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搪瓷铸铁炉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搪瓷铸铁炉架。
背景技术:
2.搪瓷是将无机玻璃质的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涂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
3.现有的铸铁炉架是人们在户外用来烹饪的加热工具,铸铁炉架的造型简单,使用方便,深得人们的喜爱,铸铁炉架大多在户外使用,但是部分铸铁炉架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4.因此,发明一种稳定性强的搪瓷铸铁炉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搪瓷铸铁炉架,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搪瓷铸铁炉架的托块往往是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安装的,这种固定结构在对锅体进行支撑时,由于锅体的大小型号不一,很难进行有效的支撑,使用锅体很容易出现滑落的情况,从而给厨房工作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强的搪瓷铸铁炉架,包括支撑套环,所述支撑套环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四个支撑组件,四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上支撑腿和下支撑腿,四个所述下支撑腿的底端均设有插接锚,四个所述下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有十字型连杆,所述十字型连杆的中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连接有载盘,四个所述上支撑腿的底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一螺纹孔,四个所述下支撑腿的底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一螺纹柱,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柱均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环的上表面分为平行面和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平行面的内侧,且所述平行面和倾斜面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纹。
8.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环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四个所述上支撑腿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二螺纹柱,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柱均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环体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四个第三螺纹孔,所述十字型连杆的四个顶端中心处均设有第四螺纹孔,每个所述第四螺纹孔的中轴线均与对应的第三螺纹孔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10.优选的,四个所述下支撑腿的侧壁均设有第五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五螺纹孔内均设有螺栓,且每个所述螺栓依次贯穿对应的第五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
11.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螺纹套,所述十字型连杆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套固定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螺纹套延伸至
外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载盘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螺纹套延伸至外部连接有手柄。
12.优选的,所述十字型连杆上位于螺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载盘的底端固定连接。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置的上支撑腿与下支撑腿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支撑组件的拆装,且上支撑腿与支撑套环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也方便支撑组件与支撑套环之间拆装,大大减小了装置收纳时的体积,便于户外携带,且装置固定稳定;
15.2、通过设置的平行面和倾斜面可以使得支撑套环更好的对平底锅和圆底锅进行适配,提升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支撑套环与锅底间的摩擦,避免打滑,通过第二螺纹柱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上支撑腿与支撑套环之间拆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套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十字型连杆与升降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支撑套环;11、平行面;12、倾斜面;13、第二螺纹孔;2、支撑组件;21、上支撑腿;211、第一螺纹孔;212、第二螺纹柱;22、下支撑腿;221、第一螺纹柱;222、第五螺纹孔;223、螺栓;23、插接锚;24、连接环;241、第三螺纹孔;25、十字型连杆;251、第四螺纹孔;3、升降组件;31、螺纹套;32、螺杆;33、固定板;34、手柄;35、伸缩杆;4、载盘。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支撑组件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搪瓷铸铁炉架,包括支撑套环1,所述支撑套环1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四个支撑组件2,四个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有上支撑腿21和下支撑腿22,四个所述下支撑腿22的底端均设有插接锚23,四个所述下支撑腿22之间设有连接环24,所述连接环24的内部设有十字型连杆25,所述十字型连杆25的中部设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顶端连接有载盘4,四个所述上支撑腿21的底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一螺纹孔211,四个所述下支撑腿22的底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一螺纹柱221,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柱221均与第一螺纹孔211螺纹连接。
25.所述支撑套环1的上表面分为平行面11和倾斜面12,所述倾斜面12位于平行面11的内侧,且所述平行面11和倾斜面1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纹,通过设置的平行面11和倾斜面12可以使得支撑套环1更好的对平底锅和圆底锅进行适配,提升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支撑套环1与锅底间的摩擦,避免打滑。
26.所述支撑套环1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13,四个所述上支撑腿21的
顶部中心处均设有第二螺纹柱212,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柱212均与第二螺纹孔13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柱212与第二螺纹孔13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上支撑腿21与支撑套环1之间拆装。
27.所述连接环24的环体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四个第三螺纹孔241,所述十字型连杆25的四个顶端中心处均设有第四螺纹孔251,每个所述第四螺纹孔251的中轴线均与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41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通过将第四螺纹孔251与第三螺纹孔241的中轴线设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可以方便连接环24与十字型连杆25连接。
28.四个所述下支撑腿22的侧壁均设有第五螺纹孔222,四个所述第五螺纹孔222内均设有螺栓223,且每个所述螺栓223依次贯穿对应的第五螺纹孔222、第三螺纹孔241和第四螺纹孔251,通过螺栓223依次贯穿第五螺纹孔222、第三螺纹孔241和第四螺纹孔251的方式方便下支撑腿22、连接环24和十字型连杆25之间拆装。
29.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有螺纹套31,所述十字型连杆25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套31固定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螺纹套3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一端贯穿螺纹套31延伸至外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载盘4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2的另一端贯穿螺纹套31延伸至外部连接有手柄34,通过转动螺杆32带动固定板33升降可以方便调节载板4的高度,进而方便调节锅底与炉火之间的距离。
30.所述十字型连杆25上位于螺杆32的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35,两个所述伸缩杆35的顶端与载盘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伸缩杆35可以使得载盘4稳定升降。
31.本实用工作原理: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者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十字型连杆25上的第四螺纹孔251与连接环24上的第三螺纹孔241对齐,然后通过螺栓223依次贯穿第五螺纹孔222、第三螺纹孔241和第四螺纹孔251的方式,将连接环24和十字型连杆25固定在四个下支撑腿22之间,然后通过插接锚23将下支撑腿22插入土地中来对下支撑腿22进行固定,避免装置倾倒,然后通过第一螺纹柱221与第一螺纹孔211螺纹连接的方式依次将上支撑腿21与下支撑腿22连接,接着通过第二螺纹柱212与第二螺纹孔13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支撑套环1安装在四个上支撑腿21上,然后将锅具置于支撑套环1上进行烹饪操作,在烹饪时可以转动捏住手柄34带动螺杆32在螺纹套31内旋转,同时螺杆32的一端在固定板33内旋转,螺杆32旋转后即可带动载盘4移动来调节锅底与炉火之间的距离,提高炉火的利用率;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者需要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平行面11和倾斜面12可以使得支撑套环1更好的对平底锅和圆底锅进行适配,提升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支撑套环1与锅底间的摩擦,避免打滑,通过第二螺纹柱212与第二螺纹孔13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上支撑腿21与支撑套环1之间拆装,通过将第四螺纹孔251与第三螺纹孔241的中轴线设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可以方便连接环24与十字型连杆25连接,通过螺栓223依次贯穿第五螺纹孔222、第三螺纹孔241和第四螺纹孔251的方式方便下支撑腿22、连接环24和十字型连杆25之间拆装,通过转动螺杆32带动固定板33升降可以方便调节载板4的高度,进而方便调节锅底与炉火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的伸缩杆35可以使得载盘4稳定升降。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