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书本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书本裹背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书本的加工过程中,对于书刊包装市场中的裹背成型工艺,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对书本进行裹背,书本通过现有的裹背设备完成裹背成型需要经过很长的输送距离,才能发成书本的裹背成型工序,传统的书本裹背成型设备结构复杂,人工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书本裹背成型装置,旨在减少书本完成裹背成型工序所需要的输送距离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本裹背成型装置,所述书本包括书体和封页,所述书本裹背成型装置包括:
5.运料组件,所述运料组件包括运料带、两个固定侧板和两个导向条,两个所述固定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运料带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条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运料带的运输方向为第一方向,各所述导向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导向条之间形成供所述书本滑动的导向空间,所述运料带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运料带用于将所述书本从所述进料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至所述出料端,以使所述书本沿所述导向空间内滑动,且沿着所述导向空间内滑动的所述书本的所述封页与所述导向条抵接并能逐渐贴合于所述书体的侧壁;
6.裹背组件,所述裹背组件设置于所述运料带的所述出料端处,所述裹背组件包括两个加固滚轮和辊轴,两个所述加固滚轮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加固滚轮靠近所述导向条设置,用以将所述封页与所述书体的侧壁抵紧,所述辊轴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加固滚轮朝向所述出料端的一侧,所述辊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并使所述封页与所述书体的背部抵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7.优选地,所述导向条面向所述导向空间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运料带的夹角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沿着所述导向空间内滑动的所述书本的所述封页与所述导向面抵接并能逐渐贴合于所述书体的侧壁。
8.优选地,所述固定侧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向条通过一调节块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块用于调节相对应的所述导向条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距离。
9.优选地,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侧板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导向条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腰形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定位孔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导向条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加固滚轮通过摆臂铰接在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摆臂朝向所述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固定侧板上,用以限制所述摆臂的摆动角度。
12.优选地,所述摆臂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13.优选地,两个所述滚轮形成一个滚轮组,所述书本裹背成型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滚轮组,多个所述滚轮组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4.优选地,各所述固定侧板对应所述辊轴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和转接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转接块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辊轴的端部与所述转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转接块与所述辊轴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接块的铰接处。
15.优选地,所述导向条朝向所述进料端的端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片。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封页涂有胶水,书体位于封页上方,书体与封页的结合处通过胶水进行了预先粘接,书体和封页从运料带的运料端进入导向空间,封页与导向条抵接,随着书本在运料带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导向条逐渐引导封页自书体的背部与封页的接触处向书体的顶部逐渐贴合,逐步增大封页与书体侧壁的接触面积,所述封页上涂有的胶水在导向件引导封页逐渐贴合书体侧壁的过程中均匀分布在了所述封页与所述书体侧壁的接触面之间,再通过加固混轮抵紧封页与书体侧壁,使封页与书体侧壁在胶水的粘接下更加牢固,书本在运料带的运输下经过加固滚轮位置后,书本的背部开始与辊轴接触,辊轴对书体背部产生作用力,使封页与书体背部在胶水的粘接下更加牢固,封页与书体背部和侧壁的粘接过程紧密衔接,缩短了书本在运料带上运输的距离。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书本裹背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书本裹背成型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书本裹背成型装置中辊轴、固定块、转接块和第三弹簧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0023][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8]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本裹背成型装置10,如图1所示,书本(图未示出)包括书体
