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短纤维,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负离子、远红外、防紫外线、防毒、阻燃、防电磁波辐射、磁疗、香味、吸湿排汗、防油防水等。功能织物广泛用于家用纺织品、运动和休闲服装、环境与健康纺织品、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等领域。
3.涤纶短纤是由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涤纶是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弹性高,弹性模量高,断裂强度高,热定形性好,耐热、耐光性好,抗有机溶剂以及酸、碱腐蚀,抗霉菌、抗虫蛀,坚牢耐用、抗皱、洗后极易干燥等等,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一般的,pet呈米粒状或是片状,品种多样颜色各异。平常我们接触很多的饮料瓶的主要成分就是聚酯,将其切片,一般经过前纺和后纺两道主要工序就可生产出涤纶短纤了,按不同的需求,在后纺中可以切成不同规格的涤纶短纤一般是4d-22d,按其卷曲的情况又可以分成二维和三维两种。目前75%的pet用于化纤用涤纶,按纺织工业要求,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
4.现有涤纶的耐磨性仅次于锦纶,在合成纤维中居第二位,且吸水性低,但现有的涤纶短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织物表面起球的问题,限制了涤纶短纤的进一步发展。
5.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以解决现有的涤纶短纤维在使用过程存在织物表面起球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
9.所述基布层的经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天然棉纱,所述纬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羊毛;
10.所述基布层两侧设置有亲肤纯棉面料层,其中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上交织有抗起球涤纶纤维网;
11.靠近抗起球涤纶纤维网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与所述基布层之间设置有弹性面料层;
12.所述弹性面料层一侧涂覆有黏胶层固定在所述基布层上,另一侧交织有抗菌层。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1为三上二下二上一下复合斜纹组织,增加了面料的层次感。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的抗起球涤纶短纤维为150d。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抗起球涤纶纤维网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单丝与改性涤纶绞合而成,为面料提供了防护保障,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耐摩擦性能与抗起球性。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面料层经纬线交织成网络状结构,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格状结构,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层次感,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使得面料本体具有极好的防皱功能和回弹性能。
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抗菌层由抗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与所述亲肤纯棉面料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抗菌纤维编织而成的抗菌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热熔胶粘接层结构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顺利制作。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抗起球涤纶短纤维经纬交织而成的基布层具有一定的抗起球性能。在抗菌层等功能性层结构上设置有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单丝与改性涤纶绞合而成的抗起球涤纶纤维网为面料提供了防护保障,使得面料具有优越的抗起球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抗起球性能优越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基布层组织图。
21.图中,1-基布层;2-黏胶层;3-弹性面料层;4-抗菌层;5-亲肤纯棉面料层;6-抗起球涤纶纤维网。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2所示,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经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天然棉纱,所述纬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羊毛;所述基布层1两侧设置有亲肤纯棉面料层5,其中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5上交织有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靠近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5与所述基布层1之间设置有弹性面料层3;所述弹性面料层3一侧涂覆有黏胶层2固定在所述基布层1上,另一侧交织有抗菌层4。
25.具体的,所述基布层1为复合斜纹组织,织法为三上二下二上一下。该组织图表示面料中经纬纱交织规律。图中纵列代表经纱,横行代表纬纱。表示经浮点,即经纱浮在纬
纱之上的点;
□
表示纬浮点,即纬纱浮在经纱之上的点。基布层1的外观呈现不同粗细斜纹线,斜纹清晰,凹凸分明。优选的,抗起球涤纶短纤维为150d。
26.进一步的,所述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单丝与改性涤纶绞合而成,为面料提供了防护保障,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耐摩擦性能与抗起球性。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面料层3经纬线交织成网络状结构,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格状结构,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层次感,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使得面料本体具有极好的防皱功能和回弹性能。
27.更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4由抗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4与所述亲肤纯棉面料层5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抗菌纤维编织而成的抗菌层4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热熔胶粘接层结构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顺利制作。
28.实施例二
2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基布层1由涤纶异形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异形纤维截面包括圆形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腰圆形通孔,且所述涤纶异形纤维表面设置有凹槽:不同形态孔结构的相互配合,弹性好,强度高,透气性好;凹槽的设置使得所述涤纶异形纤维表面积大,同时能够形成毛细管现象,故其吸湿性好,抗起球能力强。
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经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天然棉纱,所述纬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羊毛;所述基布层(1)两侧设置有亲肤纯棉面料层(5),其中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5)上交织有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靠近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5)与所述基布层(1)之间设置有弹性面料层(3);所述弹性面料层(3)一侧涂覆有黏胶层(2)固定在所述基布层(1)上,另一侧交织有抗菌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为三上二下二上一下复合斜纹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抗起球涤纶短纤维为150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起球涤纶纤维网(6)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单丝与改性涤纶绞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面料层(3)经纬线交织成网络状结构,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由抗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4)与所述亲肤纯棉面料层(5)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起球涤纶短纤维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涤纶短纤维在使用过程存在织物表面起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经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天然棉纱,所述纬纱包括抗起球涤纶短纤维和羊毛;所述基布层两侧设置有亲肤纯棉面料层,其中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上交织有抗起球涤纶纤维网;靠近抗起球涤纶纤维网一侧的亲肤纯棉面料层与所述基布层之间设置有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一侧涂覆有黏胶层固定在所述基布层上,另一侧交织有抗菌层。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具有优越的抗起球性能。料具有优越的抗起球性能。料具有优越的抗起球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 赵祥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日利喷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