部设备或者云平台实现通讯连接。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服饰本体为上衣、裤子、内衣中的任意一种。
17.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时,首先将服饰本体穿戴在人体上,此时导电件便与人体的皮肤接触,之后将控制器连接于连接件,通过启动控制器以发出脉冲电流,脉冲电流可以通过连接件传导至导电件,以对人体的皮肤发出脉冲电流,从而传导至人体皮肤。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智能塑形服饰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智能塑形服饰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服饰本体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服饰本体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智能塑形服饰穿着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塑形服饰10,参阅图1和图4所示,其包括服饰本体100、导电件200以及控制装置300,服饰本体100用于穿着在人体上,导电件200设于服饰本体100上,并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控制装置300连接于导电件200,并用于通过导电件200释放脉冲电流。
30.具体的,导电件200固定于服饰本体100的一侧,并用于接触皮肤;控制装置300包括控制器310和连接件320,连接件320固定于服饰本体100上,并至少部分位于远离导电件200的一侧;连接件320分别信号连接于导电件200和控制器310,控制器310用于控制导电件200发出脉冲电流。
31.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首先将服饰本体100穿戴在人体20上,此时导电件200便与人体20的皮肤接触,之后将控制器310连接于连接件320,通过启动控制器310以发出脉冲电流,脉冲电流可以通过连接件320传导至导电件200,以对人体20的皮肤发出脉冲电流,从而传导至人体皮肤。
3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10发出的电流的频率范围在10hz-1100hz。由此设置,采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电流进行治疗操作时,可以实现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消
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功能。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连接件320与导电件200优选采用柔性导线连接,从而实现电连通,并且由于导线具有柔性,在穿着本实施例的服饰本体100 进行运动时,也可以避免用户产生不适感或者导线出现弯折而断裂。
34.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中还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脉冲电流发生器设于导电件200上,控制器310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控制脉冲电流发生器启动发出脉冲电流。由此设置,在使用本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穿戴舒适度。
35.进一步地,控制器310可拆卸连接于连接件320。
36.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控制器310与连接件320连接,在需要使用控制器 310时,可以便捷地将控制器310与连接件320连接,并通过导电件200实现向人体输送脉冲电流的作用;当使用完毕或者需要对服饰本体100清洁时,可以将控制器310与连接件320分离,拆装便捷,使用效果好。
37.具体的,控制器310与连接件320可以采用例如磁吸、卡接、插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满足使用需求以及强度需要的前提下,控制器 310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38.参阅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310包括壳体311、控制模块以及固定于壳体311上的磁吸件312,控制模块设于壳体311内,且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磁吸件312与连接件320磁吸配合;在磁吸件312与连接件320 磁吸配合时,磁吸件312分别电连接于连接件320和控制模块。
39.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人体首先需要穿着服饰本体100,在穿着状态下,导电件200与人体的皮肤接触;之后将控制器310靠近连接件320,壳体311可以在磁吸件312与连接件320的磁力作用下固定在服饰本体100上,此时控制模块通过磁吸件312与连接件320实现电连通,通过操作控制器310即可输出脉冲电流,并通过连接件320传导至导电件200,再通过导电件200释放脉冲电流至人体皮肤;当需要分离控制器310和连接件320时,向远离服饰本体 100的方向移动控制器310,以克服磁吸件312与连接件320之间的磁吸力,即可便捷地将控制器310从服饰本体100上拆除,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40.参阅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312的数目至少为一个,且设于壳体311上,连接件320的数目至少为一个,且每一个连接件320与一个磁吸件312磁吸配合。
41.可以理解地是,通过设置两个磁吸件312与两个连接件320对应,在控制器 310与连接件320连接之后,两个磁吸件312充电导线的作用,并且可以分别承担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两个连接件320与导电件200对应从而实现正负极的电路连通。
42.进一步的,导电件200为柔性的。
43.由此设置,在用户穿着服饰本体100时,由于导电件200为柔性的,导电件 200可以更为紧贴人体的皮肤,一方面可以保证导电件200的传导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用户的穿戴不适感,提高本智能塑形服饰10的使用效果。
44.具体的,导电件200包括具有导电功能的面料、其他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45.采用具有导电功能的面料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件200在满足传导脉冲电流的前提下,还至少具有防辐射性好、抗静电性好、柔性好等优点,在用户穿戴本智能塑形服饰10时,既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工作,同时也可以实现智能塑形服饰10的传导脉冲电
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服饰本体100,本智能塑形服饰10具有更好的功能性。具体地,导电件200包括但不限于银纤维布、火山能量石中的至少一种。
46.进一步的,导电件200设置有多个,且间隔固定于服饰本体100上,多个导电件200均信号连接于连接件320。
47.参阅图4所示,通过设置多个导电件200,在控制器310通过连接件320与导电件200实现电路连通时,位于不同位置的导电件200均可以实现向人体传导脉冲电流的功能,以使本智能塑形服饰10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对应的功能设置,使用效果好。
48.进一步地,控制器310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于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控制模块与外部设备或者云平台实现通讯连接。
49.具体的,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采用wifi模块时,控制模块可以通过wifi模块与物联网连接,用户可以在手机端、电脑端等物联网输入端进行控制数据的输入和接收,使用效果好;当采用蓝牙模块时,用户可以通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无线终端与本控制器310连接,从而实现便捷地操作、控制;当采用nfc模块时,用户通过手持终端与nfc模块进行匹配连接,便可以在手持终端上进行功能操作,使用便捷度大大提高。
50.进一步的,控制器310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脉冲电流。
51.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300时,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在使用智能塑形服饰10时便不会受到外部电源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户外使用,使用效果好。电源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干电池等。
52.参阅图2所示,壳体311上开设有连接口3111,连接口3111内嵌设有与控制模块电连通的外部接口,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外部电源以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或对控制模块进行例如系统升级、参数设置等操作。具体的,外部接口包括但不限于usb2.0、usb3.0、type-c接口。
53.参阅图2所示,控制器310还包括控制按键313,控制按键313设于壳体311 远离磁吸件312的一侧,控制按键313包括但不限于控制脉冲电流强度的增减、开关机等功能。
54.具体的,参阅图5至图7所示,服饰本体100为上衣、裤子、内衣中的任意一种。
55.如图4所示,服饰本体100为裤子,导电件200设于大腿处,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实现腿部按摩等功能;如图5所示,服饰本体100 为裤子,导电件200设于腰部,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实现腹部按摩功能;如图6所示,服饰本体100为上衣,导电件200设于背部,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实现背部按摩等功能;如图7所示,服饰本体100为内裤,并穿着在人体20上,导电件200设于臀部,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塑形服饰10时,可以实现臀部按摩等功能。
5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