和封页,书本裹背成型装置10包括运料组件20和裹背组件30,运料组件20包括运料带210、两个固定侧板220和两个导向条230,两个固定侧板220分别安装在运料带210的两侧,两个导向条230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固定侧板220上,运料带210的运输方向为第一方向,各导向条230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导向条230之间形成供书本滑动的导向空间231,运料带210具有进料端211和出料端212,运料带210用于将书本从进料端211沿第一方向运送至出料端212,以使书本沿导向空间231内滑动,且沿着导向空间231内滑动的书本的封页与导向条230抵接并能逐渐贴合于书体的侧壁;裹背组件30设置于运料带210的出料端212处,裹背组件30包括两个加固滚轮310和辊轴320,两个加固滚轮310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固定侧板220上,加固滚轮310靠近导向条230设置,用以将封页与书体的侧壁抵紧,辊轴320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在加固滚轮310朝向出料端212的一侧,辊轴320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固定侧板220之间,并使封页与书体的背部抵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30]
需要说明的是,该书本裹背成型装置10尤其适合作为用于给图书裹背的装置,但并不限于作为用于给图书裹背的装置,如果有其他设备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本裹背成型装置10,也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1]
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所示的前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所示的右的方向,封页涂有胶水,封页通过胶水预先包裹在书体的外侧,书体与封页的结合处通过胶水进行了预先粘接,书体和封页从运料带210的运料端进入导向空间231,封页与导向条230抵接,随着书本在运料带210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导向条230逐渐引导封页自书体的背部与封页的接触处向书体的顶部逐渐贴合,逐步增大封页与书体侧壁的接触面积,封页上涂有的胶水在导向件引导封页逐渐贴合书体侧壁的过程中均匀分布在了封页与书体侧壁的接触面之间,再通过加固滚轮310抵紧封页与书体侧壁,使封页与书体侧壁在胶水的粘接下更加牢固,书本在运料带210的运输下经过加固滚轮310位置后,书本的背部开始与辊轴320接触,辊轴320对书体背部产生作用力,使封页与书体背部在胶水的粘接下更加牢固,封页与书体背部和侧壁的粘接过程紧密衔接,因而缩短了书本完成裹背成型工序在运料带210上运输的距离。
[0032]
此外,导向条230面向导向空间231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面232,导向面232与运料带210的夹角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沿着导向空间231内滑动的书本的封页与导向面232抵接并能逐渐贴合于书体的侧壁。书本从进料端211进入时,封页开始与导向面232抵接,导向面232靠近进料端211的一端与运料带210的夹角为α,导向面232靠近出料端212的一端与运料带210的夹角为β,夹角α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使得与导向面232接触的封页在导向面232的引导下,随着导向面232的夹角α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至夹角β,封页逐渐贴近书体侧壁,并与书体侧壁抵接,然后逐渐扩大与书体侧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涂在封页朝向书体一侧的胶水,在导向面232的引导下,逐渐扩散到封页与书体的侧壁的接触面间,使得封页与书体侧壁在导向面232的引导下,封页与书体的侧壁通过胶水进行了初步粘接。
[0033]
如图2所示,固定侧板220和与其对应的导向条230通过一调节块221可拆卸连接,且调节块221用于调节相对应的导向条230与固定侧板220之间距离。通过调节块221调节导向条230与固定侧板2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条230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该距离可以适配不同厚度的书体,根据实际生产中书体的厚度尺寸,去通过调节块221调整导向空间231的大小,进而完成对不同厚度书体的裹背成型工序,增加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调节块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调节块221沿第一方向间
隔设置,用以调整两导向条230之间的距离以及两导向条230之间的夹角,用以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书本裹背情况,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0034]
进一步地,调节块221包括第一安装部222和第二安装部223,第一安装部222设有腰形孔224,腰形孔224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安装部223设有第一定位孔225,固定侧板220设有第二定位孔226,导向条230设有第三定位孔,腰形孔224与第二定位孔226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定位孔225与第三定位孔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安装部222的腰形孔224与第二定位孔226相配合,来调整导向条230与固定侧板2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条230之间的距离用以适配不同厚度的书本,增大本设备的适用范围。
[0035]
