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脑机箱内部配置通常单系统配置,即一个电源、一个主板及其他电脑零部件,当需要多个系统同时工作时,则需要开启多个电脑主机,这种传统工作模式,使得电脑主机数量多,导致工作空间要求较大,给消费者带来空间使用的麻烦,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系统同时工作时,需要占用较大空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减少空间占用的问题,实现电脑使用的便捷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包括箱体、中隔板、外接端口及冷却架,所述中隔板纵向设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成两个容置区,所述冷却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却架分别容置于两个容置区内;
6.所述箱体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外接端口设于前侧板,所述后侧板设有两个上通孔及两个下通孔,所述两个上通孔分别与两个容置区连通,所述两个下通孔分别与两个容置区连通;
7.所述中隔板设有上缺口,所述上缺口将两个容置区连通,所述上缺口靠近前侧板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还包括盖板及设于箱体的连接扣,所述盖板通过连接扣固定在箱体。
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前挡板及前底板,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前侧板间距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还包括后底板,所述后底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后底板和前底板对称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还设有下缺口,所述下缺口靠近前侧板设置,所述下缺口将两个容置区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包括垫块、与垫块连接的挡片及位于垫块和挡片之间的间隙,所述垫块与箱体连接,所述盖板插接于间隙内。
13.进一步的,所述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箱体,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抵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中隔板,中隔板将箱体分成两个容置区,一个容置区容置一个电脑主板和一个电源,从而形成紧凑型的双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隔板、冷却架及盖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隔板、冷却架及盖板另一视角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扣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包括:
22.1—箱体
ꢀꢀꢀꢀꢀꢀꢀꢀꢀꢀꢀꢀꢀꢀ
11—前侧板
ꢀꢀꢀꢀꢀꢀꢀꢀꢀꢀꢀꢀ
111—前通孔
23.12—后侧板
ꢀꢀꢀꢀꢀꢀꢀꢀꢀꢀꢀ
2—中隔板
ꢀꢀꢀꢀꢀꢀꢀꢀꢀꢀꢀꢀꢀ
21—上缺口
24.22—下缺口
ꢀꢀꢀꢀꢀꢀꢀꢀꢀꢀꢀ
3—外接端口
ꢀꢀꢀꢀꢀꢀꢀꢀꢀꢀꢀ
4—冷却架
25.5—盖板
ꢀꢀꢀꢀꢀꢀꢀꢀꢀꢀꢀꢀꢀꢀ
51—顶板
ꢀꢀꢀꢀꢀꢀꢀꢀꢀꢀꢀꢀꢀꢀ
52—前挡板
26.53—前底板
ꢀꢀꢀꢀꢀꢀꢀꢀꢀꢀꢀ
54—后底板
ꢀꢀꢀꢀꢀꢀꢀꢀꢀꢀꢀꢀ
6—连接扣
27.61—垫块
ꢀꢀꢀꢀꢀꢀꢀꢀꢀꢀꢀꢀꢀ
62—挡片
ꢀꢀꢀꢀꢀꢀꢀꢀꢀꢀꢀꢀꢀꢀ
63—间隙
28.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0.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包括箱体1、中隔板2、外接端口3及冷却架4,所述中隔板2纵向设于箱体1内并将箱体1分成两个容置区,所述冷却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却架4分别容置于两个容置区内;
31.所述箱体1包括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所述外接端口3设于前侧板11,所述后侧板12设有两个上通孔及两个下通孔,所述两个上通孔分别与两个容置区连通,所述两个下通孔分别与两个容置区连通;
32.所述中隔板2设有上缺口21,所述上缺口21将两个容置区连通,所述上缺口21靠近前侧板11设置。
3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中隔板2为金属板加工制成,中隔板2呈竖向放置并将箱体1分成两个容置区,中隔板2通过螺丝与箱体1连接,每个容置区均放置一个电源、一个主板等相关电脑部件形成双系统,主板固定在中隔板2上,电源固定在箱体1,主板位于电源的上方,并且每个容置区内均放置一个冷却架4,冷却架4通过螺丝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冷却架4与中隔板2间距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风冷组件和/或水冷组件,风冷组合和/或水冷组件悬挂在冷却架4并靠近中隔板2设置,前侧板11加工一个前通孔111,前通孔与两个容置区均连通,方便连接线穿过前通孔111将双系统的主板与外接端口3电性联接,外接端口3安装在前侧板11并位于箱体1外,在后侧板12加工两个上通孔及两个下通孔,一个上通孔与一个主板匹配,一个下通孔与一个电源匹配,方便连通外界电源及数据线的插接。
34.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中隔板2,中隔板2将箱体1分成两个容置区,一个容置区容置一个电脑主板和一个电源,从而形成紧凑型的双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35.所述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还包括盖板5及设于箱体1的连接扣6,所述盖板5通过
连接扣6固定在箱体1,连接扣6的数量为多个,根据需要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上顶板和前挡板52,方便盖板5与箱体1的拆装。
36.所述盖板5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51、前挡板52及前底板53,所述前挡板52与所述前侧板11间距设置,顶板51、前挡板52及前底板53大致呈u型,顶板51的长度规格大于前底板53的长度规格,顶板51包覆箱体1的上顶板,外接端口3位于前挡板52和前侧板11之间,前挡板52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37.所述盖板5还包括后底板54,所述后底板54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后底板54和前底板53对称设置,后底板54与前底板53为独立部件,后底板54与前底板53间距设置,对箱体1进行保护。
38.所述中隔板2还设有下缺口22,所述下缺口22靠近前侧板11设置,所述下缺口22将两个容置区连通,下缺口22的设置,方便外接端口3与两个容置区的主板分别穿过上缺口21、下缺口22完成电性联接,使得箱体1内部的电线整齐有序。
39.所述连接扣6包括垫块61、与垫块61连接的挡片62及位于垫块61和挡片62之间的间隙63,所述垫块61与箱体1连接,所述盖板5插接于间隙63内,连接扣6的设置,方便盖板5与箱体1的快速拆装,提高生产效率。
40.所述紧凑型双系统电脑机箱还包括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设于箱体1,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5抵接,支撑柱7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上顶板和前侧板11,避免盖板5的顶板51和前挡板5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现象。
4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