更进一步地,导向条230与对应的固定侧板22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6,第一弹簧2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弹簧236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导向面232对封页施加一个力将封页贴紧书体的侧壁,此时书本对导向面232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如果不加第一弹簧236,这个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导向面232上,在缺少缓冲的情况下,会对导向件产生一个刚性冲击,此时导向面232与书本之间的作用力得不到缓冲,会使得书本的封页压紧在导向面232和书体侧壁之间,此时书本随着运料带210沿第一方向输送,会使得被压紧的封页在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导向面232和书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在缺少缓冲空间的情况下,封页的一个侧面受到与封页粘接的书体的作用力,封页的另一个侧面受到与封页抵接的导向面232的摩擦力,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封页上,使得封页在书本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褶皱,因此通过在导向条230和固定侧板220之间连接第一弹簧236,使得书本对于导向件的刚性冲击转变为柔性冲击,导向条230受到冲击,使第一弹簧236压缩,导向条230朝向固定侧板220方向移动,进而为导向面232与封页之间产生了缓冲间隙,使得导向面232与封页之间的摩擦力暂时消失,进而使得封页能过顺利通过,不会产生褶皱现象的发生。第一弹簧236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弹簧236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强化导向条230具有的缓冲能力,使得书本在沿着第一方向运输时,封页能平展的与书体的背部和侧壁粘贴紧。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加固滚轮310通过摆臂311铰接在固定侧板220上,摆臂311朝向出料端2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312,限位块312安装在固定侧板220上,用以限制摆臂311的摆动角度。加固滚轮310与封页抵接,书本在运料带210上移动,加固滚轮310与封页抵接,在封页上滚动,用以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加固滚轮310在封页上滚动,进一步加固封页与书体侧壁的粘接强度,相对设置的两个加固滚轮310通过摆臂311安装在固定侧板220上,为了防止摆臂311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加固滚轮310与封页失去抵接关系,因此通过设置限位块312来限制摆臂311的摆动幅度,保证加固滚轮310能够与封页抵接,将封页抵紧在书体侧壁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限位块312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侧板220上,固定侧板220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限位块312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固定孔内,用以调整摆臂311的不同摆动角度,用以适配不同厚度的书本,对不同厚度的书本的封页通过加固滚轮310抵紧在书体上,增大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0037]
其中,摆臂311与限位块31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313连接。通过加装第二弹簧313使得,书本在运输过程中,滚轮与封页接触开始,第二弹簧313逐渐被压缩,第二弹簧313产生的弹性力通过加固滚轮310传递给封页和书体的侧壁上,用以加固封页与书体的侧壁之间的粘接强度,使之粘接的更加紧实,当加固滚轮310不与封页抵接时,第二弹簧313恢复其原
有形状,加固滚轮310实现自动复位,通过加装第二弹簧313,可以适配不同厚度的书本,对于不同厚度的书本,第二弹簧313通过调整其压缩量来适配,增大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0038]
此外,两个滚轮形成一个滚轮组314,书本裹背成型装置10包括多个滚轮组314,多个滚轮组314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加装多个滚轮组314,使得加固滚轮310对封页与书体侧壁之间的加固的更加紧实,通过多次将封页与书体的侧壁抵紧,来强化封页与书体侧壁的粘接强度,同时多组滚轮组314沿第一方向设置,还对在运料带210上运输的书本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0039]
如图1和图3所示,各固定侧板220对应辊轴320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321和转接块322,固定块321安装在固定侧板220上,转接块322与固定块321铰接,辊轴320的端部与转接块322转动连接,转接块322与固定块32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23,第三弹簧323的一端连接在转接块322与辊轴320的连接处,第三弹簧323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块321与转接块322的铰接处。当书本未与辊轴320接触时,辊轴320的高度高于运料带210的高度,当辊轴320与书本的背部接触时,封页与辊轴320抵接,书本由于其自身重力将辊轴320下压至与运料带210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第三弹簧323产生形变,第三弹簧323为了恢复其原状,对辊轴320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通过辊轴320作用在封页与书体背部的抵接处,该抵接处一侧受到书体的重力作用,另一侧受到辊轴320的作用力,因此书体的背部和封页之间的粘接在这两个作用力下粘接的更加紧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辊轴320上设有防滑纹324,防滑纹324沿辊轴320周向方向延伸,并沿辊轴320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用以增大封页与辊轴320之间的摩擦,防止封页与辊轴320之间因为摩擦太小,而导致辊轴320与封页之间打滑的现象发生,使辊轴320能够顺利完成运送书本和将封页压紧在书体背部的工序。
[0040]
此外,导向条230朝向进料端211的端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片40。弹性缓冲片40的一端安装在固定侧板220上,弹性缓冲片40的另一端向下弯曲,使得弹性缓冲片40与运料带210的运料面的外部轮廓相近,当书本要从进料端211进入运料带210时,弹性缓冲片40可以将书本与运料带210之间开始接触产生的冲击转变为柔性冲击,进而避免因为缺少弹性缓冲片40而导致刚性冲击使封页与书体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的现象发生,使得书本获得更好的裹背成型效果。
[004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